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映的《太平洋的奇蹟》由竹野內豐、唐澤壽明、井上真央等日本巨星主演。劇本是美國前陸戰隊員Don Jones 1986年出版的塞班島戰役歷史小說”OBA, THE LAST SAMURAI Saipan 1944-1945”。「Oba」可不是韓語,而是實際存在的塞班島戰役人物、愛知縣出身的大場榮(1914~1992)。


為了重新演繹這位能夠令到敵軍亦慨嘆為日本最後武士的男人,竹野內豐先把自己瘦成了符合塞班島戰役飢餓嚴峻,環境中的暴瘦人乾。絕對比起2022年《來自雪國的遺書》中二宮和也的山本幡男更瘦。
來自收容所的愛/來自雪國的遺書【二宮和也 北川景子感人肺腑之作】二戰後西伯利亞戰俘營
竹野內豐氣質本來已經非常適合沉穩的角色,在《太平洋的奇蹟》中內斂堅毅的眼神更為傳神。


故事背景是現在已經成為旅遊景點的塞班島。80年前的夏天,「苦戰」「血戰」「肉戰」「奮戰」「慘戰」諸多詞彙,都不足以形容這少少島嶼上的可怕戰況。

在《太平洋的奇蹟》未成為電影前,最能代表塞班島戰役的關鍵字大概就是①「玉碎」與②「萬歲衝鋒」。前者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集體自殺,後者用今日的語言表達就是人海戰術自殺式襲擊。具體操作為絕望的日軍或肩綁軍旗、或頭繫國旗布帶,手拿步槍刺刀衝向敵軍並齊聲大喊「天皇陛下萬歲」。
《海軍特別少年兵》孩子兵在塞班島全員玉碎的故事 昭和的白虎隊 太平洋戰爭 塞班島戰役 萬歲衝鋒 今井正
太平洋戰爭中最大的萬歲衝鋒發生於昭和19年 (1944年)塞班島戰役,其中包括美軍7月9日宣布佔領塞班島前的兩天,齋藤義次曾率領傷兵及平民4300人先行發動萬歲衝鋒;到了8月2日,緒方敬志又率領最後千名士兵和島民進行衝鋒,屍體漂滿海灘。

《太平洋的奇蹟》的背景就是這樣的塞班島。主角大場榮大尉和倖存的兵士們一起退到叢林,跟其他島上日本居民共同生活。本來他只想光榮地「玉碎」,但看到堅守的平民和士兵後心態慢慢改變,決心要存活到最後。即使日本正式宣佈投降,他和47名士兵率領部隊在叢林中繼續游擊戰,與美軍抗衡足足512天。
最終,大場榮及其部下於翌年昭和20年(1945年)12月1日才向美軍投降,這也是日本在二戰中的最後一次投降之一。
彷彿「雖敗猶榮」這個詞語就是為了大場榮而設。在電影裏,堂堂正正接受投降的大場榮臉上寫着日本武士的驕傲,遵守禮節把自己的軍刀交給了美利堅合眾國軍軍官。電影中的投降儀式根據當時留下的照片重現,再配上「步兵的本領」軍歌。

也許是為了尊重原著為美國作者,電影首先以美軍的角度,透過美軍的眼睛來看日本人的思想;接着是站在日軍的角度,在極度艱困的環境中死守深山。
就人物角色而言,電影中的美軍Lewis上尉比唐澤壽明和井上真央正直軍人與堅強護士角色印象更為深刻。由始至終,他有異其他美軍官兵對於日軍的嘲諷,展現出了解日本文化及保有尊敬的態度。在眾多的太平洋戰爭電影中,這種角色我想不出有另一個。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