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知縣岡崎城【家康出生之城 】天守參觀&客人特典、松本潤主演『家康怎麼辦』2023NHK岡崎大河劇館、昭和畫師內藤ルネ菅生神社

從名古屋出發,最快50分鐘便會到達正為『家康怎麼辦』大肆宣傳的東岡崎駅。

我這次從名古屋選擇私鐵「名鐵」,步行到岡崎城最快的車站是「東岡崎」,大約需要15鐘。穿過大橋和竹千代通、菅生神社,便可以到達岡崎公園。

跟我去跑其他兩個2023年NHK「家康怎麼辦」大河館!

2023年「家康怎麼辦」靜岡NHK大河劇館

2023年「家康怎麼辦」濱松NHK大河館

2023年,台灣重新推出繁體中文版山岡莊八《德川家康》超級長篇小説!

【德川家康歷史小說】連載18年、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世界最長小說、日本熱賣6300萬套

德川家康歷史小說

烈日當空走過大橋,便是岡崎城公園的範圍了。

岡崎城位於愛知縣,別名龍城,屬梯郭式平山城。

1617年曾經建築天守,是複合連結式望樓型3重3階,現時看到的是1959年重建的天守。

最初由三河國守護仁木氏守護代西郷稠頼・頼嗣於1452年建築而成,城主分別有西鄉氏、松平氏、田中氏、本多氏、水野氏,於1873年癈城。

竹千代通&菅生神社

在《三河國名所圖會》中記載著岡崎是享祿以來的名號「菅生鄉」。

現在岡崎城河邊的小路稱為「竹千代通」以紀念德川家康,路上有菅生神社。

神社除了以德川家康聞名,還有內藤ルネ的繪馬。

內藤ルネ(1932-2007)是1950年代非常流行的插畫家,他描繪的少女體現了戰後民主主義的男女平等的價值觀,向當時的少女們展示了自由和平等的價值觀,以及積極的生活方式。 

岡崎城

永享年間,三河國西鄉稠賴在菅生川北岸的龍頭山設立了居館—平巖城。由於明大寺被稱為岡崎,西鄉氏居館即舊岡崎城。到了第三代當主西鄉信貞,他支配了岡崎市南部和大草城,但在1524年,德川家康祖父松平清康之命奇襲了信貞的城山中城並令其交出岡崎城,自治松平清康將根據地從安城遷至岡崎。

到了1542年,德川家康在岡崎城出生。

關原之戰後日本成為德川家天下,自此岡埼城的城主都由譜代大名擔當,因為這是家康公出生的「出世之城」。

雖然駿府城也很重要,但作為家康(竹千代)出生的城堡,岡崎城理所當然也成為2023年的明星之城。

1959年重建的岡崎城天守內部是現代化的博物館,講述古名三河國的歷史、也有展出鎧兜和古代職人的生活;還有超受小朋友歡迎的立體光影映像,把江戶的岡崎都給做成3D動畫了。

至於最上層是觀景台,看風景別忘做問卷,完成問卷會送岡崎城杯墊。

德川家的家臣很多也是出身三河,是為三河武士。竹千代出生的三河,西邊有織田信秀、東邊有今川義元。當時沒有人會想到有桶狹間、更不會有人想到本能寺和關原。

岡崎公園內有竹之代出生的產湯井、胎衣塚還在,似乎都在提醒這嬰孩未來會開創盛世太平。

天守邊的龍城神社,奉納的是四天王之一本多忠勝。松本潤拍攝前曾在此地祈求一切順利。

岡崎城的石垣特色

不過講到岡崎城「自古以來」的魅力,當然不是松本潤。在「石垣界」中,它同時擁有三種不同年代及技法的石垣:野面積み、打込ハギ、切込ハギ。

『家康怎麼辦』大河劇館

大河館除了有珍貴的德川家康鎧兜之外,自然跟過往一樣星光熠熠:松本潤、松山ケンイチ、有村架純的戲服、拍攝花絮、感受等等也是相當吸睛。不過最好看的是精緻的關原大戰模型在平原上曬馬,接著配上漫畫做背景與家康公的獨白,毛利、島津、四天王、小早川、石田⋯⋯一一登場。光影聲並重的軍隊模型大戰,實在太好看了。

*館內除三項文物及部分明星戲服道具全部嚴禁拍攝

數年前首次去岡崎城,榊原康政就突然跳出來;今次就有酒井忠次和井伊直政。德川家的名將們都是岡崎城武將隊的活寶,這些吉祥物雖沒ひこにゃん彦根貓亂跳可愛,但他們會舞劍。

最後我想講一件令我對這個旅程很無奈的事情。

紀念品館後面有個不起眼的郵筒,賣點是寄出的信件會有岡崎城風景印。

我有收到明信片,但岡崎城騙了我,根本沒有風景印。等我還專程在這家店買了明信片。

我收到的明信片
宣傳會有風景印的郵筒
即時為了風景印購入的明信片
看得很清楚,也沒有外國就沒有風景印的先例。

岡崎城

日本、〒444-0052 愛知県岡崎市康生町561-1

http://okazakipark.com/museum/ka171.htm

延伸閱讀:

Tags: 愛知縣岡崎城, 岡崎城, 家康怎麼辦, 內藤ルネ菅生神社, 內藤ルネ, 菅生神社, 竹千代, 松平信康, 松平清康, 松平竹千代, 德川家康, 日本百名城, 德川幕府, 愛知縣, 愛知縣名城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