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志士相約會談之地】萬代醬油商十朋亭維新館~琉璃光寺~枕流亭~毛利敬親香山墓

市指定有形文化遺產的「十朋亭維新館」是山口縣接觸明治維新發源地歷史的博物館,從當地經營醬油生意的萬代家的十朋亭建築物改建而成,於2018年9月開館。

幕末時期,長州藩主毛利敬親從萩市遷藩廳到山口時,萬代家成為藩官員的住宿場所,當家萬代利兵衛支援志士們的活動,來客絡繹不絕。桂小五郎、高杉晉作、久坂玄瑞、大村益次郎等維新志士的名字不在話下。還有長州五傑的伊藤博文也在十朋亭留下住宿記錄;幕末長州藩主毛利敬親從萩遷藩廳到山口時,十朋亭曾被用作藩官員的宿舍。

參觀當日由導遊嘉瀬修先生和駐館學藝員立石智章先生介紹,了解到文物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世代製造醬油為業的萬代家原來一直是當地的品牌,導遊嘉瀬修先生和駐館學藝員立石智章先生都有印象小時候曾經見過此品牌,不過聽說近年絕跡了。

除了收費展區的資料室外,十朋亭、萬代醬油的陶瓷容器和鬼瓦和吉田松陰的哥哥杉民治開設的杉私塾等可以免費觀看、陳列山口縣和明治維新的指導區也可以自由使用。

~收費展區~

展示室中除了展示與十朋亭和志士們有關的資料外,還可以透過投影制圖和專用AR軟體,立體又具體地學習山口市的幕末、明治維新的歷史。投影制圖技術精湛,是歷史博物館跟科技完美結合的作品。

*玻璃櫃內全部展品禁示攝影

平常沒在播片時,看上去不過是白色的地貌景觀模型。導遊嘉瀬修先生還提醒在山口駅的位置附近,連SL山口列車都有造出來呢!只是不細心看,未必看到。

至於山口市的琉璃光寺五重塔,應該是最容易找到的。

* * *

展品中最有特色的是宮島巨型木杓。

由於館內禁止攝影,只能言述其故事:

駐館學藝員立石智章先生指出,木杓最初是萬代家第6代萬代利七參選議員時,趁伊藤博文在廣島慰問傷者時前往探訪獲得之物。伊藤博文即場揮筆而就,寫下七言絕詩一首。利七回家一看,怎麼第一句欠缺一字?原來草書寫太潦草了,少了一漢字!於是再親身前往拜訪伊藤,請他在第一句下補回一字。後來,因還曆之喜回山口縣的井上馨看了大木杓,回想昔日年少時十朋亭之趣事,在伊藤博文詩上餘白位置,又題漢詩一首。大木杓的由來,記載著萬代家與維新志士們的情誼與往昔。

伊藤博文的七言絕詩:

嚴島風雲幾變遷,天妃祠畔浪摩天。當年破賊英雄業,豈啻芳名千古傳。(春畝山人)

井上馨的七言絕詩:

誰恃小嶼落網羅,堅城鐵壁在人和。津頭欲問當年事,唯見奔波拍岸邊。(世外)

十朋亭展示區還有志士們用過的碗碟書信,「雖然有些時複製品就是了」,學藝員立石智章先生笑說。

離開博物館時,時針剛好指住5時。感謝過導遊嘉瀬修先生和駐館學藝員立石智章先生後,就前往另一個志士們曾多次聚會之地—琉璃光寺與枕流亭。

朋友說,五年前來琉璃光寺參拜是為了看同公園內、毛利家第13代當主毛利敬親的香山墓地。

~琉璃光寺~

現在的琉璃光寺位址最早原為由大內義弘為祭祀家族建於14世紀末的「香積寺」,義弘過世後其弟為悼念興建五重塔。而瑠璃光寺最初則為大內氏重臣陶弘房過世後其妻所建,最初設於現在的山口市仁保地區並名為「安養寺」,1492年才更名為「瑠璃光寺」。

後來毛利家把藩廳搬過萩,因此香積寺亦遷移至萩,而仁保瑠璃光寺則在1690年遷至此地。

可惜琉璃光寺正進行大修,唯有直奔香山墓地與枕流亭。園內有大內家大內弘世的騎馬銅像。

2023年與2017年未遺修的模樣對照
琉璃光寺五重塔樣式的經塚

~香山墓~

香山墓地是毛利敬親把居城從萩搬到山口後,在此地仙遊後埋葬為起點,成為諸代毛利家墓園。除了香山墓外,毛利家還有大照院和東光寺之墓園。

竟然發現井上馨捐獻的石燈籠。

井上馨捐獻的石燈籠

~枕流亭~

薩長同盟連成之後,薩摩藩的小松帶刀、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跟長州藩的木戶孝允、品川彌二郎、伊藤博文、廣澤真臣正是在這小屋密會。

小屋是舊安部家江戶時代建造的屋敷,本來在一之坂的河川邊。

經過兩次搬遷於昭和35年來到琉璃光寺側。有非常貴重的歷史跟建築研究價值。

十朋亭維新館

日本、〒753-0034 山口県山口市下竪小路112

Tags: 山陰地方, 山陰山陽, 十朋亭, 毛利敬親, 香山墓, 日本史, 琉璃光寺, 明治維新, 枕流亭, 高杉晉作, 山口市, 伊藤博文, 井上馨, 日本近代史, 倒幕, 山口縣, 日本開國, 明治, 西鄉隆盛, 德川幕府, 明治日本, 大久保利通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