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與香港不為人知的歷史淵源

讀歐洲航海史,肯定會讀到英國和荷蘭在遠東地區的東印度公司貿易之爭,而長崎縣正正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我今日改改視覺方向,跟各位講述長崎與香港不為人知的歷史淵源。

荷蘭人和英國人在長崎縣平戶市曾經留下的足跡和恩怨情仇,我在《悠遊日本》中已經寫過。這次回到長崎縣的縣廳所在地——長崎市,繼續講我們的故事吧!

長崎市出島固然是歐洲人曾經居住的地方,旁邊的中華街則是中國人聚居之地。長崎市還曾盛產一種當時頗吃香的職業——唐通事,現在還有個石碑紀念「唐通事會所跡」。顧名思義,他們對於唐人的事情瞭如指掌,部份更是中國人的後代,專門負責在兩者之間做橋樑。

長崎出島【荷蘭人與蘭學的歷史】江戶鎖國下的窗戶

香港日本領事館首位駐香港大使林道三郎便是來自長崎的唐通事家族,各位有興趣了解更多可細讀《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

長崎市內還有舊香港上海銀行留下來的宏偉建築,這裏2樓是孫中山強大的幕後之處日本富商梅屋庄吉的紀念館。每次路過這宏偉的建築物,我總把荷包裏的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發行紙幣拿出來,讓它看看自己在日本的「另一個家」。

梅屋庄吉曾經在皇后大道中8號A開設了梅屋照相館,跟孫中山結下不解之緣。比較少人知道的是除了梅屋庄吉外,長崎還有另一位攝影師名叫上野彦馬,我在他的攝影作品集中發現部份照片框上清楚燙金印着「香港支店」。換句話說,19世紀末期至清末期間,香港曾經有最少這兩位來自長崎的攝影師去開門做生意呢。

在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初期,香港曾經進口日本的三池炭。從長崎市出發大約30分鐘的世界文化遺產軍艦島煤礦,雖然主要生產為國內使用,但亦曾少部份曾經連同三池炭,透過三菱的船隻運送到香港。

疫情前香港快運曾經有香港—長崎直航航班,時間又靚,機場又近市中心,往事總讓人回味!現在前往長崎市中心最簡便方法是在福岡空港直接坐2小時30分的高速巴士,比起坐JR方便多了,車費才2900円。

Tags: 香港史, 明治日本, 梅屋庄吉, 香港日本史, 長崎縣, 明治香港, 上野彦馬, 日本人在香港史, 長崎旅行, 長崎自由行

Related Posts

by
香港80後歷史作家、專研香港日本戰前民間交流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曾於東京留學、長年於日本47道都府縣深度旅遊。對日本明治大正時代文學、和服著付、平成潮流文化有深入認識,並持日本唎酒師資格及香港旅遊領隊資格。 著有《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日本一人旅》(2019)、《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悠遊日本》(2024)、《在水一方:在日本尋找中國歷史》(2025)。 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