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1日早上五時,我拖着疲乏的身軀爬起床。這兩天追祭典的體力消耗已經超越了平常生活在城市的我的界限。但是意志力讓我依然堅毅地穿上鞋子,預備前往相馬野馬追最終日的會場。
相馬家的爺孫三代介紹:
來到相馬野馬追最終日,位置在相馬小高城遺址—小高神社。




距今2700年前的1323年,相馬重胤從現在的千葉縣下總國來到東北。最初的居城在原町太田神社,數年後後來到小高城這地方。經過其子光胤修築後,小高城成為了相馬氏260年的居城直至1597年癈城。其後,相馬氏第16代當主義胤將本城遷移到牛越城和中村城,也就是中村相馬神社之地。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神社的侍奉神的舞蹈、潔淨身體、潔淨神域儀式。

繼神職人員把馬場和白衣武士們進行修祓潔淨後,便是相馬民謠和相馬流舞蹈的奉納儀式。舞者以水杓和扇子起舞,舞姿流暢;歌者聲音圓潤,惹人好感。

只見神殿前突然闖進一匹俊美白馬和幾匹啡馬陸續進入砂地,原來牠們便是今日祭禮的神駒。說時遲那時快,輕裝白衣武士們跟眾馬你追我趕,觀客們吶喊助威。只見其中一勇猛武士在追逐過程中,突然間用素手抓住馬項,隨即離地一躍、翻身上馬。

身穿白色簡單衣物的武士在經過神聖洗禮後,以肉體之軀徒手捕捉及馴服野馬的「野馬懸(のまかけ)」武術祭典。雖然這是相當危險的活動,但武士們對經過洗禮的身軀能得到新力量深信不疑,故此神事千年來依然沒有什麼變改。

白色的裝束在傳統上意為純潔無瑕,木桶和木盆裝的聖水來自於神社境內泉水。以前聖水用來令被野馬傷害的人蘇醒,但在現代儀式中是演出的一部分。


一旦成功跨身上馬,便等如勝出了。
另外的馬會被拍賣,神馬就跟祭典的儀式繼續其他活動。


簡單來說,自相馬氏從千葉來到福島,最初在太田神社、其後到小高神社、最後是中村神社。這就是相馬野馬追神旗來源的三社。

除了我和同行香港人「亂遊日誌」孫實秀、台灣「日本史專欄」陳家倫外,我在會場認識了台灣歷史YouTuber「戰國淺度旅行」的月翔。昨天在戰場上拾到的年輕香港背包客已經離開,聽說是前往青森看ねぶた去了。

在神殿另一邊的慰靈碑草地,身穿華麗鎧兜武具的騎馬武士們也正擦掌準備神旗搶奪戰。跟昨日雲雀原的386騎大集合並不一樣,小高神社的神旗戰規模較為細小,工作人員把神旗以花火打言大空後,經常發生神旗掉落入附近森林不見影的窘況。
圖中黃色的是正跌下來的神旗。

拿到神旗的武士可以得到奬品。

由於已經看過雲雀原的最大規模野馬追、神旗爭奪戰等,小高神社祭典的亮點個人認為是素手馴馬沒錯。
看完這個活動,心裡鬆一口氣。三天的祭典,完結了。
身心俱疲但很滿足,不枉此行。
接著我們一行四人前往有關相馬野馬追的博物館。
南相馬市博物館

館內的説明做得相當好,尤其是中英文的翻譯很專業。


原來打上天空的神旗是這個樣子的!!


由於正值野馬追,所以本來星期一休館的博物館也在7月31日(月)開館了。
這段日子期間還有特備展示區,展示江戶時代或更之前的野馬追相關文物和資料。




除了野馬追外,還有其他相馬地區相關的歷史。
這裡有冷氣,一面看資料一面涼冷氣實在是太舒服了。


當然,必定會出現的大東亞戰爭的相關遺物也是想像到的。
這是一位名喚「佐藤精明」的人在年輕參軍、老後死前在木箱內放入戰袍留給後世子孫的親筆遺言。


陳家倫母子在博物館遊覽後先行經昨日去過的JR原町駅前往仙台繼續行程。
昨天在此地送走了香港背包客,今天再送走台灣人母子。
野馬追讓大家在福島相聚,是緣份。
下午我和孫實秀沿著所謂最危險的福島沿海公路,經過幾小時的車程、途中橫過「歸還困難區域」,終於去到いわき市的JR大站。



在JRいわき駅這裡,我和孫實秀也揮手説再見了。
再經過數小時的快速列車,我回到了JR上野駅。雖然4年沒來上野,但依然是我懷抱的第二個家-東京。
在冷氣充足的車站裡我回憶起這幾天看到的萬里無雲大藍天、相馬中村神社、原町、大草原、小高神社,如同從古代被扯回現代社會的大城市。

延伸閱讀:
野馬追 DAY 1
野馬追 DAY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