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指明要看我寫《新幹線大爆破》新舊版對比。若用最簡短兩句話數之,我覺得內容主線的還原跟松本清張70年代版《砂之器》轉化2010年土屋太鳳年代折衷方法相近,其承先啓後的展開模式則與Phantom of the Opera的續集Love never Dies同樣「微妙」,破不了「續集玩殘名作」的厄運。
我是先看舊版《新幹線大爆破》後才看新版本的。舊版是「反映時局警匪鬥智劇情動作片」,新版除了「特效」和「偶像」外,並未有吸睛點。
故事發生在1975年的東京和埼玉県。幾個小混混故意喬裝成零號新幹線打掃員工,在車廂埋下炸藥。只要新幹線時速不低過指定數字,列車就安全。換言之,車輛一旦停止便會引起爆炸。列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要錢。
從東京落福岡的東海道新幹線車程放慢收,時間大約有8、9小時。舊版《新》內容不只局限在車廂,它在東京及埼玉都有分鏡,在列車爆發前,埼玉県秩長瀞還發生了懸崖岸邊交付贖金的驚險鏡頭,在東京都都電荒川線附近更有埋身肉博槍戰。至於列車更是從東京一直往西,觀眾在銀幕前參加東日本山陽線鐵道之旅——例如曾在月台出現過不同方向的櫓,大約是到了明石駅吧!
舊版《新》破案的精髓在於中國人最愛的四字「大義滅親」。疑犯同夥死的死、傷的傷,他拿著假護照和一箱美鈔直搗羽田,一旦成功離境豈非快活過神仙!魔高一尺,警方道高一丈,找到離婚太太和孩子在人海中指出疑凶。縱有一夜夫妻百夜恩,抓出犯人遠比小情小愛重要吧。亞洲文化人性本善大獲全勝的一幕。
1970年代東京的國際航班和機場長什麼樣子,在舊版《新》電影中也是紀錄得一清二楚。就好像短暫的機場紀錄片,有登記櫃位、有離境大堂、也有停機坪和犯人最後中槍倒地的禁區。

如果用「觀察50年前日本」作為評分標準,難免對新的電影有欠公允:始終50年前的電影無論水準如何差劣都能看到當時的景物。因此喜愛歷史的話1975年版是很好看,但不足以此去評論它比新版優秀。
時間過了50年,零系早已入博物館,東北新幹線1982年6月通車,國鐵成為JR。今次電影不用擦邊球了!JR東日本全力支持,萬歲!
故事開場,一群學生正參觀JR車厰。JR借此機會,好好宣傳JR的安全和便利等優點。這些在舊版都不存在——沒有國鐵的支持有何來的車廠,也不用宣傳了吧。
既然是50年後致敬作兼下集,新版《新》中,新幹線必須人手控制減慢速度橋段和炸彈綁車廂底的情節都是繼承舊橋段,未有出色的新點子。拍攝技巧太著重CG製成的はやぶさ大爆炸,我給的分數很低。就好像TikTok短片用幾秒去搶讀者注意力,其他內容並無深度。
由於舊版電影未獲當時JNR(日本國家鐵道,今日JR前身企業)授權,所用車廂、職員製服等都是擦邊球。零號新幹線的模型和實景亦和歷史上的零號新幹線相異。最後決定要引爆的地方在山口縣鄉下,也是為了保住北九州市和福岡市的合理選擇。新版得到JR支持,車廠、制服、車廂等都是和實物如出一轍的,這方面對於日本鐵道迷來說可是大飽眼福。
2025年版《新幹線大爆破》表達年輕學生對自身及社會不滿,企圖炸毀東北新幹線はやぶさ號,從中彰顯女老師及其他人人性光輝。女學生原來是1975年版《新幹線大爆破》中無名警員之女,從小到大承受父親家暴。她把爆彈跟心臟病儀器連成一線,交了21世紀必定要加的「科技梗」。

在承先啓後方面,新版《新》的減慢速度橋段和炸彈綁車廂底的情節都是繼承舊橋段,未有出色的新點子。作為新版偶像劇來講交到功課,做成仙台駅一時話題更加功德圓滿,惜拍攝技巧太著重CG製成的はやぶさ大爆炸,就好像TikTok短片用幾秒去搶讀者注意力,其他位置故事性低組織散亂,頗為失望。
再補個冷知識:舊版《新》在當年極受歡迎,後來的名作《生死時速》也是從《新》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