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 More

About Myself

Follow Me

On Instagram

Discover

Facebook Page

近畿地區

食盡京都卡通人物系列:京都はろうきてぃ茶寮 二寧坂店 &Hello Kitty黃金茶室

7 years ago

某個星期六上,我在京都高台寺閒晃。 下斜坡時思緒回到戰國年代從「ねねの道(寧寧之道)」找尋「北政所御殿跡 圓德園」感受當年的繁盛:豐臣秀吉足跡曾經在這裏走過吧! 講起豐臣秀吉就就不能忘記他和茶道宗師千利休的故事尤其是那個黃金茶室。明明是崇尚樸實風格的茶道,竟然會以黃金茶室的模樣登場成為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事件。

香港日本人歷史 日本文化深入談

日本文化協會副校長侯清儀先生 ​『從香港出發的明治維新 ​』講座筆記(含38頁ppt)

7 years ago

〈從香港出發的明治維新〉講座於2018年11月24日舉行,主講嘉賓為香港日本文化協會副校長侯清儀先生。   兩個小時的講座如同上一堂正式中大歷史系的三字頭課程(明白的人就明白),以下把我理解到的東西重新分類列點供各位參考。   香港對於明治維新的貢獻主要透過人才外流、平賣機器、語言翻譯三個範疇從側面支持日本現代化的道路。   侯清儀先生首先為各位解釋明治維新開始的年份以及當時香港的日本人口。       1)人才外流   英國殖民地時代的香港在1860年代還是一個小漁村,但是卻能夠找到來自廣州的傳教士以及熟悉英文中文的廣州南海人才。       第二次黑船來航的時候不再使用荷蘭語,而是在香港補給的時候找到羅森這位接觸教會的中國人幫忙做翻譯。他和S.W. Williams兩人直接參與了日本和美國修訂條約的工作。   (Kiri按:懂得日文的話可以看這個12頁的論文:http://petit.lib.yamaguchi-u.ac.jp/G0000006y2j2/file/19826/20120612110105/D150016000013.pdf)   吉田松陰這位來自萩的幕末三傑就曾經請求羅森幫忙穿針引線踏上黑船到美國見識,可是後來還是偷渡失敗被殺。   2)平賣機器   由於有英國政府以及商家支持,香港曾經有過造幣局以及麵粉廠。造幣局在兩年之內蝕錢關門大吉土地賣給渣甸;將軍澳的麵粉廠在一年之間亦因為生意失敗倒閉。       造幣局的機器購入四十萬元、最後以六萬元平賣大阪造幣局。今時今日這個大阪櫻花盛放的名所還保留着當年香港平賣過去的古董機器。當年在香港造幣局的負責人Kinder以及他的團隊亦被日本政府高價聘請前往當地指導鑄造硬幣的工業。     香港造幣局和大阪造幣局的圖則比較。               麵粉廠倒閉之後機器由曾經和三井旗鼓相當的鈴木商事。在今日九州門司港有大里製粉的舊址,它就是今日的大日本製粉廠前身。                   另外要一提的就是現在在橫濱變成了餐廳的「英一番館」也是當年英國直接派建築師過去橫濱興建的英式建築,雖然派過去的人才是英國監工,但是負責興建的還是當地的日本人。那些會中文英文的香港人才就成為了當中非常重要的橋樑。         […]

近畿地區

【食盡京都卡通人物系列】「みっふぃー桜きっちん」Miffy Bakery ​

7 years ago

嵐山新店、以Miffy和和風的意念設計的店舖「みっふぃー桜きっちん」Miffy Bakery開幕前已經大肆宣傳,所以既然去開京都也去朝朝聖。 店內可看到一個個成品的出生過程。 網上傳來消息說Mister Donuts 比卡超造型太樣衰,我說Miffy Bakery某限定品也不遑多讓。店內這個適合做午餐的選擇,在我眼中看就覺得已經走樣太過分…… 店內果然有很多限定精品,而且都是和京都相關的設計如果買手信的話絕對是不二之選。

近畿地區

【秋天京都旅程的特別活動】外國人都可以參加的11月15日着物の日 ​

7 years ago

去日本旅行租借和服行街是常識,如果對和服的愛要再進一步是什麼呢?就是成為家裏的衣櫃有和服、自己懂得穿着和服的人。 在香港已經舉辦過幾次、由京都的有心人舉辦的世界和服推廣活動Kimono de Jack每次都是香港人日本人聚集在一起、不分性別年齡好不熱鬧。 十幾年前如果說家裏有和服多數就是夏天的浴衣,近幾年多了很多香港人買正統的和服。無論男男女女都穿得好像雜誌的模特兒一樣有個性。

近畿地區

戀英推介【北浜レトロ】在1912年大阪心臟地段英式古典建築吃三層架下午茶

7 years ago

北浜レトロ是一間1912年建造的傳統英式建築,由於北浜又被稱為股票的街道,所以這一帶是商業的心臟地區。就算是百年前建造的建築物也毫不馬虎,在河邊眺望美麗風景的北浜レトロ到現在依然是大阪地區有形文化財的代表之一。 在大阪市中心的「北浜駅」1-A或26號出口前往大約走兩分鐘就到了,交通很方便。 夾雜在石屎森林中間的紅磚屋很搶眼,尤其門口的巨型茶壺以及英國國旗、英國郵箱都看了好懷念。 在餐廳對面是大阪取引所,1875年(明治8年)明治政府的中樞大久保利通、板桓退助還有木戶孝允在北浜這個地方舉行了大阪會議商討以君主立憲為基礎的政治制度。當中促成了會談的是五代友厚,到現在北浜駅還可以看到有關他的說明。

近畿地區

インスタ映え京都IG放閃系列:東山區 八坂庚申堂 抑制慾望達成心願七彩「くくり猿」​

7 years ago

講京都拍照最好看的地方,很多人都以為是嵐山的竹林、嵐電總站的和服小路一條條圓柱⋯其實現在在日本少女之間最流行的地點是高台寺那邊的「八坂庚申堂」。 本來傳統的高台寺一帶,看的是素色的古塔。 「庚申堂」其實是道教清淨之地。 「庚申」的信仰講述人的身體裏面有「三屍」這種蟲子,每逢庚申夜晚就會走去跟天帝告密講述這個人做了什麼錯事。因此在日本就有一個習慣叫做「庚申待ち」,會有一些相關的宗教儀式。

東北地區

【311災後復興的福島旅】細菌學家野口英世老家猪苗代湖、在大正年代天鏡閣變身貴婦人​

7 years ago

猪苗代湖(いなわしろこ)是日本第四大淡水湖,1000日圓紙幣上的細菌學家野口英世老家就在這裡。 剛好2018年是他逝世90周年,所以今年福島除了有戊辰戦争150周年會津的紀念活動,猪苗代湖一帶也很容易看到野口英世的旗幟。 聽說喜歡自然美景的人都會喜歡猪苗代湖,尤其是坐船看風景。 湖邊的天鏡閣是明治年間洋式建築,當年由有栖川宮威仁親王下令興建並由大正天皇賜名作為行宮使用。

北海道地區

北海道自由行: 〈北海道命名150周年〉在開拓村看百年變遷 ​

7 years ago

2018年除了是明治維新、戊辰戦争150周年,同時也是北海道命名150周年。這幾天在小樽博物館看到了百幾年前的人如何忍耐嚴寒和險峻的地理環境建築建設鐵路、在網走監獄都看到了都道府縣囚犯傷的傷的傷死的死用生命開啓了現代公路,再下一城就是回到札幌的「北海道開拓の村」。 開拓村是一所戶外博物館,把北海道各地的歷史建築物重建出來加上展示板,是非常好逛的歷史穿梭之旅。 前往開拓村首先要坐地鐵到「新さっぽろ」再到巴士站北翼10號候車處,15分鐘車程210円直抵門口很方便。但要留意每45分鐘才有一班巴士最好先留意時間表不用呆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