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1世紀回頭看:長縣縣平戶「松浦史料博物館」明商王直與海盗的故事

疫情宅居,我跑去看YouTube上共100集、每集45分鐘的「中國通史」,意外發現長崎縣的平戶市跟明朝的淵源。

12月初,我吃着來自長崎縣的刺身,跟朋友講了以下這個說長不長、說短又不短的故事。

平戶有個「松浦史料博物館」,展示的除了歷代藩主文物、還有基督教以及海外通商相關的珍貴資料,為了紀念對平戶貿易發展有貢獻的人物,還設「大明國的儒商」王直的銅像。

在平戶市民眼中是「東方商人」典範、在中國學者眼中卻是「海盜」「漢奸」的王直,到底何許人也?

中學中國歷史課本上讀到的倭寇之亂,其實不是只有日本人。在著名的倭寇中,王直跟徐海就是頭目級人馬。

縱使海禁再嚴,也阻擋不了貿易的誘惑,葡萄牙人、日本人跟明朝人曾經在(已經沒有人記得名字的)雙嶼島進行貿易。1547年,明朝政府派朱紈攻打雙嶼。3000居民的小島烽火漫天,數百葡萄牙人喪生。

為了逃避海禁,商人王直早在1540年已經跑到九州的五島列島。後來松浦隆信於1542把王直招來平戶,為當地的海上貿易作出貢獻。明朝政府出動(據說是胡錦濤的祖先)胡忠憲,親身派人到日本請王直回國商討通商互市事宜,為表誠意還留下了人質夏正。

王直回國不久即鋃鐺入獄,他在獄中曾寫下自明疏,力數商品貿易互惠互利,絕無勾引黨賊侵擾,人神可証。

最後(太傻太天真相信政府的)王直被斬首、妻子判為家奴。王直養子毛海峰得知,誅殺人質並肢解之。後來戚繼光打敗了毛海峰。

但明朝政府依然為倭寇頭痛。要是當初沒有殺掉王直,有個中間人做盤旋可能還比較好。本來這件事早就淹沒在歷史的漩渦之中,但到了21世紀,王直的名字又再次成為焦點。

2005年日本長崎縣福江市(不是福岡!)有12名市民出錢,在王直故鄉安徽為他建造了墳墓。

過了不久,中國學者郭泉認為王直是漢奸,氣憤地破壞它。

到了2009年,郭泉由於提出多黨民主體制和軍隊國家化建議,最後罪名「顛覆國家」。

就這樣,我們講完明平戶藩海商王直的故事。怎會想到21世紀,它還有新枝節發展?

Tags: 長崎, 文化旅行, 日本一人旅, 日本史, 日本歷史遊, 日本中國史, 王直, 平戶, 平戶旅行, 松浦史料博物館, 松浦家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