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年代日本少年殺人事件~酒鬼薔薇聖斗

「真相只有一個!」江戶川柯南君是這麼說的。

2015年台灣粉塵事件時,曾經有香港人做新聞考古調查1996年八仙嶺火災真相;來到2025年又有人再次提起這當年發生的學生郊遊慘劇。

今日我想講一件日本的舊新聞,犯案者是一名15歲少年。他出獄後出書大賣,縱使對受害者家屬造成沉重打擊,但仍無損他集粉的「魅力」。

我記得1997年日本發生過神戶連續兒童殺人事件,犯案者是一名稱少年,外號「酒鬼薔薇聖斗」。這聖斗當時是中學三年級學生,曾經對五名小學生伸出魔爪,其中兩名兒童死亡,兩名兒童受傷。受害者先被少年殺死、被肢解、最後遺體遭棄置。除此以外,聖斗亦曾經對着自己親手殺害的兒童屍體作出不雅行為——我會稱之為侮辱屍體罪。聖斗還把受害者的頭顱與「聲明文」放在學校正門,同時把挑戰狀寄到各大報社。

這種隨機殺人極盡殘忍恐怖,當時誰也不會想到犯人竟然是一名「普通的中學生」。後來日本在2000年修正了「少年法」,亦是因為這件事件。

本來聖斗被拘捕後,事件似乎告一段落。可是到了2015年,32歲的聖斗出獄後以「少年A」為名出版書籍重新講述當時事件。此事在日本社會掀起了頗大的風波,例如受害者家人的二次傷害、社會道德價值觀的挑戰等等。不過人類的好奇心總是引起商機,這本「話題之作」大賣特賣。

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日本有批新生代讀畢後,不但對犯人作案不以為然,甚至表示非常喜歡這號危險人物。搜尋「酒鬼薔薇聖斗」關鍵字,會推介同時搜尋「ファンクラブ(粉絲會)」、「好き(喜歡)」。在Yahoo知識,還有母親表示女兒竟然沉迷殺人犯的轉機,並表示非常喜歡殺人犯,對此感到極為憂心⋯⋯⋯

情況有點像麻原彰晃的沙林毒氣事件,草菅人命的殺人犯受到他人追捧。但始終麻原彰晃是宗教領袖,聖斗呢?他不過試過隨機殺人狂魔,卻在犯案後20年成為不少新年代少男少女的夢中情人、英雄人物。作為經歷過當時看新聞的人,我是不能理解,也明白這位求助母親的無助。但為何會有這樣的效果呢?還真需要社會學家、心理學家來為大家解答箇中原因了。

Related Posts

by
香港80後歷史作家、專研香港日本戰前民間交流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曾於東京留學、長年於日本47道都府縣深度旅遊。對日本明治大正時代文學、和服著付、平成潮流文化有深入認識,並持日本唎酒師資格及香港旅遊領隊資格。 著有《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日本一人旅》(2019)、《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悠遊日本》(2024)、《在水一方:在日本尋找中國歷史》(2025)。 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