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戰國繪卷 福島相馬野馬追】令和5年~DAY 2 ~日本東北夏天戰國歷史旅遊~雲雀原 相馬太田神社~文字相片全記錄~

2023年是地球接近沸騰的一年。

我在每天接近40度高溫下跑偏了這個傳統武士家族舉行的競馬活動——相馬野馬追的大小會場。

有關相馬爺孫三代的介紹:

今天、令和5年7月30日的早上,位於原町的馬場-「雲雀原」早就擠滿了慕名而來的各方觀客。在山坡上留下座位記號後,我們來到大馬路等待眾騎馬武將。

由於新聞台都有特別炎熱警示,會場早就有各種準備。

跑到馬路邊,只見人頭湧湧,我見早上已是近40度,馬上躲了進便利店了。

便利店裡也是紀念品。末廣福島名酒,這可是相馬野馬追特版呢!

原來相馬中村藩是六萬石啊!突然想起我家祖先也是萬石,所以祖祠叫「廖萬石堂」(笑)。

大約10時左右螺號聲震破天際,驚破平靜的小鎮原町。

陳家倫跟孫實秀在馬路兩邊架好腳架,早就一副隨時待命的樣子;我是待得時間差不多了才鑽入人群中。

雄姿英發的武士們在萬人空巷中魚貫入場,馬路此刻終於成為如假包換的「馬路」。驕陽似火加上被炒熱的氣氛,正是「五鄉騎馬雲雀原」的序幕。

當時我身邊都是騎馬武士,這種豪華又勇猛的氣場與陣容是我畢生未經歷過的。

在云云武士中我驚見稚子騎坐俊馬之上,神情嚴肅。

依稀彷彿我穿越時空,看到戰國之世源義高從容臨死之面容,即使稚兒、少年亦以武士之訓所育。

除了稚兒之外,垂垂老矣的老人、剛剛成人的青年,也是參加野馬追的武士。

大約看完約400騎的武士後,我跟隨人群重新湧入位於原町的馬場-「雲雀原」。

從便利店走回去,大約十分鐘左右。

終於等到第二天的重要比賽時刻了!

現在是7月30日的上午11時、烈日當空。我身體的水份一直在蒸發,以意志堅持著。

馬兒們正在休息。

經過上午的街巡遊,救護車已經開始忙碌。

我買了個冰,但它不太爭氣5分鐘內已經變成了暖水。

評判們辛苦了!這是連日傘都沒有的40度大草原啊!

這個怕死的女人是我。

可是這天之後我的頸上便多了個U形印,成為身體上永遠的旅遊紀念品。

縱有新聞提醒市民避免外出,但在場的幾萬個傻瓜都熱血沸騰,以脆弱軀體抵抗陽光。除了我和同行香港瘋子外,在戰場上再拾到某年輕香港背包客。事實上,夏天的東北祭典無論物理上還是心理上都熱血沸騰,不輸這緊湊的草原百騎野馬追逐。

身後的是這天場內認識的香港背包客、孫實秀。我看上去就是個遊客。

比賽終於開始!

在每次繞場的賽馬環節完結後,得奬的武士都會策馬衝上「之」字形的坂道,接受萬民膜拜。

當賽馬都完結後,便是考驗戰鬥的神旗搶奪戰。神旗會以花火形式打上晴空,武者們只要搶到徐徐舞下的紅、黃、藍神旗即為勝利。

神社把神旗用煙花打上天,草地上的武士展開了爭奪之戰。

我在草坡看著從天而降的神旗與幾百個武士,感覺如同結婚典禮上搶花球的環節。跟美女們嘻嘻哈哈搶幸福花球不同,這是草原上戰國武士的比併,曾經只是男兒之戰,巾幗英姿的女武士現在也能跟鬚眉大漢爭奪寶座成皇成后。

現場廣播:「有馬匹不支倒地⋯⋯⋯」

我們的手機、單反相機、身體也開始出現不支情況。

手機相機最早發脾氣,都罷工了。

身上每人有2L水,但一個上午已經深感不足夠。小小的便利店不停補貨,但太遠了。即便有水,我們在烈日下再暴曬也不是辦法,必定會脫水而死。這幾天日本已經因熱浪有人命傷亡,我們可不能客死他鄉。

「為了看戰國繪卷賠上健康或生命,不見於是值得。平衡很重要。」當時,我腦中想的不是什麼奢侈的「美白」,而是最基本的「保命」。

最後,我們在2時左右決定提早離場,找個地方補充水份。

坐上接駁巴士,車內冷氣不足,有老人家倒地。旁邊的人自覺在隨身的保冷袋拿出冷包,敖在婆婆的額頭、背部。對於一般香港人來説,可能「小林退熱貼」已經是很誇張,但這幾天的野馬追活動,可是連風扇、頸上的冰條都不足夠的炎熱。車內的人隨時拿出買蛋糕的冰包幾個送人,我初則驚訝,後則明白這是生存法則。

回酒店後同行人中出現嘔吐、頭昏腦漲病症。

可能因為我早上躲在便利店10時才出來,相對下少暴曬了兩小時,撿回健康。

離開時,除了馬匹之外,偶爾都會聽見救護車緊急救人的鈴聲。

後來我在新聞上得知,相馬野馬追今年太熱多意外,未來會改期到5月。

不知道倒下的人和馬,安好嗎?

在JR原町駅跟背包客分手、在車站拋棄大量空水瓶,再千辛萬苦找到方圓步行距離可到之地休息幾小時用冰水和咖啡吊命後,我們又再出發了。

我們在黃昏回到昨日中村神社前,先到相馬家非常重要的神社-相馬野馬追發祥地、孫五郎重胤公的相馬太田神社去參拜。

2023年7月30日的黃昏,我站在福島縣相馬地區綠油油的農地公路邊,穿過莊嚴的神木便步入聖域。

在新簇簇的石碑上醒目的漢字龍飛鳳舞。細心一看,上書:

家門出陣交水盃,五鄉騎馬雲雀原。

朗朗陣螺響壓邊,妙見神旗轟天空。

鞭奪駈登羊腸坂,勝閧擧駒若駒天晴。

馬上謠相馬流山,悠悠千年未不止。

2018年,有今人在相馬野馬追發祥地、孫五郎重胤公的相馬太田神社石碑刻上這首七言詩,歌頌繼相馬氏一族以野馬習武起,這源遠流長的祭典從不間斷。

日暮時分,累極又死過翻生的我們再次來到相馬中村神社等待。這裡也是相馬中村城遺址,縠縐波紋的蓮池實為昔日護城河。

浩浩蕩蕩的隊伍穿過鳥居,完成今日任務的馬匹終於卸下華麗的馬鞍與鎧兜,回歸自然;神社員工們也鬆一口氣,補充水份。

歸儀式繼續由相馬藩當主孫子、少年武士相馬言胤主持。熊熊火光中,眾家臣子民接過令和野馬追的紀念品,看不出到底是老淚縱橫,還是汗滴如雨。

作為「舊時代的產物」,相馬野馬追也經歷過滅亡危機:戊辰戰爭後,中村藩因廢藩置縣而消失,藩內的野馬更全部被獵殺。後來,原町相馬太田神社在1878年獲得內務省的許可,這個持續千年的祭典才復活。現時,祭祀的亮點—盔甲賽馬及神旗爭奪戰,也是戊辰戰爭後才新插的祭祀。

這場華麗無比的戰國繪卷,還有最熱血沸騰的終曲等待著無懼天氣打壓的眾傻子們。我們明天再會。

延伸閱讀:

相馬野馬追 DAY 1

野馬追 DAY 3

Tags: 日本文化體驗, 日本文化研究, 日本歷史建築物, 福島, 相馬氏, 福島旅行, 相馬野馬追, 福島安全, 相馬藩, 日本文化, 中村相馬氏, 日本歷史, 相馬言胤, 東北復興, 相馬和胤, 東北地方, 相馬中村神社, 東北, 東北旅行, 東北自由行, 日本史, 日本文化遊, 日本歷史遊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