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幾年間的相片畫出了維多利亞公園
上個月父親給我WhatsApp 說他有位教授給朋友想介紹一對姊弟給我認識,「這孩子很值得交朋友」。我心想大概是這95後的年青人年紀和我貌似有一段距離不知道是否投緣,但還是和姊姊取得了聯絡。 再和姊姊談話的過程間得知原來弟弟是社會學系畢業生,熱愛創作和攝影。由於深感香港未必有足夠的藝術發展空間所以希望未來能夠去日本參加展覽,讓更多人認識自己的創作。 雖然只是短短一個小時的談話,感受到姊姊對弟弟非常關愛,我是勾起了我的回憶:我和唸藝術史的弟弟已經分隔兩地七年了,他一直在英國過着艱苦的生活。基於對這對感情甚好的姊弟的好奇以及有志衝出香港的年青人的決心,我去了他們的家參觀弟弟的作品。
三島由紀夫名作篇 潮騒【大小姐與勤勞漁夫的純愛】以伊勢鳥羽歌島為背景的喜劇
《潮騒》是我第二本看的三島由紀夫作品,第一本是《金閣寺》。山口百惠月3號有喎的金童玉女組合當中,除了川端康成《伊豆舞孃》最廣為人知,其次也許就要數三島由紀夫以伊勢灣的小島「歌島」、海女漁民生活為背景的《潮騒》了。 由於已經去過伊勢島羽兩次一早已經在海洋博物館得知三島由紀夫的《潮騒》就是以這裏為背景。海洋博物館有大量關於海女這個日漸衰微行業的介紹,算起上來山口百惠全盛時期的海女們現在也和山口百惠一樣成為60歲左右的婦人了。 三島由紀夫與他的小說《潮騒》 對古今中外文學作品如數家珍瞭如指掌的三島由紀夫《潮騒》寫於1954年、以古代希臘故事Daphnis and Chloe 為藍本,家境富裕的大小姐宮田初江和貧窮的年輕漁夫久保新治兩個人經歷重重的困難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 由於小說實在太受歡迎,同年已經被拍成電影。到了1964年拍了第二次電影;第三次電影是1971年;山口百惠版本是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拍攝年份是1975年。
【大正姊弟戀純愛悲劇】山口百惠演繹的明治小說 伊藤佐千夫「野菊之墓」
明治年間著名的愛情小說、連夏目漱石都讚不絕口的《野菊之墓》山口百惠版電視電影攝於1977年、四年之後的1981年另一位日本當紅女明星松田聖子也拍攝過同名的電影。 《野菊之墓》背景 《野菊之墓》小說最初由伊藤佐千夫於1906年1月、雑誌「ホトトギス」發表。今次介紹的電視電影是1977年 土曜ワイド劇場『野菊の墓』(テレビ朝日系),出演者包括已經是當紅偶像的山口百恵、還有當年19歲的新人佐久田修。 這是我第四次觀賞山口百惠的電影作品。第一次是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孃》、第二次是谷崎潤一郎《春琴抄》、第三次是三島由紀夫《潮騒》。以上通通都是由著名的文學家名作改編,常笑說把山口百惠的電影都看完了大概對日本文學也有一個非常粗略的基礎了。 《野菊之墓》嚴格來說不能算是電影,至少我在日本網上做資料蒐集的時候山口百惠粉絲都強調這是電視上播的電影而已。
【東京下町徳川家歴史巡り】從綱吉到慶喜~根津神社~谷中靈園散步
去過東京好多次,想找尋比較寧靜的地方散步穿着浴衣行框、拍攝一整列整整齊齊的紅色鳥居、感受歷史之美不一定要新幹線撲去京都。 今天介紹根津~谷中之旅,適合散步! 東京自從江戶時代成為了國家首都,自然會有相關的歷史文物可供後人景仰參觀。今次就去地鐵站沿線交通方便的根津,再慢慢步行去日暮里,走兩個徳川家的名勝。 從地鐵千代田線根津站出來,除了可去弥生美術館和竹久夢二美術館,走另一個方向可以去相傳1900年前創立的古神社—根津神社。
弥生美術館【生命苦短、戀愛吧少女!】竹久夢二美人百花浪漫譚與女史們的大正戀愛事件簿
由於日本和服發燒友網友的推薦,第一次踏進了根津這古舊東京小區一帶、以大正浪漫譚為主題的私人博物館—弥生美術館。 今次吸引我的特定展覽是「命短し恋せよ乙女展~マツオヒロミ×大正恋愛事件簿〜」。 マツオヒロミ中譯「松尾裕美」,她的作品在香港誠品書店也可以找到,以少女漫畫形式描繪了大正年間女孩子們的時尚生活。 由於今次的展覽和マツオヒロミ聯合展出,所以看着真實的歷史上的女性們奮勇捍衛自己的戀愛還能看到老師的相關插畫,眼福不淺!
【両国駅江戶文化之旅】江戶東京博物館 東京的歷史漫步
香港人去東京自稱回鄉,對鄉下歷史又了解幾多呢?其實以前的首都在京都,東京也就是江戶發展的歷史相對起千年古都京都並不長,想簡單走一次歷史文化之旅要輕鬆舒服的話首選兩國站的江戶東京博物館。 之前介紹新開幕的すみだ北斎美術館和博物館在天南地北兩個方向,車站剛剛好就在中間。兩個站步行距離大約10至15分鐘,如果時間許可的話一天可以兩個館都去。 如果之前去了美術館的話,在博物館買門票可以有八折優待。因此正常600日圓的入場券,今天我用480日圓就可以入場了。
【両国駅江戶文化之旅】すみだ北斎美術館 葛飾北斎 本因坊 芥川龍之介 勝海舟歷史遺跡巡禮
墨田區一帶除了淺草以及晴空塔之外,喜歡行博物館的人可能都已經去過江戶東京博物館。去年在博物館距離大約15分鐘腳程的地方還開了一個新的小型美術館,名為「すみだ北斎美術館」。 留意美術館和博物館在JR両国站出口是相反方向的,我個人建議如果有充足時間的話可以先由美術館那邊開始走動,順便看看另外三個已經湮沒了在都市見設下的遺址。 北斎美術館外型是現代設計,面積和規模不能和博物館相比,但裏面部分的珍藏可是北斎真跡畫作!
東京文化旅遊散步篇【郵政博物館】SKYTREE商場上面的小型博物館
晴空塔上面有很多食肆,這天吃的是叙々苑。平日下午的燒肉定食只是2500日圓,而且可以在窗邊遠眺台東區景色,值得推介。坐升降機回到商場再透過商場的平面地圖找到了上8樓的升降機,再走一層樓就可以去到郵政博物館。 文章最底部有台灣郵政博物館和歐洲郵票小國列支登士坦的遊記介紹兩地,喜歡郵票、名信片的話不要錯過! 入場劵和限定郵戳 官網說是2014年開幕的晴空塔郵政博物館,郵政局博物館入場費300日圓,定期有不同的蓋章活動,而且有晴空塔的郵戳信箱。如果已經寫好了明信片給朋友的話,可以到這裏的郵箱寄出,如果只要找尋郵筒寄信的話是不需要付錢入場的。 入場之後會看到各種年代與郵政相關的物品,當然包括郵筒。百多年前的郵筒並不是紅色的,而是一個木造的箱子,郵差使用腳踏車把郵件收集之後回去郵局分開處理,郵局有各都道府縣的箱子,先做最基本的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