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函館談土方歲三

土方歲三永遠停留在35歲,我對上一次來到函館也是35歲。我會一直變老,但土方歲三不只年齡不變,還會永遠以35歲之齡長存。

到底我是第幾次來函館,說不清楚。既然看過綠色以及雪白的五稜郭,那少說也有兩次吧。北海道的市區在我心目中臉目模糊,對北海道印象不是《銀之匙》就是《百姓貴族》,或者近日才迷上的《黃金神威》。動漫推動了國民對某些地方的認識,也帶旺了外國遊客的消費。

在讀《黃金神威》前,「土方歲三」於我心目中是新撰組副隊長;而在函館,除了土方歲三外,跟幕末有關的還有永倉新八和榎本武揚。

作為東京都板橋區前區民,我一直對土方歲三比隊長近藤勇人氣更高總是不忿。然而繼2004年NHK神作《新撰組》後,由近藤勇到土方歲三、他們相關的史蹟可是紅足了20年!想起認識作家張維中那年於愛媛縣,《東京愛情故事》也足夠擔當永遠的聖地巡禮重任。

土方歲三出現的名作,我首推《活擊!刀劍亂舞》。透過土方歲三的名刀「和泉守兼定」化身真人,物主的心情就讓刀劍娓娓道來,函館戰爭被演活了!土方歲三的死比羅密區與茱麗葉更悲壯——為國捐軀怎樣都比殉情要得永恆歌頌。梅田曾根崎心中的悲戀,也不見得成為大阪賣點!反而梅田掘出的古屍們,更讓大眾關心「うめた」不是什麼「梅田」而是「埋め田(「埋」跟「梅」同音)。

在函館駅附近有土方歲三之墓,小小碑石雖不起眼,除了他我可想不到誰有資格在函館鬧市有紀念碑。近藤勇代表了板橋區,土方歲三就保護函館市吧。

要是早幾年來函館朝聖土方歲三,在函館駅開車五分鐘近海的位置還有私營博物館「土方· 啄木浪漫館」。今日到訪只見重門深鎖,大閘上書「破產者」、「函館地方裁判所」云云。聽說是博物館長年蝕本經營不得不倒閉,只是物主已破產還是今日才知道。

講到土方歲三又想提起一件舊事。

在福島市會津若松有天寧寺,山上有近藤及土方首塚。在烈日下上山,兩墓遍尋不獲。無奈下向空氣呼叫:隊長!副隊長!你們在哪?說時遲 那時快,兩墓碑竟突然映入眼簾,位置並不遠。跑到墓前癈話連篇再請求:下山好可怕,想有人陪伴⋯⋯又是幾秒內的事,身後回程的山路出現了行山客。我趕緊跟尾,安全下山搭上巴士。如果新撰組隊長副隊都有靈,他們真是親切友善的靈。

話題跑太遠了,回到函館吧!在星期五早上八時左右,我來到了五稜郭。雖值八月旺季,時間尚早觀光塔還未開放,五稜郭公園小貓三四極為冷清,正適合散步。在百名城中,五稜郭的地位相當特殊:它是西式的保壘,不是傳統戰國的城郭建築。沒有天守、沒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反而有個「半月堡」。本來五角星各角都應有「半月堡」,可惜時間金錢關係,沒建造了。站在唯一的半月堡,這是西洋保壘的靈魂;一之橋、二之橋,不禁想起1868年的槍林彈雨。再走幾步便是箱館奉行所,在《黃金神威》中這兒便是原住民把金塊埋藏之地。如果黃金屬實,那麼回天丸的大炮恐怕也是收在某個位置了!

在函館駅月台走廊有句名言:「きのうの敵は あすの友」,意思是「昨天之敵 明日之友」,影射1868箱館戰爭的結局。日本改朝換代了,與土方歲三並肩作戰的榎本武揚成為了明治新政府的開國功臣。

君子是應是餓死首陽之山、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土方歲三和河井繼之助是以誠盡忠身殉報國,榎本武揚和松平容保是明眼人,見證了德川之滅亡,又活到了新時代,還升官發財矣。

Related Posts

by
香港80後歷史作家、專研香港日本戰前民間交流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曾於東京留學、長年於日本47道都府縣深度旅遊。對日本明治大正時代文學、和服著付、平成潮流文化有深入認識,並持日本唎酒師資格及香港旅遊領隊資格。 著有《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日本一人旅》(2019)、《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悠遊日本》(2024)、《在水一方:在日本尋找中國歷史》(2025)。 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