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日唐宋文化交接點』山口縣的楊貴妃之旅~楊貴妃像~二尊院~華清池

以前去山口縣下關看日清講和紀念館、赤間神宮、壇之浦古戰場,當然也少不了在門司港走海底隧道去下關。

一直聽說海邊有個千本鳥居元乃隅神社,疫情後終於出發。而且,還去了華清池參見楊貴妃娘娘!?

中國歷史上有些家傳戶曉的人物,據說逼不得已離開中土後,就在日本渡過餘生。和歌山縣有帶領3000童男童女避開秦代暴政的徐福、山口縣就有相傳安史之亂下逃亡的楊貴妃傳說。

白居易在「長恨歌」是這麼說的:「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她沒有死!

白居易又說:「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香港作家李碧華在小說《荔枝債》也說了,海上仙山即是蓬萊,蓬萊就是東瀛。東瀛,即是日本!

在超級著名景點元乃隅神社開車再走20分鐘的位置,有座清幽的二尊院。

這是平安時代807年由最澄大師開山創立的寺廟。當日是弘發大師空海緣日,僧侶田立智曉先生友善地跟我們分享二尊院與京都仁和寺、長州毛利家的關係。寺內還有毛利家家紋的燈。

來到了二尊院側、楊貴妃的墓地了。

後開後,再次跟田立智曉先生請教了有關銅像製作的事情。他回憶起小時候的事情。

貴妃銅像高度是紀念佳人38歲之年離世。要是沒有被陳玄禮絞死去了山口縣,又怎會享年38歲(笑)。

建造年份是1991年西安製造,中國過來的職人花了兩星期後製。

楊貴妃的人氣因白居易的作品在古代日本聲名大噪,即使來到今日仍以「世界三大美人」身份活在日本的學校外國歷史教科書中。

1950年代,日本導演溝口健二以「楊貴妃」為題拍下了千古絕唱的愛情故事。

1955年溝口健二的《楊貴妃》不知從何處聽聞過好像是港日合資,我沒有做詳細考證。不過拍攝以及演員都是全部在日本取材進行。

男女主角都是看日本黑白電影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的名人,女主角是至今還活在世上的超級著名女優京マチ子,只要在網上稍為找尋她的相片就知道她如何艷光四射、芳華絕代;男主角唐玄宗李隆基是森雅之,算起上來是清朝最後一年出生的人類,在我出生前十幾年已經魂歸天國了。飾演安祿山和楊國忠的演員也都早在上個世紀離開了人世,證明女性果然比較長壽。

溝口健二眼中的浪漫故事

經過導演重新編寫之後,歷史上那些「污點」基本上都刪去了,明明是兒子的老婆26歲的楊玉環還變成了嬌俏可愛純真的美少女,已經一把年紀的唐玄宗李隆基成為了無法忘記亡妻的風度翩翩精通音律美男子。

有關「楊貴妃」電影請參閱:

伝、楊貴妃の墓
日本、〒759-4623 山口県長門市油谷向津具下

Tags: 歷史研究, 日本歷史, 歷史旅行, 歷史行, 日本電影, 山口縣, 電影朝聖, 中日研究, 白居易, 溝口健二, 楊貴妃, 白樂天, 長恨歌, 唐宋史, 華清池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