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中, 除了在法國接近兩星期這裡去那裡去, 還在荷蘭的親戚家待了一星期左右, 接著又駕車去了比利時.
在比利時的時間不長, 所以除了著名的布魯塞爾廣場外就到了滑鐵盧戰役的滑鐵盧.
一直聽聞這裡有重演軍事場地的表演, 而且登上獅子雕塑可望到很美的風景, 遙想當年的戰事, 所以很是期待!
現在Waterloo原址已經改裝成博物館, 喜歡到訪古戰場的朋友來到大可以憑弔一番. 足下埋葬的無名屍骨, 還有壯志未酬的血汗, 都已經湮沒在這漂亮清幽的環境之中. 我國有『弔古戰場文』把古戰場寫得恐佈又神聖, 但在這裡滑鐵盧之役彷彿已經變成了只存在人們心中的歷史.
在草地上果然看到很多『1815年的法軍』, 如同看電影!!
可以走近去看法軍在煮食@@
在拍下這幅真實感超高的相片後, 法軍竟然打開了蓋子請我吃裡面的東西!! 原來連食物都是真的!
這個博物館好有趣啊!
這堆法軍後來還在帳篷裡切面包和水果… 也分為遊客們了!
夾在一堆比利時人(法國軍人是這裡的員工裝扮的啊)中間, 我顯得十分嬌小! 手機拍得不太清@@ 大家的服飾都十分講究, 好美!
要是大家有留意, 剛才的相片中都看到小山上有一只獅子. WIKI上的資料說: There is a memorial in the form of a statue of a lion (looking towards France) on a hill, with 226 stairs, called La Butte du Lion.
這獅子遙望著法國, 226級的樓梯, 我們等一下就走上去.
突然, 軍官把軍人們集合起來了!! 是要開戰了嗎
原來是集合, 檢查裝備, 還有試槍! 不是說笑, 真的開槍了. 槍聲把很多小朋友嚇哭了. 筆者也的確有點心悸… 始終在太平盛世生活, 聽到槍聲覺得十分可怕. 試想像戰場上的槍林彈雨, 還有轉眼間的生離死別, 現在的我們多幸運啊!
是時候來了解一下滑鐵盧之役:
The Battle of Waterloo took place near Waterloo on 18 June 1815 between the First French Empire of Napoleon Bonaparte and the Alliance of the Seventh Coalition (the United Kingdom, Prussia, Austria and others), under the main allied commanders, the Duke of Wellington and General von Blücher.
這場戰役最終拿破倫輸得很慘. 所以現代人說滑鐵盧就代表大敗. 別忘了拿破倫一直是震驚歐洲的君主.
The strategic location of Waterloo on a paved road towards Brussels explains why the battle took place just south of Waterloo. It was important for the allies to stop Napoleon from reaching Brussels, and Waterloo was the last settlement to cross before negotiating the forest and getting to Brussels.
要攻入布魯塞爾這裡是一個關鍵, 所以這裡是聯軍們制止拿破倫再下一城之地.
爬上了226級樓梯, 果然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二二六』!風景很美, 一個大平原. 看看上面的圖畫, 1815年這裡是一個血腥的戰場.
繞著小山頂走了一個圈, 看遍了四方八面. 腦子裡浮現出我國前人的名句:『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這裡雖然沒有長江, 但人類歷史還是有異曲同工之處. 有人戲言: 這小山就是用法軍屍體堆積成的. 我聽後不寒而憟. 這裡會不會在夜晚的時候, 也是『新鬼煩怨舊鬼哭, 天陰兩濕聲啾啾』?
走入了小小的圓形博物館, 最令人觸目驚心是360度3D實物大模型, 讓你置身戰場, 感受四方八面的風聲鶴唳槍林彈雨草木皆兵.
當年的場景
這些是當年的作戰指揮場景, 做得十分迫真
鬱鬱而終於聖海倫島的拿破倫的遺容, 那條絲帶看了就想哭. 一代英雄就這樣離開了法國.
歷史的洪流就是, 再英雄的英雄, 也會有『廉頗老矣』的悲哀.
聞說這些是在滑鐵盧不幸離世的軍人們的屍骸. 請安息.
更詳細的介紹和官方連結可以在WIKI找到: http://en.wikipedia.org/wiki/Waterloo,_Belgium
(關注我的微博@wongkiri 面書訂閱@Kiri Chloe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