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元宵台灣文青之旅①】中正紀念堂 《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Vermeer 37幅經典名畫再現台北

2014年台灣文青之旅第一天是個綿綿細雨不能晴的日子。在台北京站側的君品酒店辦理好登記手續後趕緊前往中正紀念堂。早前在網上得知,這裡有被稱為「荷蘭最有影響力的藝術三傑」之一的維梅爾的畫作展覽,名字就叫【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

2011年從前在日本唸書時的老師送我一張珍珠耳環女孩明信片,是筆者初次認識這位畫家的契機。今次來到了展覽,自然也把這張明信片帶來了。

網上圖片

這個去年以東京為首站展開的特展,不僅是台灣首見以維梅爾為主題的大型國際特展,也是前所未有的「不可能的畫展」。為何說「不可能」呢?容下再談。

話說維梅爾短短的43年一生之中僅有37幅作品傳世,卻可以與作品上千件的梵谷、林布蘭並稱為「荷蘭藝術三傑」。維梅爾的畫作透過微妙的光影呈現,表現出細膩的體感。法國文豪普魯斯特更在《追憶似水年華》讚美維梅爾:「維梅爾的畫是世界中的片段,並在這些片段中把這個世界組合起來。」

由於維梅爾的畫作只有37幅故非常珍貴稀奇,它們散布於全球18處重要美術館,各館均視為鎮館之寶,加上畫作的借展費極為高昂,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座美術館,能促成37幅維梅爾一生畫作的共聚一堂(去年筆者就在都柏林的美術館看過一張因此中正紀念堂這次的展覽是一項不可能的畫展:透過維梅爾的故鄉─荷蘭台夫特維梅爾中心獨家授權,透過科技展示手法集合維梅爾畢生37幅畫作。錯過了這次就必須跑遍全球18座美術館才能再看見!

這項前所未有的展覽,用各種不同的教育角度、最新數位印刷技術、多樣的操作體驗,透視維梅爾這位謎樣的畫家,不僅深入了解維梅爾的一生、也探索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豐富的歷史與藝術知識。

展區介紹

【創作源起─台夫特的風景】台夫特是荷蘭歷史上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皇族的發源地,展覽的一開始利用現代數位高科技投影技術,利用五台電影級的投影機同時放映,讓我們一起回到維梅爾出生的美麗城市,透過本區也讓您對17世紀的荷蘭有更完整的認識!

【追尋時光─維梅爾的一生】 維梅爾的一生雖短暫,作品亦不多,但傳世的畫作均為收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本區以創作的先後順序完整呈現維梅爾一生中的37幅畫,能更深入感受維梅爾一生的境遇起伏、創作風格轉換。

筆者去年曾到過都柏林看這幅畫真品。

【神秘隱喻─畫作中的秘密】 以《音樂課》(The Music Lesson)為例,將畫作放大呈現於牆面,並延伸出畫面的消失點,清楚解析畫作的空間透視及構成方式。透過圖像局部放大與說明,深入剖析維梅爾畫作中所呈現出的各種愛的訊息。


【透視之眼─維梅爾的光影】 此區充分體現了”Vermeer is light”的主軸,透過實體的呈現,觀眾可以實際體會各種光源所產生的差異,也可以感受「光」這個元素對維梅爾畫作的重要性。

【樸實呈現─維梅爾的色彩】 透過維梅爾的色彩實驗室呈現顏料的製作及分析色彩的構成。此區也可以動手操作,包括用手觸摸不同畫布的材質、比較維梅爾和同為荷蘭國寶級畫家梵谷,不同的畫作厚度(維梅爾屬於薄塗法、梵谷為厚塗法),直接感受不同畫家的作畫風格、不同材質與顏色所呈現出的不同效果。

【大師體驗─維梅爾實驗室】 維梅爾的畫作中,光線與細節都描繪得極其細膩逼真,雖然維梅爾未留下任何實證,但許多學者都推測他應該運用了當時已出現的科學輔助儀器「暗箱」以捕捉光線和色彩,本區將重現維梅爾畫室,現場設置暗箱,直接模擬當時維梅爾作畫的景況,透過暗箱觀察畫室的場景,另外設置簡單的薄紙,可以透過觀察暗箱的成像,立即在此區作畫。

37幅作品存放於世界不同的美術館。

代表荷蘭的Miffy穿上了珍珠耳環女孩的衣服。

紀念照。

展覽名稱: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 展覽日期:2014/01/18~2014/05/04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日09:00~18:00(除夕及初一休館)

展覽地點:中正紀念堂介石廳、瑞元廳 臺北市聯營公車:15、18、20、22、204、208、214、236、237、248、251、252、261、263、270、543、644、648、660、670、671、信義幹線、新店客運、指南客運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沿愛國東路直走,由大孝門進入至中央通廊,即可於左手邊看見售票處與入口。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關注Blog主Twitter:https://twitter.com/wongkiri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