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鳩嗚革命開花時-香港最大的代溝不在家庭在社會
曾經有人說過,現代社會日新月異,每隔4年就有一個代溝。老一輩和年青一代,在家庭裡因為不同的價值觀而產生磨擦,早就不是新聞。 不過來到2014年,筆者終於明白到香港最嚴重的代溝,發生在統治階層與80、90後之間。無論年輕一代如何喊破喉嚨,老一輩的統治者不僅是視若無睹,更選擇了橫蠻鎮壓一途。董班子的智囊團,看著年齡層都讓人發笑。至於已經活了3/4世紀的梁婆婆呢?都快兩腳一伸的人了,死抱著權力保衛著自己的位置,想出一堆天方夜譚認為自己死後世界還是跟著自己轉。 沒有對這個家的愛,沒有嬌生慣養的80、90後會去睡馬路、洗厠所、掃馬路。80、90後是家計會「兩個夠哂數」下的小王子小公主,從小看到的是迪士尼、日本卡通、三麗歐的閃閃粉色世界,活得幸福快樂的話為何要出來讓漂亮化妝的臉沾上一臉灰、Gel行了的頭髮捱硬生生的警棍?家長看到孩子反抗了,想出的方法完全是他們這些戰後嬰兒潮出生的年代才會有的想法:沒有社交所以反抗吧?開Party結識異性吧!沒有活動所以上街紮營嗎?各政府部門快弄點活動吧!是沒有錢去拍拖去遊玩呢?政府請大家免費坐摩天輪!這些可笑的回應,表面是對已經成年、或者將近成年的孩子的智慧和理想的侮辱,實則是分散視線和給大大大家長看到他們有努力打壓家中幼小孩子的反抗。什麼家規家訓不可改不可破,不是有大理想大智慧,而是背後的大大大家長操控著。管不好這一票孩子,這個古舊制度下唯共產黨獨尊的家就會崩潰。難怪看老掉牙的小說和電影,遇上古老石山冥頑不靈的老一輩時,孩子最終都是一走了之的。不過香港的80、90後可不是省油的燈,別以為他們無路可走才留在這裡和這堆老妖怪繼續奮戰,生於斯長於斯,愛這片土地就是希望有真正安居安業、追求美好未來、人權與自由一旦成為了使命的話,年青人的堅決和毅力可以建成雞蛋的高牆。 家庭中的老中青有磨擦時尚且因為「孝道與關愛」而在背地裡忍讓或包容,反而最愛把「家是香港」掛在口邊的香港政府,卻對年青人的生命毫不珍惜,容許警方恣意毆打年青人,並且說出「不放心把香港未來交給年青人」,這種家庭原來是為了把愛家的孩子都迫走,然後把人家的孩子每天150地接過來。 香港即使再存在,卻成為了大陸一個普通城市,名存實亡的東方之珠一百萬夜景即使不變,也不是一直以來的明珠了。 Kiri日語X文化教室: 按此 申請日本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Telecom Square是日本公司,使用Softbank或Docomo 4G網絡暢通無阻~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沖繩傳統舞蹈及文化的全新製作《琉球之船》歌頌大自然及海洋的音樂之旅
要是各位喜歡去年在灣仔壽臣劇場演出的沖繩現代歌舞表演《命藥》的話,大概都一定抽時間欣賞了今年只演一場的沖繩限定《琉球之船》(Ship of Ryukyu)。 《琉球之船》是繼《琉球瓶信》及《命藥》的沖繩舞蹈演出獲得一致好評後與明日教育機構第三次攜手合作,為一眾舞蹈及文化愛好者呈現的全新製作《島之恩》。它是結合了沖繩傳統舞蹈及文化的全新製作,觀眾能一睹琉球的舞獅與擊鼓表演,還能享受歌頌大自然及海洋的悠揚音樂。 今次的導演是安田先生,他目前正擔任沖繩那霸市藝術監督和導演,着手打造沖繩縣內外的多個舞台表演。今次的演出其實早在11月11及13日分別在台北及高雄演出,香港則是11月15日。 今次的主題就是由沖繩歌手的唄三線與琉球舞蹈、EISA、獅子舞的共同表演。沖繩人民心中銘記沖繩島的養育之恩,來到香港向我們傳遞愛與和平的訊息。 節目主打當然就是《島恩唄》(DwUnTa)。「唄」在日本語中是「うた」,也就是歌曲意思。它是一首祈禱島民得到幸福與和平的歌,作為慶典活動,男女老幼低手牽手一同祈禱:「島嶼啊!母親!願你永遠不變!」 另一首當晚值得留意的叫《月之美》(SunKaNi)。它是沖繩最西端的島嶼、與那國島留下來的搖籃曲,歌頌月亮之美。歌曲的內容與我們上古的愛情名作《上邪》有異曲同工之妙:「與君長相依 此命休 方與絕」。 關於沖繩傳統表演的樂器與工藝品 相信大家都知道「三弦」(Sanshin)以及傳統的服裝「紅型」(Bingata)。三弦是具有象徵性的沖繩樂器,14世紀時從中國大陸傳到沖繩並在15世紀得到改良。最初它是身分高貴的一種教養,至今成為沖繩古典傳統表演藝術的一種。19世紀三弦得到廣泛普及,沖繩外的日本通俗音樂中亦能發現三弦的影子。 至於琉球紅型是沖繩獨特的傳統時裝。工匠一筆一劃地把顏料加印到綿布、絹布、芭蕉布(沖繩特產,使用芭蕉纖維,有張力手感)上。從14世紀到15世紀的琉球王朝時代,它吸取了東洋文化所有技術精髓,成為琉球王朝無比華麗典雅的貴族貿易商品。 節目去到中段,翻譯員出來說主唱與那覇 步(Yonaha Ayumi)小姐將會以日本語以及廣東話唱出一首香港人都會喜歡的歌。當她唱出那段熟悉的旋律時,全場報以熱烈掌聲—一曲既畢,與那覇小姐唱出廣東版時全場再次爆發出驚人的掌聲,全體觀眾歡呼並一起高歌。與那覇小姐以不純正的廣東話落力高歌、伴隨着全院觀眾唱出的哪一首歌,就叫做「海闊天空」。全體觀眾在灣仔藝術中心壽臣劇場高歌「海闊天空」配合着沖繩的女孩子慷慨激昂的聲音,我感動得一塌糊塗,眼淚也就不自覺地流出來了。 演出完結之後我從壽臣劇場漫步到金鐘佔領區,這一首由沖繩樂器伴奏的海闊天空在腦中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2013年《命藥》觀賞感想文: https://www.kiri-san.com/post/586 Kiri日語X文化教室: 按此 申請日本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Telecom Square是日本公司,使用Softbank或Docomo 4G網絡暢通無阻~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
台灣松山文創園區Hello Kitty 40週年展 桃園國際機場Sanrio Gift Gate限定品
2014年9月的時候到台灣時得知台北松山文創園區有一個哈囉吉蔕四十周年紀念展,於是就在工餘時間去逛了一轉。 由於活動已經近尾聲,場內並沒有太多遊客。慶幸帶了自拍神棍前往,場內的台灣人也非常友善,總算滿足了隨處拍的心癮。 【經典電影區】 你能想像Hello Kitty化身為電影「七年之癢」中風情萬種的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第凡內早餐」中優雅高貴的奧黛麗赫本、以及戴著圓頂禮帽、手持竹拐杖、留著一撇小鬍子的喜劇大師卓別林嗎?趕快與Hello Kitty 來場穿越時空的經典邂逅吧! 【繽紛藝術區】 Hello Kitty也可以很藝術!無論是以創意、詼諧、接近普羅大眾的漫畫普普風呈現、還是以金色奪目的華麗克林姆風登場! 【歡樂音樂區】 想像Hello Kitty化身歡樂DJ在Disco裡陪你隨著節奏一起扭動,或是身穿寬鬆T恤及垮褲,在街頭和你一起嬉哈塗鴉。任何最潮最時尚的活動,Hello Kitty絕不錯過! 【時尚PARTY區】 別上蝴蝶結、換上你最時尚的裝扮,和 Hello Kitty 的朋友們一起為Hello Kitty慶生吧!美樂蒂、雙子星、布丁狗、酷企鵝、大眼蛙、酷洛米等好朋友們都將盛裝出席喔! 要是有興趣慢慢拍照的話可以玩上兩三小時,不過由於時間所限所以只逛了一小時左右。逛完之後再到旁邊的誠品書店去買幾本台灣書,比香港買便宜了幾十元,賺了! 回程的時候在桃園國際機場C區遇到了讓人買到斬手指的店舖。以「旅行KITTY」為空間概念的Sanrio Gift Gate,首先歡迎你到來的就是拿著登機證、拖著行李箱全球趴趴走的大型旅行KITTY超可愛。 除了本來已經是目標獵物的台灣限定版之外還要預留行李空間給40週年特定精品。買滿1800台幣可以再送限定紀念品,這次就剛剛買了1800台幣,到一個限定行李牌。 台灣桃園機場第二航廈C3區的「KITTY粉紅候機區」,是全球首創獨一無二的KITTY候機空間,牆面上以「台灣民俗節慶」為概念的大型KITTY插畫板,吸引著每位旅客盡情拍照留念,而粉紅KITTY休息座椅,則讓旅客在上機前,也能在溫馨的氣氛中度過等待的時刻。 緊臨在旁近50坪的「KITTY兒童遊戲區」,有全天播映Hello Kitty卡通的彩虹劇場、童話意境KITTY的家、還有夢幻可愛的溜滑梯等設施,是怕無聊的小朋友旅客們,可以盡情嬉戲的夢想玩樂園! 今年到台灣三次都沒有坐過長榮航空。不過要是將來有機會也想坐Hello Kitty的飛機呢。 官網 :http://www.sanrio.com.tw/news/kt_dfs.html 旅遊台灣申請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⑫ 保加利亞帝國舊首都與羅馬尼亞沒有德古拉伯爵的旅程
維勒托洛禾曾是保加利亞12至14世紀的首都,建於甄達河谷西岸山崗。這天的活動又是跑城牆和看古蹟。 入手了保加利亞形的明信片,原來保加利亞有很多古蹟呢!若是自由行必定能逐一細看。 這裡曾為保加利亞三大古都之一,繁榮程度直逼拜占庭帝國,唯到了14世紀晚期開始衰落。 在古城街上不難發現三百年歷史樓房,只是人去樓空,市內空蕩蕩只有一些飲料店和做遊客的紀念品店。再走一陣發現一條小石梯,順著走頓時豁然開朗:鋪滿碎石小路兩邊是矮矮小房子,牆上長滿青苔門口栽種著玫瑰花,耳邊傳來撻撻撻聲音—原來是銅匠正在專用製作工具!其後一家皮具店吸引了筆者視線,纏繞著大朵黃玫瑰的木窗外排列著一些可愛小錢包,算成價錢只是6歐元!可惜叫了兩聲,店內沒有人—真是不怕盜賊的小鎮。 在到訪古城之前,早上驅車前往了歷史悠久村莊。阿巴納西的聖誕教堂建於17世紀,壁畫鍍金雕塑和聖像十分珍貴,與歐洲一般教堂古典壁畫風格迥異。要形容的話一言以概括之:瑰麗的農家色彩。古時候村民不識字,教堂擔當著教化功能,粗線條的壁畫由阿當夏娃到山川風雷雨電自然科學都有以畫為喻的教育功能。由牆壁到柱子到天花都是聖人和神蹟,如同故事書。 午餐於小村落的精緻餐廳。 離開了保加利亞,下一站便是羅馬尼亞了。「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來到第12篇謝謝各位捧場。 17世紀時羅馬尼亞是東歐最富裕國家之一,首都布加勒斯特又有「小巴黎」之稱。市內凱旋門為紀念1918年國家統一而建,在最主要的街上隨便走走,圖書館美術館都不輸真正巴黎的精美和細緻。更難得的是路牌都和巴黎一樣! 為什麼羅馬尼亞會和法國相近呢?一來羅馬尼亞是古羅馬帝國的後裔,拉丁文化和法國本來相近;二來1860年代法國恐懼俄國在巴爾幹半島勢力日增,為了保持列強勢力均等法國助羅馬尼亞獨立。 市內最重要的景點及極盡奢華、國會大廈有「壽西斯古宮」之稱,它是1989年慘遭殺害的獨裁者的為顯實力而建的偉大建築。其建築規模直逼美國五角大樓世界排行第二。長270米闊240米高90米,物料全是羅馬尼亞出品,只用了5年建成。正好參觀當日香港蘋果日報陶傑寫了一篇文介紹這國會,且引文供各位參考: 國會內都是大理石,尤以粉紅色大理石為珍貴。由於內部拍照要買攝影Pass而且要付8歐元,所以相片欠奉,各位自行腦補一下吧! 然而這些浮光掠影只是羅馬尼亞的一小部分。在馬路上不是發現拿著洗車工具的小孩為馬路上的車子洗車窗換錢、也有失去了一隻腳的乞丐用雙支撐著身體竄入等待綠燈的車列中乞討。一般的羅馬尼亞人月入約400歐元,與西歐先進國家有很大距離。他們住的房子貌似香港的三十年以上公屋,但比公屋更不堪:每家每戶的陽台都有去水渠直指出街,污水直接從幾層樓排到行人路上,走過一頭污水。在冷氣機滴水違法的香港很難想像吧。 沒有去德古拉城堡,沒有見著英俊的德古拉伯爵,就這樣坐上了飛機經伊斯坦堡回到了香港。 要是各位也想輕鬆走一遍「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可以自己自由行,也可以好像筆者一樣報個旅行團。筆者這次參加的是Kuoni旅行團,中文是勝景遊,團費計上服務費約30000港幣。 申請日本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Telecom Square是日本公司,使用Softbank或Docomo 4G網絡暢通無阻~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⑪ 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市內巡遊東正教教堂與二手市場
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代表智慧的女神。雖然拼寫略有不同,少時讀《蘇菲的世界》打開哲學大門,主角不也叫蘇菲麼? 話說保加利亞山區有延綿100公里的河谷種滿玫瑰花。保加利亞的玫瑰品種繁多,即使市內路邊也常見玫瑰花踪,對筆者這種玫瑰花痴來說能用四字代表:目不睱給。保加利亞的玫瑰產品其實非常著名,不買會後悔。 從佈置復古華麗的酒店大房望出去,滿城盡見舊城跡。色彩繽紛的俄式樓房疑似到了莫斯科;窗外正好有嘈雜人聲夾雜翠綠中,難道是公園有小孩吵嚷?原來是小小的露天茶座。已入歐盟的保加利亞人均收入是阿爾巴尼亞兩倍,雖仍遠不及香港但對生活情趣卻有要求。 酒店外的美麗大街。 逛二手市場 和日本建交 探身入索菲亞市,會發現東正教堂不輸俄羅斯的宏偉華麗。 亞歷山大天主堂(St. 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以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名,記念俄羅斯和土耳其戰爭中成功結束鄂圖曼帝國在保加利亞長達700年的統治。它是保加利亞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堂之一。教堂中央穹頂寫上了金色的主禱文,鍍金大圓頂眼前一亮。在東正教教堂中,筆者印象最深不是俄羅斯紅牆邊的「洋蔥頭」,而是芬蘭那座門口有俄羅斯阿歷山大三世像的。索菲亞的因為既金又帶青銅綠,所以和芬蘭的也扯上了點關係—這當然是筆者自己「腦中補完」的結果。 有關保加利亞東正教的十字架,上面有兩橫,下面有一小斜撇,再下面有一彎新月。有一本書提過每一個東正教區如俄羅斯、阿美利亞、希臘也都有一丁點分別,這就留待日後再去了解了。 經過紀念保加利亞解放而建索菲亞紀念碑,女神手上貓頭鷹代表智慧,同時手中握著金錢—有智慧也要錢才能辦事啊! 在國會及政府部門的大道上,除了政府部門還有少量名店和賭場,和道貌岸然的行政機關相映成趣。在教育及科學部大樓的西式建築間,竟發現一座和馬其頓渡假小城奧荷維特(Orhid)索菲亞教堂相似的建築物!原來那是聖佐治堂(Rotunda St. George)。由於文化保育關係,它雖然和四圍俄式建築物格格不入,卻連同頹垣斷壁一同被珍視並保留下來。 下午在一間地道餐廳吃過午飯後前往舊王國第一保加利亞帝國首都。在鄂圖曼土耳其來到前第一保加利亞帝國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大家也許都不知道現時斯拉夫語的文字也是保加利亞人發明的,因此保加利亞人在回顧歷史時也很神氣的啊。 旅遊申請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自由行前準備!日本四國德島縣旅遊景點美食推介懶人包
最近日元一直下調,很多人都蠢蠢欲動希望到日本去旅遊。如果不想擠在東京大阪京都或者福岡的話其實不妨考慮四國的行程。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六月時筆者曾經和舊同學遊四國,可惜其中一個縣卻沒有怎麼仔細看清便匆匆離去—它正正就是今次要介紹的德島縣。 德島駐香港部門發起了一個旅遊觀光介紹會,筆者有機會參與其中得到最新、最可靠的情報,現在就為各位介紹一下這個目前還未被開墾的旅遊點到底有甚麼吸引? 還去上野公園、新宿御苑或者大阪城賞櫻花看紅葉?這已經Out了!論自然風光,德島比起東京大阪都要吸引。 首先是日本本地人間超級著名的「鳴門渦潮」。收到迅速流動的潮水影響海中湧現巨旋渦。透過「渦之道」上的玻璃步道可清楚俯瞰底下的漩渦。 如果嫌長崎的稲佐山夜景人山人海(這的確是筆者2013年到長崎看夜景的真實感受),可以選擇想德島市中心的眉山,同樣有吊車上山頂欣賞市內風光,夜晚的景色亦非常吸引。 論大自然風光的話不能不到和鬼太郎的妖怪有關係的大步危小步危。它是吉野川的激流衝擊岩壁而成的溪谷,使用遊覽船可以近距離觀賞雄偉的岩壁,秋天的時候紅葉美得驚人!六月時本人曾經以JR路過大步危和小步危兩個車站,當日白霧迷離、山嵐渺渺,如同人間仙境,雖然未曾下車觀看,印象亦非常深刻。 かずら橋是位於祖谷深山裏的蔓橋,以軟彌猴桃樹枝編織而成,全長45米、寬2米,離水面14米,是以前深山溪谷地帶的唯一交通設施。 祖谷的溫泉酒店。 如果你的家人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父母不喜歡吃魚生認為生肉對身體不好的話你去德島一定不會失望。 德島拉麵是德島縣的著名食物,無論是湯底還是有嚼勁的叉燒肉、雞肉、豚骨都令人再三回味。這次在德島觀光活動中都有機會吃到他們的拉麵還有著名的鯛めし(鯛魚飯),超幸福超好吃的! 不能不吃的還有阿波美雞。這個筆者六月和同學在德島JR車站附近已經吃過了,是令人再三回味的本地嫩滑雞肉!阿波美雞可以在德島一般居酒屋點到,有時還放在炭火中燒烤呢。 要是選擇八月到德島的話千萬不要錯過八月十二日至十五日的阿波踊り(阿波舞嘉年華)。整個德島市面都被歡聲笑語覆蓋,大家興高采烈地跳着傳統的舞蹈,遊客也可一起感受興奮的氣氛。 即使不是八月到訪也不要緊,因為在德島市有一個「阿波踊り会館」,每天公演四至五次還有體驗課程呢! 最後還有甚麼可以玩的嗎?筆者必定推介藍染め(藍染體驗)。江戶時期德島的藍染已經非常著名,鮮艷的藍色至今仍然受歡迎。在「藍の館」(音:あいのやかた)還可以體驗藍染的製作過程。 要是對製作沒有大興趣,藍染的成品在德島各處輕鬆可以買到。這次很高興得到觀光課送出的藍染精品,感覺好像令六月的旅行變得更完美了呢! 最後有關德島的旅遊資訊可以到以下的網站瀏覽更加多: Website : click me Facebook search : “discover tokushima” or click me 資料來源:德島縣國際戰略課 交流戰略擔當 Kiri日語X文化教室: 按此 申請日本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Telecom Square是日本公司,使用Softbank或Docomo 4G網絡暢通無阻~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更多訂酒店網站介紹: Wego Hotel Booking Hotels.com Hotel Reservation Agoda Travel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⑩ 馬其頓出生 加爾各答的天使德蘭修女
90年代時鄭秀文除了有一首人氣K歌「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外,還有一首「加爾各答的天使德蘭修女」。相比起前者這首歌明顯不夠流行,但對於少女時筆者來說印象也頗深刻。 「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首都斯哥比亞是德蘭修女度過童年的地方。在阿歷山大廣場更豎立起德蘭修女的紀念像,市內還有一所德蘭修女紀念館。一個小小國家出了這一位20世紀偉大的善良女性,實在是馬其頓之光也。 博物館二樓展示德蘭修女原本的居室。 根據原有的房間再復完。 慈祥的修女成為了馬其頓的標誌。 再上一層樓是小小的聖堂。 剛才提過馬其頓、以及其他週邊國家都是小小的舊城市,市內的建設相對舊式。 貼一下之前一晚住宿市內的Holiday Inn酒店,很復古。 市內有不少宗教建築物。其中建於中世紀的聖斯巴東正教堂,鄂圖曼統治時期容許有限度宗教自由,但是規定教堂不能高過清真寺。根據筆者以前看書本理解,是不得高於地面一米。總不能彎腰進去吧?,所以入口處只好建於比地面還低的樓層。 斯哥比亞市還有不少古蹟名勝,如建 於六世紀、橫跨瓦爾達爾河的老石橋和有數百年歷史的舊市集等,見証了馬其頓這個存活於強國夾縫中的小國歷史。 然而更讓人驚訝是斯哥比亞市近兩三年對旅遊業的重視。話說政府投資了一億歐元建阿歷山大大帝像、酒店等等,即使在舊市集石橋側也盡是興建中的地盤。也許幾年後馬其頓斯哥比亞市也能和其他旅遊城市爭一席位吧! 當天離開馬其頓後就驅車前往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了。 在索菲亞住的酒店是整個行程中最華麗的,住在這樣的房間裡不禁開始幻想明天的索菲亞市內觀光,會有幾多酒亮的建築呢? 望出去,活脫是一個典型的西歐城市。 當晚在酒店躺了一會後又出發到市內一家專做遊客生意的「慱統保加利亞式」餐廳去。 相比起早上的馬其頓,保加利亞無疑是比較富有。不過論心靈富有,誰能及得上出身於馬其頓這小小國家的天使-德蘭修女呢? 旅遊申請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⑨ 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 古城假日出海
時間一天一天飛逝,轉眼已經來到旅程第9天。 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克羅地亞、黑山共和國、阿爾巴尼亞,下一站是用紅黃色太陽旗的馬其頓。 馬其頓的全名是「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中文翻譯猶自可,在希臘人心目中卻是欠缺一字皆不可。這原來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 很久很久以前希臘還是一個個城邦,最著名的是文化之都雅典,軍事之都就叫斯巴達。那時還有一個城邦叫馬其頓出了千古英雄阿歷山大大帝,今日常見英文名字「Alex」,源頭就在這裡。 阿歷山大由父王菲臘二世精心培養,五歲上馬七歲饒勇善戰,天資聰穎拜希臘名哲學家阿里士多德為師學習文學哲學律法等等,個人能力可謂天下無雙。十八歲的阿歷山大於父王遭暗殺後登上皇位,誇下海口說:凡有陸地的地方我都要去征服。 這句名言被幾百年前另一位歐洲名將古為今用東征西討建立龐大王國,他就是法國的拿破倫。 十年征戰,阿歷山大先成為希臘眾城邦統治者、瞬間再大破幾百年歷史的波斯王國,拿下了今日以色列、約旦一帶的中東地區;他又遠征埃及,尼羅河古文明王族亦俯首稱臣。最後在三十歲出頭時他已經攻至印度一帶。 傳說他拿下城池時,並不像其他征服者一樣格殺勿論,埃及法老一家投降之時他親手為法老解開繩子,表示不動一根汗毛,只求承認臣服和交稅。 另一方面,他發明了「方陣」這一種後來被希臘和羅馬也沿用的陣法:10X10為一方陣、頭幾排拿盾牌、中間拿長槍劍、最後是射箭隊伍。 然而,阿歷山大的奇蹟並不長久。十年征戰軍心並不向背。某天夜裡他一睡不起,結束了13場戰爭戰無不勝的神話,終年33歲。 今日馬其頓的旗,沿用的就是阿歷山大戰旗。因此,希臘曾經在聯合國要求禁止使用該旗和堅決今日馬其頓國名要加上「前南斯拉夫」,就是因為這歷史緣故也。 奧荷維特(Orhid)是位於馬其頓西南方小山城,屬馬其頓第八大城市,人口只有四萬人。不錯,香港隨便找一個區人口都比它多了! 小山城最早有人類聚居的紀錄是公元前四世紀,傳說是阿歷山大的父親菲臘二世有份興建。古希臘人稱這裡為陽光之城,年中200天皆見陽光。山城後來受到羅馬統治,圓形廣場雖有修補,部分仍是二千年的古石。至於城內三百幾座教堂中最受遊客青睞可謂海邊的聖克里蒙教堂。 沿著聖克里蒙再走,便見石板街上坐滿弄潮兒。馬其頓是內陸國沒有海岸線,偏偏附近有座火山,這個淡水湖泊便成為馬其頓人假日游泳的地方。 碧綠湖水清澈見底,海鷗和鴨子在湖面悠然自得撥出一圈圈漣漪。我坐上了小木船駛到湖中心,海天一色的奧荷維特兩岸是磚瓦片小屋,如積木一樣。山城又豈可欠缺城牆?在小屋之上巍峨山嶺的是堅居屹立多年的城牆,太陽旗雄赳赳地飄揚在藍天白雲中。 未幾離船上岸,腳踏的是水清沙幼,當地的居民對遊客愛理不理,享受他們的美好星期日。再往前走便是聖蘇菲教堂,這座重建九次的教堂雖只有千年歷史,第一次興建卻是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兩邊的時候。教堂內仍保留千年壁畫,外面則有以前的教堂遺跡供後人景仰懷古追昔。 午飯過後,驅車趕往馬其頓首都,入黑前到達的話還可一睹市內風景。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