到訪仙台市內史跡,我個人推介使用るーぷる仙台這輛市內觀光巴士。
今次推介的伊逹政宗相關景點,其實分別在第4、5、6三個站。如果是喜歡歷史文化路線的話,不妨就跟以下的路線走一遍仙台吧!
*伊逹政宗、何許人也?*
伊達政宗(1567年9月5日-1636年6月27日),奧羽伊達氏第十七代家督。後人稱其為獨眼龍。安土桃山時代奧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戶時代仙台藩始祖。由於兒時因為天花的關係,令右眼失明,其母乃有「出羽之鬼姬」之稱的義姬,其父為出羽米澤城主伊達輝宗。元服後字藤次郎。其名政宗(與同族九代家督政宗同名,九代家督政宗乃同氏中興之祖)即意味藤次郎政宗能成就霸業。官位為美作守、左京大夫、待從、越前守、右近衛權少將、陸奧守、權中納言,死後贈從二位。
現時仙台的代表吉祥物「むすびまる」就是一個Q版的飯團版伊達政宗。
*第一站:瑞鳳殿*
伊達政宗往生後,二代藩主為政宗蓋了華麗莊嚴的瑞鳳殿埋葬政宗。
要走一小段斜坡才能到達,兩邊都是參天古木,莊嚴典雅。
裏面還有一座樸實的瑞鳳寺。
瑞鳳殿是要入場費的,一日乗車券可以有100日圓的減價優惠。
二代忠宗的感仙殿、三代綱宗的善應殿也在此處。
瑞鳳殿的風格是桃山文化建築,由正殿、拜殿、唐風大門、禦供所、涅槃門組成。
好人的日本老伯正在介紹墓室。
瑞鳳殿在戰火中燒毀,但因為伊達政宗埋在瑞鳳殿地下深處加上石材保護,所以經過檢查後證實是沒有影響的。
*仙台市博物館*
1951年(昭和26年)、仙台伊達家把一些有歴史価値的物品送給博物館。為了保護、展示和研究,1961年(昭和36年)正式開館,1960年代再次增建。
在博物館外擺放了由中國紹興市送贈的魯迅像
日中不再戰!
伊達政宗胸像
博物館裡面有和宮城県及仙台市歴史相關的展品,特別是仙台藩和伊達氏、慶長遣欧使節に等等的歷史文物。
使用一日乗車券可以有100日圓入場優惠。這次我連黃金法老都沒有放過,看得好開心。
展品中以「奥州仙台領絵図」以及1615年的慶長遣欧使節関係資料「ローマ市公民権証書」最為知名。
*仙台城跡 伊逹政宗騎馬像*
位於仙台市中心西側的青葉山,是仙台藩主伊達氏一家的居城遺跡。由伊達政宗在西元1601年建城,經過擴張,城的構成分為中心的本丸、二之丸、三之丸。
石垣的保存狀態良好,是代表日本江戶時代極其重要的城跡。雖然現在沒有當時的建築物遺留下來,但在中心部分的本丸遺跡,標示有當時本丸大廣間的構造。
這個本丸北壁石垣,就是大城牆。
宮城縣護國神社鳥居。
在昭和10年(西元1935年)伊達政宗第300回的忌日,立了由宮城縣出身的雕刻家•小室達製作,表現出伊達政宗騎馬入仙台城的姿態的騎馬像。但是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況激化,在金屬類回收令之下,被作為軍事用途撤下,上繳供應軍需。在1964年東京奧運開幕式前一天,銅像才復原完成。
土井晚翠也是仙台人,對於日本傳統音樂有興趣的朋友們都聽過「荒城之月」吧?
使用仙台一日巴士也可以到土井晚翠故居,只是由於時間不夠所以今次作罷。
除了櫻花之外,荒城之月一定是最有代表性的日本民謠。
ずんだ餅是仙台名物,這次我試了他們的飲品。
離開時再次在大鳥居上車。
*最後一站、大崎八幡宮*
大崎八幡宮建於慶長12年(西元1647年),為仙台初代藩主伊達政宗所創建的神社。社殿被列為國寶級建築物,由本殿、石之間、拜殿所組成,是典型的權現造建築(日本神社的建築樣式之一)。
創建當時,招募了當時數一數二的工匠將社殿內外皆塗漆、並上貝殼顏料,再加上絢爛的裝飾,即為桃山建築的傑作。此外,長床為重要文化財,石鳥居也被指定為宮城縣有形文化財。
觀可見上貝殼顏料的結構組成部分,並飾有雕刻,下方塗上黑漆展現沈穩的風格。拜殿正面有大型千鳥造型屋脊、向拜(參拜處)為軒唐造型屋脊,並有集柿葺木板工夫而鋪成的屋頂。
使用一日乗車券可以得到的禮物!
但是要留意大崎八幡宮送的明信片套裝可是沒有特別標示的!要主動向神社的職員展示一日乗車券才能得到喔。
支持作者歡迎網購電子書、親臨書店或博客來訂購
日本一人旅 按此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 按此

?Kiri出沒注意?
https://www.instagram.com/kirita/
https://www.instagram.com/lomore_kiri/
https://mobile.twitter.com/wongkiri
https://www.kiri-san.com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
《日本一人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