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元宵台灣文青之旅⑥】台北市立美術館徐冰回顧展 漢字新玩法

由於認識了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簡稱MOCA)當義工的朋友,所以2014年的第二次台灣行不得不請朋友出山為筆者帶路,深入淺出地了解和参觀台北各大藝術展覽,在欣賞台灣的人文發展方面下一番功夫。這比只去士林、咖啡弄或者誠品這些「指定旅遊點」更加有意思!

今天介紹的是在2014年4月20日才完結的展覽-北美館的〈徐冰回顧展〉。台灣的朋友和即將會到台北的朋友不妨多加留意。喜歡方塊字的朋友更是絕對不可以錯過。

臺北市立美術館於2014年1月為國際當代藝術家徐冰主辦亞洲地區首度大型個展「徐冰:回顧展」,並邀請台灣資深策展人暨藝評學者王嘉驥策展。

徐冰1955年生於重慶,198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1990年接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邀請,以榮譽藝術家身份移居美國,長期活躍歐美,是國際藝壇極為重視的當代華人藝術家。2007年起擔任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在上午到訪MOCA之時,竟然已經在紀念品店看到徐冰的字-不如簡稱「徐冰體」好了(笑)。

有關MOCA 台北當代藝術館 的旅遊文及〈蔡志松:再會歷史〉展覽介紹請 按此

午飯到了超好吃的米朗琪咖啡館甜點和三明治 Melange Café,有興趣的朋友請 按此

來到了北美館,即將展開嘆為觀止的藝術之旅。

徐冰老師自1975年創作至今近40年,1991年在美國展出《天書》及《鬼打牆》,是其奠定藝術成就與地位的關鍵之作。他將東方的哲學思維方式及文化導入當代藝術創作中,作品對文字語言等溝通工具、藝術與文明的本質問題、不同物種與文化間的類似與衝突等進行批判性思考。

入場先看到這一大堆古藉-細看一下,幾十萬個字,沒有一個是你認識的!

我沒有騙你。你認識哪一個字?

這就叫「字海飄浮」了。大量的古書、大量的怪字,充斥在這一個房間,讓人產生奇怪的感覺。

身為中國人認識最少幾千文字,卻在字海中迷失-這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除了文字,老師從傳統木刻到裝置藝術、無法辨認的方塊字到文盲皆可識的標誌符號,寫生風景到研究漢字的性格的文字語言與符號學,作品包括版畫、紙上作品、行為藝術、大型裝置計畫等,類型深廣且多元。

本展將展出從早期至今的重要作品計畫、新作與大型現地製作,當中最吸引筆者的要數這用N枝香煙砌成的虎皮地毯!

不同角度不同色彩不同紋理。在這次到訪台北的北美館和MOCA後,筆者了解到香港的藝術展覽到底欠了什麼-

就是燈光!台灣人會在意橙光的配合如何令作品更上層樓,香港人玩燈光展現藝術館展品的工夫還未到這個境界。

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字嗎?原來,徐冰老師要帶我們去學新文字了。

轉眼間大家來到了親身寫字造字的地方-教室!

認真寫字的筆者。

黑板上井然有序地教導學生們如何寫好「徐冰體」。

看懂了沒有?寫自己的名字來看看吧!

朋友的姓氏:Jiang (江)

另一位在場朋友的名字,有人懂讀嗎?

在另一個展館看到有關中文新詞的展覽和有關文字歷史發展的介紹。

這些字都是近代的新詞,古書中沒有的詞語,今人製造。

留意:本文前後配圖種類—前面幾十萬個無法辨認的字是天書,是藝術「圖畫」,並無含義。後面我學的,是新英文書法,將英文寫成方塊形狀(類似諺文),是有規律的。兩樣東西都出自徐冰,但並非同一樣事物。

實在是個非常精彩的展覽,各位要多留意喔!!

台北市立美術館 官網 按此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 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 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