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西香港前往大阪途中必定經過的「岸和田」,平常大家都是一眨眼便從鐵路上飛奔而過。
最近岸和田也開始向海外旅客推銷旅遊,本網也來給大家推介一下吧!
在櫻花與紅葉四時美景背後,這裏還隱藏着不為人知的章魚地藏傳說、還有日本庭園史の研究家重森三玲向三國時代諸葛孔明致敬的「八陣之庭」枯山水創作。
就在岸和田駅步行15分鐘的岸和田城,就有帶有日本傳統風格、卻又跟諸葛孔明相關的景點。
喜愛日本歷史的也不用愁,這裏同時是1584年岸和田城攻防戰中蛸地藏救城傳說之地。
杜甫名作「八陣圖」傳頌千古,集中又凝鍊地讚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績。
莘莘學子對於兩千年前的諸葛孔明更添三分尊敬了。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勳最為卓越;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留千古。任憑江水衝擊,盤石卻依然穩固。遺恨千年,只因劉備失策想吞吳。
詩作中的「八陣圖」指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在岸和田城天守前的和式枯山水庭園中,就有根據八陣圖意念創作出來的庭園。只要登上天國。從高空俯視,便會看見中央位置配置大將,周圍分別是「天・地・風・雲・龍・虎・鳥・蛇」。
但是根據藝術家本人指出,他創作這個現代八陣圖並不是為了攻擊敵方,而是防止敵人入侵,代表自己對和平的祝願。
假如細心留意每一個陣,便會聯想到石頭配置跟主角的關係:
(庭園賞析圖片來源:此處)
鳥陣:8塊石頭分別有立石、横石、伏石,象徵鳳凰在天空飛翔。
地陣:3塊伏石構成不動如山之貌。
虎陣:11塊石頭體現猛虎嘯吟。
天陣:長石一柱擎天,象徵向天空伸延。
蛇陣:以3塊石頭象徵大蛇緊抱獵物的情景。
雲陣:石塊上面有流暢的橫紋象徵天上雲朵變化模樣。
龍陣:根據京都東福寺龍吟庵的設定,設計成飛龍從海上冒起飛往天際的模樣
風陣:7塊横石被狂風吹得東歪西倒。
沐浴過三國演義的歷史,回到主角岸和田城。
擁有悠久歷史的岸和田城,傳說最初是建武新政時期楠木正成一族的和田高家所建。
作為近世的城郭,天正15年(1587年)時小出秀政進行了大修,慶長2年(1597年)完成了5層天守,成為擁有總曲輪的城池。
由於岸和田城位於鄰近的紀州藩和大坂城的中間地點,所以也有監視和歌山城的作用。
可是到了文政10年(1827年),由於打雷天守徹底焚毁,明治維新癈城令下本丸、二之丸的石垣、水堀都被拆除。
城跡在在昭和18年(1953年)成為大阪府指定史跡 ,翌年29年(1954年),透過市民的捐贈,岸和田城重建了3層3階的天守。
蛸地藏傳說
有關章魚擊退敵人的傳說,來源自天正12年(1584年)豐臣秀吉紀州征伐之時。
雑賀付近での雑賀衆と織田信長軍の攻防戦/紀伊国名所図会
背景是在石山合戰與山崎戰役中領功的中村一氏以3萬石拜領岸和田城。當時,不願臣服秀吉的紀州根來眾、雑賀衆、粉河衆等等聯合軍隊總共30,000兵力向岸和田迫近。由於秀吉正忙於小牧長久手之戰,無暇顧及中村一氏8000兵力的劣勢。
到了3月22日,就在大家以為岸和田城陷落之際,騎着巨大章魚的法師突然出現,成千上萬的章魚把聯合軍打過落花流水。當晚,中村一氏在夢中再次遇到這位法師,得知原來法師是地藏菩薩的化身,由於避開戰亂一直躲藏在護城河的底部。中村一氏醒來後馬上命令人在護城河掘出地藏菩薩,並且安放城南天性寺祭祀。這座地藏菩薩現在還安放在原地。
如果覺得以上的傳說很無稽,我們就用史實來說明吧!
在史實記錄的的岸和田城防衛戰中,蜂須賀家政・明石左近則實、黑田長政、黑田利高、赤松下野守等播磨的領主們都來參加助陣。後世有見及此,就把他們的功績託付給播磨的名產—明石章魚,寫下了動人的傳說。
回程的時候,別忘了逛逛路過的神社。城下町發展的江戶時代期間瘟疫流行,對驅散瘟疫有益的牛頭天王(素戔嗚尊)民間信仰日益蓬勃,明治維新後改名為「岸城神社」,香火延綿至今。
30秒動畫帶你輕鬆走一遍秋天的岸和田城
岸和田城交通:
南海本線「岸和田駅」徒歩13分
南海本線「蛸地蔵駅」徒歩7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