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 More

About Myself

Follow Me

On Instagram

Discover

Facebook Page

藝術學習記錄

百老匯最賣座音樂劇《歌聲魅影》的故事及背景

11 years ago

世界上著名的歌劇院不多,例如有布魯塞爾皇家更迭劇院、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還有帶有傳奇性、大名鼎鼎的巴黎歌劇院。 歌劇院裏有各式各樣的人出入,平凡如舞台工作人員、服裝師、協助聲樂家排練的伴奏、鋼琴家和活躍亂跳的老鼠、舞團團員、還有那些被家人送來長時間工作及收入微薄的少女。 高高在上的芭蕾舞伶、歌劇紅伶、男高音以及大權在握卻神秘的經理們。這些迷人的角色對上流階層的吸引力非同小可。百老匯的長壽音樂劇《歌聲魅影》,就是以巴黎歌劇院為背景寫下的不朽傳奇故事。 假如您曾經細讀《歌聲魅影》的小說,就知道小說想表達的內容遠遠超過電影或音樂劇的描述。小說從心理學的深層作探討而且觸及更多細節,音樂劇刪除了導致魅影毀容場面、刪掉棍狀人以及石兵英雄,也刪掉頭腦空洞的純情女主角。出生於貴族家庭的魅影,從小就被母親囚禁在面具之後跟着戲班子巡迴各地。他當過波斯蘇丹王的弄臣,憑着他天生的才華,為阿拉伯君主們設計宮殿。之後他到了俄國、再轉到巴黎,變成巴黎歌劇院的設計師之一。莫非那盞水晶燈有可能就出自他的手筆嗎?這樣的裝飾品隱約顯露了不祥的象徵。 《歌聲魅影》同時也為也是一位女性從女孩蛻變成女人歷程的故事。一位被她所愛的三位男子—魅影、他的父親(已逝)以及出身良好的年輕貴族—操縱的女孩,最後何去何從? 《歌聲魅影》的成功不僅反映在報章評論及票房上,對往後恐怖電影類型手法也有着顯著影響。事實上,電影版《歌聲魅影》魅影面具被摘下那一幕更被評為電影史上其中一幕最驚心動魄的鏡頭之一,據說當然還有觀眾在現場昏倒。因此我們可以說《歌聲魅影》這個題材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被搬上銀幕總共拍了四次以上。 說了以上這麼多,大家也許都已經蠢蠢欲動希望十二月在香港先睹為快吧!但對於還沒有看過《歌聲魅影》的初心者觀眾來說,或者我們先來簡介一下劇情吧。 故事開場是1911年。巴黎歌劇院中的物品即將被拍賣,聚集的巴黎人都想要標到最有價值的物品。其中一位坐在輪椅的老先生正遙想着過去歌劇院榮耀風光的日子, 當拍賣官展示到歌劇院的水晶燈並解說水晶燈與劇魅影傳說的故事時,一道光芒乍現,將觀眾引回五十年前巴黎歌劇院意氣風發的時代⋯ 第一幕: 歌劇院中正進行着歌劇的綵排,即將退休的歌劇院經理帶著新上任的經理參觀。背景布幕突然落下,差點打死綵排中的女主角。生氣的女主角拒絕再演出,芭蕾舞教師的女兒建議讓姬絲汀頂上,因為她曾經向一位新老師學習演唱技巧。 當姬絲汀在初次登台時一位貴族青年認出她是自己兒時玩伴。演出結束後他想要請姬絲汀一起晚餐,但姬絲汀表示無法赴約因為老師「音樂天使」非常嚴格。當青年離開姬絲汀房間魅影出現,帶領她到歌劇院地底。 在歌劇院的黑暗中魅影向姬絲汀表露愛意。突然姬絲汀看到一幅自己身穿白色婚紗景像,嚇得昏了過去。幾小時後他在魅影彈奏的管風琴聲中醒來,禁不住好奇下她拿下了魅影的面具。魅影非常生氣姬絲汀送回了地面。 然而魅影依然渴望姬絲汀的愛情。他送給歌劇院所有相關人士一張紙條,指定由姬絲汀出任新歌劇的女主角。歌劇院經理拒絕屈服要求,歌劇依原定計劃演出。可是可怕的慘劇來襲了,舞台工作人員被殺,女主角失聲。 貴族青年與姬絲汀在混亂之間逃到歌劇院的屋頂,傾訴對彼此的愛慕之意。偷聽他們對話的魅影震怒於姬絲汀的背叛,於是再演出時巨大的水晶玻璃吊燈向舞臺砸下了。 第二幕 在巴黎歌劇院的階梯正舉辦盛大的化妝舞會。魅影已經無聲無色消失了半年,姬絲汀與貴族青年低調訂婚。突然魅影以死神的裝扮出現,將新編寫的歌劇樂譜交給劇院經理,命令他們演出《勝利者唐璜》。經理和青年決定設計,利用演出讓魅影踏入陷阱。 焦慮不安的姬絲汀前往父親的墓前拜祭尋求平靜,魅影站在墳墓上召喚著姬絲汀,這時青年出現並救走解姬絲汀。 首演當天整座歌劇院被警察團團包圍,大家想藉此機會捉住魅影。歌劇接近尾聲時魅影悄悄代替男主角與姬絲汀對唱,再次把姬絲汀帶到歌劇院的地下迷宮。最後魅影讓姫絲汀選擇永遠不離開他或者殺死青年未婚夫,姫絲汀做出了重要的抉擇,為全劇畫上了句號。 以下來給各位看看香港十二月場次的真人演出吧! 筆者有幸率先參觀了《歌聲魅影》的綵排。以下演出橋段包括: 第一幕第八景 經理辦公室,歌曲 首席女高音 無論是演員唱功、又或者是服裝及舞台佈置,完全不輸百老匯或者倫敦的演出。 第一幕第四景 地下迷宮,歌曲 歌聲魅影 被拉下到了歌劇院的地下黑暗迷宮的姬絲汀與魅影泛舟迂迴曲折燈火陰暗的小河上,既恐怖詭秘,卻又纏綿浪漫。 第二幕第一景 劇院階梯,歌曲 化妝舞會 第二幕第一景劇院階梯的一幕隆重燦爛,相比起二十五週年倫敦Royal Albert Hall的演出更為華麗!大家有所不知這一幕是37位演員齊齊上台的重要一幕大合唱和集體跳舞,姬絲汀的閃亮釘珠小裙子是全人手製,好看到不得了。 其次很多人都會忘記的是音樂劇開首歌劇排練那一幕。還是芭蕾舞的其中一位隊員的姬絲汀和原來的歌劇院的男女主角一起排演歌劇時那些華麗的羅馬服裝以及野獸、武器都讓筆者印象非常深刻。 巴黎歌劇院的其中一項重要表演自然是芭蕾舞。要是各位有留意的話亦會記得正表演着芭蕾舞的芭蕾舞女孩們拿着花環跳舞,臺上突然跌下死屍一幕。香港巡迴演出的場次中芭蕾舞女孩們的服裝非常復古漂亮,近看更是手工精細無比,絕對是不能錯過的一個小小亮睛點。 以上多次提到服裝的重要性與佈景的精湛設計,下一站筆者會帶同大家參觀後台,筆者還會親身試戴他們的服飾頭套,絕對是獨家資料。 要全情投入 《歌聲魅影》的世界,請千萬不要錯過本網其他精彩文章!! 不能不知的2014香港Arena《歌聲魅影》與Phantom of the Opera經典演出DVD推介 按此進入:https://www.kiri-san.com/post/10585 百老匯最賣座音樂劇《歌聲魅影》的故事及背景 按此進入:https://www.kiri-san.com/post/10654 至近距離欣賞2014香港Arena《歌聲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舞台道具 按此進入:https://www.kiri-san.com/post/10770 史上最強音樂劇《歌劇魅影》終於登錄香港! 平安夜前夕觀賞紀錄 按此進入:https://www.kiri-san.com/post/11568 Phantom […]

歐洲

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⑧ 阿爾巴尼亞登古城牆 1694年歷史建築餐廳

11 years ago

阿爾巴尼亞這個歐洲唯一的回教國家曾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現在主力經濟是農業活動。至於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字:亂。單單是從黑山共和國陸路上到阿爾巴尼亞一段,從海關的車龍爭執和警察們的交通指揮安排,就覺得好像回大陸一樣—聲大夾惡亂抄隊,司機們離開車輛在馬路上談判,談判不成即拂袖而去。 阿爾巴尼亞並不屬於前南斯拉夫。二戰後這裡曾經出現過共產主義。自1992年邁向民主後重新開放,2011 年更被Lonely Planet評為全球旅遊國第一位譽為「甦醒的睡美人」。現時阿爾巴尼亞每月一般人收入為二百歐元左右,大約和大陸二三線城市相近。 第一站登高臨遠上斯庫台(Shkodra)古城牆考古建築公園。阿爾巴尼亞的城牆一般旅行人士都不去,如筆者所料這裡保存不俗、不商業化、沒有多餘指示牌和垃圾桶,有的是本地人拍婚紗照、一家大小家庭樂。 歐洲大國很少看到這麼raw、這麼original 的城牆,還要人少!當然這裡也是要付入場費的,但比較起來大陸萬里長城多擁擠啊⋯ 大步大步走上山暴曬在烈陽下,青春在燃燒♪ 清風送爽萬里晴空配上360度美景,心曠神怡也。 登上古城的氣力都沒有了,如何欲窮千里目?自古出走在少年! 無人之境保留著千年古風。又爬又走一 身汗水直流是值得的。 緊接著古城牆後的也是歷史名建築改建的餐廳—土耳其鄂圖曼帝國風餐廳,建於1694年。 餐廳內還有柴火和騎樓,以大量傳統民族飾物佈置。遇到打工學生阿爾巴尼亞17歲美少年,英語流利!直至目前為止巴爾幹半島遇到的巴爾幹人英語也不錯呢。 值得再三回味的民族特色午餐! 阿爾巴尼亞的首都提拉那是一個簡樸但清潔的城市。阿爾巴尼亞人口不多,首都的主要街道上行人也不多。由於下月教宗到訪,市內正好在大肆粉飾:那些殘破的階梯、碎石滿佈的小路、剝落的警察局牆壁,通通都要修理。 和俄羅斯街道上的政府機關一樣,建築物著重實用不著重美觀,四平方正的房子,畫上了星、鎌刀、農民、軍人等等圖案。雖然說是八月尾了,下午五時的陽光仍然非常猛烈,好比越南—不!是拉斯維加斯還是杜拜?熱得如火燒的氣溫照上街道發黃的白色地磚上,這是筆者對阿爾巴尼亞最深的印象。 殘破或未完工的建築在提拉那一點也不罕見。市內的廣場有一個騎馬的國家英雄雕像,一位打24場戰爭只輸一次的常勝將軍,是「阿爾巴尼亞的阿歷山大大帝」。對面是三四百年的清真寺,獨特之處在壁畫有風景畫而非單純的宗教符號。一直沿大道回酒店走了一小時,突然驚見一幢意大利建築—原來是國會!在一堆著重實用的建築物中間顯得突出。 阿爾巴尼亞市容雖然殘破不比西歐富裕國家,但也和中國二三線城市不一樣。洗手間有提供厠紙、街道上沒有垃圾還有大量資源回收箱,膠瓶是膠瓶報紙是報紙,井然有序。公園有符合國際安全的兒童遊樂設施,還有賣書本的小店和讀書的老者;小孩子們小褲子鼓鼓的夾好了尿布母親在管教著不敢亂跑。大人們雖不是衣著光鮮華麗但整齊乾淨,予人好感。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歐洲

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⑦ 克羅地亞綠色小島與黑山共和國科托爾古城

11 years ago

昨夜雨疏風驟,窗外雷電交加;今朝驕陽似火,海面風平浪靜。由於昨日海面有暗湧揚帆出海的計畫被迫中斷,今早八時迎著暑氣再次出征克羅地亞的杜邦力古城(Grad Dobrovnik)距離15分鐘船程的自然植物公園諾霖(Lokrum)小島。 要是有去過意大利西西里島的Gozo島,大約都知道近地中海歐洲國家的人都喜歡去這些野外小島親近大自然。 小島上有隨意走動的孔雀和黑色小兎,不怕人類很友善。小島上還有一所修道院,老掉牙的形容最貼切:「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趕在排山倒海似的遊客來襲前離開了古城,臨走再到昨天光顧過的雪糕店放下1.5歐元吃雪糕。 從古城啓程到下一站黑山共和國(Montenegro)大約1小時到克羅地亞關口。黑山是這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唯使用歐元的國家—但是它並不是歐盟國啊!反而克羅地亞雖為歐盟國,卻不太使用歐元。 要是有留意的話,這個巴爾幹之旅筆者強調「收歐元所以光顧」,其實是真的很麻煩的啊! 2002年使用歐元前去西歐也是不停換錢的,唯獨今次筆者懶,情願不買都不去換錢。所以在去到黑山前基本上都沒什麼可買。 黑山共和國首都波德戈里察是巴爾幹地區最小的首都,人口約只有16萬,1945年至1992年南斯拉夫時 中代曾被易名為鐵托格勒。它是黑山政治與經濟中心。 黑山共和國第一站是科托爾古城(Kotor),一個城區小得可憐的小城。然而小城歷史卻大有來頭,它可是由古代威尼斯建立,故城內既有西歐建築也有近日看了過千扇的地中海綠色木窗子。 在城內外偶爾可見威尼斯的帶翅膀獅子Wing Lion。獅子手拿書本,代表「有問題請用談判解決」。 既然有威尼斯的歷史又怎會沒有威尼斯手信?雖然不及正版威尼斯多種類,手製面具和小型玻璃飾物還算值得入手。重點是店子人少又比威尼斯便宜啊! 談到科托爾古城最引以為豪的大約是那斷斷續續的舊城牆。城牆依山勢而起,上至高處約1300級大大小小階梯,走下來又過千⋯在地面望上山只覺巍峨山嶺,古人威武耳。 在這個小城裡,再一次看到黃種人,他們是來自日本的旅行團。我想我已經很久沒有看見過「世界上每五個便有一個的」中國人了! 離開了這個消息後又到了另一個小城,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前由希臘人建造。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我思故我在

淺論青少年消費與佔中關係

11 years ago

有時我會大膽假設:即使旺角或者銅鑼灣清場,小商戶的營業額也不一定會回升。 特別是韓國化妝品、日本女裝、手辦模型玩具等等以青少年顧客為主的店鋪。也許這個現實很殘酷,但是現在當香港年青人個個心繫香港的時候誰還有心情消費呢? 雖然我支持學生運動,但是其實我也是這場學生運動的受害者。 我不是開補習學校的,沒有一次性收費。學生來上課我就有收入;學生不來上課我就沒有收入。嚴格來說這是一份朝不保夕,手停口停的工作。二來年青人去街上守街站,他們放棄了平常去補習的收入,自然零用錢也相對減少。再加上自發購入大量物資支援在場的其他朋友,你以為他們還有很多錢? 當然你可能立即反駁:這就對了!所以我才說佔中影響經濟嘛!說到佔中影響經濟不如說一直以來香港有甚麼是正常的經濟活動?你要開商店發現鋪租非常昂貴;我們的童年回憶瓊華中心已經沒有了!還有旺角中心也變成了金舖了!當旺角再不是年青人的旺角的時候你還去那裏繼續開店? 再講不開店就會結業吧。旺角的場我逛了十幾年了,有幾多間可以頂得住貴租然後捱足十年八載?有幾多間是我大學到現在還屹立不倒呢? 香港開店困難,創業艱難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不是100%因為學生佔領街道這幾天才發生的事。 零售業艱難。對的,未來可能會更加艱難。如果不是現在環境這麼嚴重,打開電視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血流成河傷者無數,為甚麼連網上的部落客的開箱文都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呢?甚麼入手文開箱文試用文分享文都到哪裏去了?學生霸佔街道引起交通不便因而不能發文?看看身邊幾個平常寫美食的部落客,他們正身在金鐘中環陪伴學生,又或者出了公告聲明現在不是吃喝玩樂的時候,甚者寫出了從來沒看過的「勸世文」。 消費的意欲埋藏在消費者的心底裏。當香港的青少年不再沉迷韓星、化妝、日本偶像、新奇美食、漂亮衣服等等的時候,就知道這個世界一定是發生了更加嚴重的事,令他們購物慾和食欲都沒有了。 9月27日那天筆者我還在香格里拉和 十多名朋友一起吃High Tea。大家穿得漂漂亮亮、談談最新買了甚麼東西、玩玩自拍神棍。每人250元消費十幾個人也有數千元的貢獻吧?可是催淚彈—八十七個禮炮發出之後那些記載了歡欣笑顏的相片我們也沒有心情去討論了。 10月3日那天本來在二手清貨的相集裏看到了一個包包,店主承諾晚一點把局部圖的相片發給我。到了第二天店主都沒有回覆,一問之下發覺原來店主昨晚只顧着望電視,又對於黑白兩道合作把市民打得落花流水感到悲憤莫名,甚麼東西都忘記了。 再看看我那個有幾千人的Facebook戶口吧!平常大家開開心心貼美少女戰士的最新流扭蛋玩具,幾十元扭一次面不改容;最新製作的Cosplay服裝、剛在日本網搶到的新衣服、淘寶集運買到的海量精品,以及在旅行時吃到的美食照—這些通通都沒有了!你說阻街令你無法開店,我說那些被打的市民讓我食不下咽! 我說這些說話不是風涼話。這是一個艱難的時期,但要解決現在的困局並不是血腥清場、重新開店就可以解決,消費者的意欲並不是在乎店舖開幾多天或者營業時間多長久。大家都知道香港的年青人對購物的執着:要是他們真的想買,千里迢迢找代購都會找回來!問題只是現在真的沒有興趣和心情去消費、去娛樂、去打扮、去享受。 Kiri日語X文化教室: 按此 申請日本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Telecom Square是日本公司,使用Softbank或Docomo 4G網絡暢通無阻~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

歐洲

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⑥ 陽光下的克羅地亞杜邦力古城

11 years ago

今次住在克羅地亞海岸邊酒店,房間有陽台望出去是一望無際的海景,簡直是逍遙快活! 早上起床的時候耳邊聽著的是海浪的聲音,清晨的陽光透過陽台映照在房間裏。不用任何鬧鐘都自動自覺乖乖地起床走出陽台伸懶腰— 克羅地亞古城的行程非常輕鬆,只不過是坐半小時的車程去克羅地亞的杜邦力古城參觀。既然是古城自然就要穿得有童話色彩!這是筆者的無聊習慣之一。   克羅地亞的杜邦力古城(Grad Dubrovnik)是中世紀時與威尼斯匹敵的貿易城邦。古城飽經戰火洗禮和地震打擊,修復需時。在廣場裏有一個十字軍東征時期的武士,傳說他的手指至手肘為止有五十一公分長,很多人在和這一個石像比較手部的長短。 如果細心留意廣場的建築會發現兩大特徵。雖然這裏看上去和一般歐洲的古城沒有兩樣,可是細心留意建築物的顏色和格局其實比較近地中海的模樣,特別是那個綠色的窗戶簡直是和馬耳他如出一轍! 另一樣可以留意的就是拜占庭式的建築。當年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及以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為重地的東羅馬帝國。在克羅地亞看到的拜占庭式的建築和西方如英法小鎮的建築明顯看到不一樣。 東羅馬帝國後來成為東正教的起源地,這裏的宗教人物頭頂上都頂着一隻碟子,其實這就是東正教的畫像中的人物背後的那個光圈!只是不太明白為甚麼會弄成碟子的模樣放在頭頂呢?應該放在後腦才對吧(!?) 古城內有很多紀念品店和雪糕店,大部份只收當地貨幣,但也有一些收歐元的,這家叫Gossip的淺藍白色雪糕店可以用小杯子載雪糕,慢慢吃慢慢坐絕無問題。由於這天穿了一身Lolita吸引到一位外國女士的目光還拍了Selfie,她是來自希臘的時尚記者正在和家人渡假。 推介大家點威士忌雪糕。這家店收歐元,一杯1.5歐元,普通價,不算便宜。 另一家要給大家全力推介的是蠟燭王國。這家店整店都賣人手製蠟燭,精緻可愛。大型的還貼心的做了個小坑,放宜家傢俬的小蠟燭上去點就可以把蠟燭當燭台用了!店主很漂亮,我們也Selfie了~!這蠟燭可以用來點綴家中的餐桌呢。 要是不喜歡走上古代的城牆練腳骨力的話,還有另一個方法欣賞古城。坐纜車到山頂去可以欣賞依山而建的橙啡色瓦頂小屋整齊地排列,山頂上的堡壘是拿破倫建造的,後來奧地利把它擴建了,可是1991年時因戰亂還是變得破落不堪。這裡現在是戰爭博物館,要是想看的話買纜車票時可在山腳一併購入。 屋頂上的羅馬士兵頭盔。 登高懷古,山頂的食店。  平民價錢,非凡享受。 上到山頂的話不去依山而起的餐廳點杯飲料怎麼也說不過去吧!山頂餐廳頂著白傘,點杯飲料就可以坐一個下午看風景。星巴克價錢,無敵。 杜邦力古城的紀念品。 打道回府又懶洋洋地坐在淋浴斜陽的陽台上。望望藍天聽聽海濤,克羅地亞,你太爽了。 申請日本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Telecom Square是日本公司,使用Softbank或Docomo 4G網絡暢通無阻~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博物館旅程

PMQ「Leather Forever皮革展」百年一遇的愛馬仕Hermes展

11 years ago

如果說女人愛名牌手袋,名牌手袋中最名牌的實非Hermes愛馬士莫屬。 2014年9月上環PMQ有名為「Leather Forever皮革展」之Hermes展,經上海、羅馬、倫敦、馬德里及台北後, 香港是第六個展覽場地。對上一次的台北展是三個月前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的展出。 根據資料指出,愛馬仕是由Thierry Hermès於1837年在巴黎創立,是一個精於馬鞍、馬具製作,其後延伸至各種皮革製品的品牌。皮革是愛馬仕最早使用的素材,歷經六個世代的傳承,藝匠們努力不懈地探索新的領域與技術,在公司持續成長的同時仍忠於品牌最初的理念。這場展覽將帶領訪客進入一段如夢如畫的奇幻旅程,探索愛馬仕與精緻皮革的浪漫愛情,並展出愛馬仕過去多款經典作品與令人驚喜的最新創作。 記得2008年Chanel Mobile Art也曾經紅過一時,六年後Hermes的展覽館又會否捲起熱潮? 星期日下午三時到達,大約排了十分鐘便能進場。場內由於有人流管制,逛得輕鬆寫意,拍得自由自在。 除了具代表性的經典皮包,愛馬仕在皮革製品的設計上也持續創新,並延伸運用在家居系列用品上,還有甚至是會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飛行摩托車、動物犀牛的裝飾藝術等。 這些精湛的作品也相當受到顧客們的關注,愛馬仕不僅僅專研於皮革縫製技術,更將皮件與不同材質結合,展現品牌與時並進的工藝技法與跨越不同領域的專業技藝。 場內最吸引筆者的要數這個超級迷你手袋Miniature專櫃。每一個手袋都只有兩寸多大小,精緻得不得了。 來看看迷你版的局部圖吧! 展期有限,未去的朋友也快去看看吧!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歐洲

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⑤ 波斯尼亞山城莫斯塔爾(Mostar)

11 years ago

波斯尼亞全名其實是Bosnia-Hercegovina,位於Hercegovina地區的山城—莫斯塔爾(Moster)是很受遊客歡迎的山城,也是旅程第五天終於看見小貓三兩隻程度的亞洲人的地方。 古城外的聚散地是聖方濟教堂。這座超巨型的教堂是新建成的,戰火摧毀的舊教堂原有二三百年歷史,新建的比舊有的大三倍,只是沒什麼味道。附近眾多新樓房中偏偏有一幢傷痕累累的舊房子,它見証著20年前發生過的血腥往事。 莫斯塔爾的landmark是一座1566年興建的拱形石橋。它是16世紀鄂圖曼帝國為遠征維也納而建,不過最後由於鄂圖曼勢力日衰遠征未能成事。自1664年起這橋便有跳水比賽,只有勇敢的年青人才敢嘗試。為了招徠遊客,現在只要付錢便有專業跳水員表演⋯ 兩邊盡是紀念品小店和特色咖啡店,紀念品當中以色彩繽紛的陶瓷碟子最搶眼,還有真皮人手製的皮具和銀製茶具也很吸引。筆者在這裡入手了蕾絲桌布,比起法國南部的小城便宜一半!呃,要是喜歡薰衣草的話精緻刺繡布袋包裝的也不過2歐羅。 筆者只買了1.5歐羅的雪糕就呆坐了30分鐘,店主很好相與。離開後有點後悔應該喝土耳其蘋果茶或吃口水煙呢,要是沒去過土耳其在這裡一試無妨! 山城有一座1617年興建的清真寺座落於Neretva河邊。一口氣衝上79級窄小螺旋樓梯天旋地轉,到達塔頂可360度欣賞古城風光。就算不衝上79級也沒關係,十幾級可以坐上清真寺內部陽台,近距離欣賞清真寺內部裝飾。 踱步於雨後鵝卵石上感受閒適午後,一間小店的門前放著石牌,上刻:Never Forget 1993—記著,這裡是巴爾幹半島的波斯尼亞、那個「烽火連三年」的彈丸小國。 申請日本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 Telecom Square是日本公司,使用Softbank或Docomo 4G網絡暢通無阻~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歐洲

東歐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八國之旅④ 奧地利王儲暗殺 薩拉熱窩事件

11 years ago

由於歷史因素,巴爾幹半島最著名的城市也許就是薩拉熱窩。1992-95年,市內每天都有炮彈攻擊,宗教與種族問題奪走了無數生命。 Sarajevo meeting of cultures 在薩拉熱窩的舊城區購物大街上有一條白色線,線的一面建有橫七豎八的土耳其建築如清真寺、小攤賣的是土耳其精品和食物。 越過了白色線的另一面卻是全歐式的:雕花的窗戶、五顏六色的油漆塗在小小的三四層洋房上充滿喜感。難怪薩拉熱窩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這富饒的小城既有幾百年間鄂圖曼土耳其建下的亞洲輝煌文化、又有奧匈帝國留下的西歐近代文明。 在古城另一面是100年前的今日、1914年夏天奧地利王儲暗殺事件現場。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線,故巴爾幹半島又名「東歐火藥庫」。 古城有一條河,好像叫Latin River。橋的一端有一所小小博物館。這夾角的小房子,今天正好泊了一輛車子。這個位置就是當年奧匈帝國王儲被塞爾維亞19歲青年學生暗殺之地。奧地利要塞爾維亞交出學生,塞爾維亞不肯;奧地利攻擊塞爾維亞、塞爾維亞向俄羅斯求助;德國、法國、英國魚貫入戰場,由暗殺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只有三十七天。 不足兩個月前的2014年6月28日,這裡有很多遊人來憑弔一戰;其實有熟讀什麼Triple Alliance VS Triple Entente的學生們都知道,大戰一觸即發,早因為有民族主義、軍備競賽、秘密條約等等遠因。一戰是終歸都會發生、不可逆轉的人類歷史悲劇。打完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薩拉熱窩人的苦難還未有遠結。流行曲《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真實故事 前南斯拉夫解體時期薩拉熱窩遭到了44個月圍城之役,90年代香港人熟悉的流行曲《薩》就是改編一套外國同名紀錄片的作品—那位塞族青年和回教的波斯尼亞女郎,其實是中彈兩天躺在橋上失救而死的真人真事情侶。這間佈滿彈孔的小屋,今日成為了博物館。屋下的地底通道只有1.6米高1米闊,20年前物資和槍械就靠這小通道運送。閃身入內亞洲女性的筆者尚且感到窄狹黑暗,試想想軍人和平民在倉皇逃生時如何在這環境下爭取最後一線生機。   這幢小屋現在已經成為了歷史博物館。裡面展出的是當年戰爭留下的物資。1968年的罐頭、1937年的餅乾,通通是1992-1995年間薩拉熱窩人的食物!這些食物,竟然還是聯合國提供的!吃這些會不會食物中毒死?欠缺煙囪的火爐,冬天時窩在室中使可會中一氧化碳毒而死?就當你福大命大了,當年十二三歲的少年(假定和筆者同年的孩子)冒著槍林彈雨去取水回家,是多麼可怕又讓人肅然起敬的勇氣! 回想在街上看過一些和自己年紀相近的薩拉熱窩青年。也許他們沒有我們新潮、玩得,他們卻在最重要的幾年成長期時經歷了危城四十四個月戰後餘生。那眉宇之間的成熟、睿智和淡然,不是那些向來只關心搶不搶到iPhone去先達炒第一水、星期六日去哪裡High Tea或者限定化妝品買不到了的香港青年男女可以比擬的。 我們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是投胎在太平盛世而已。你生存著苦苦工作的今天,是你小時候日哼夜哼的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兩位主角盼望不到的明天。 一城山色半城湖 下午離開薩拉熱窩到波斯尼亞第二大城市莫斯塔爾(Mostar)。車行十幾公里,只見環吾皆山,林蔭蒼蒼綠水淙淙,偶爾一座清真寺或一座教堂,啡紅色磚塊的小屋煙囪噴出煙霧,老婦坐在花園玫瑰邊小睡,身邊又是一座爐,嗯,他們都喜歡烤羊肉。 除了看風土人情,在車子穿過山巒時看到很多罕見又大型的大自然奇景。造山運動把水底的陸地谷上地面,層層的摺紋如同風琴。誰說坐車是補眠的時間?Window Sight-seeing,是最短時間把新地方景色收盡眼底的方法。 薩拉熱窩,是筆者真心要向各位推介的人生必到地。巴黎鐵塔或倫敦橋能讓你在朋友前炫耀到過「歐洲」;薩拉熱窩的鮮血卻滲在骨子裡,每一個遊人都能用悲痛心情、身心撕裂地體會世界和平不是無聊的生日願望,而是人類的永恒祝願。 申請日本Telecom Square的Wifi 可供多人同時使用!Telecom Square是日本公司,使用Softbank或Docomo 4G網絡暢通無阻~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