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 More

About Myself

Follow Me

On Instagram

Discover

Facebook Page

從歷史科衰微到歷史教師失業

12 years ago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突然接觸到教師失業這個社會問題。 各大報章這幾年來早已經預測到在可見的未來即將有大批教師失業。 但是,畢竟老師們一來性格一般比較內歛不流行上街或登報什麼的,二來教師工作乃鐵飯碗的印象在普遍香港人心目中還是根深柢固。因此社會上雖有為數不少教師失業、或者雖然有一份合約在手但對事業沒有安全感,教師失業的問題至今還未有引起廣泛社會關注,雷聲不大雨點亦小。今次筆者就希望和大家分享兩位身邊歷史科教師的故事。 事緣早陣子收到一位年輕中大師弟的電郵,談到自己的教學近況。師弟本人熱愛歷史,閒時亦愛研習史書,作為中大人亦有春風化雨指導未來社會棟樑的理想。可是由於種種原因,他在教職上遇到不少困難,其中一項是長遠工作的疑惑。師弟指出:「教育界這幾年,陷入縮班殺校的困局。新入行的、不是常額教席(合約制)的同行,全部都要接受被裁的命運。本年度而言,新畢業的教育文憑學生,以至是中大教育學院、港大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學院的4年制學位畢業生,超過九成未能找到教席。」而師弟本人在這幾年過的是年年轉校的人生。 第二位朋友是美國主修歷史回香港執教鞭的前輩,目前找工作中。根據這位朋友指出,理論上負責擔當教師之聲的教協明顯比較關注年輕新畢業教師但失業問題,卻未有支援中年教師失業、以及再就職困難的教師。例如這位中年教師就近年就曾在數間學校以合約形式任教,直到最近一份工作的機會也被剝奪 – 校長表明殺科,向世史科埋手,保留中史科。他有一位任教數學的朋友也正好失業,家中還有稚兒正處於求學時期。這位老師失望了到其他學校碰運氣,發現找工作的老師們中原來和他一樣是中年人的可不在少數。更妙是這位朋友向教協由去年反映到現在,打電話都不只一次了,教協也只是用官僚口吻去回覆他,卻沒有表示未來會增加支援中年教師失業問題。(這位教師和教協的對答因涉及私隱,恕筆者不便張貼各位參考) 這次用的例子是歷史科,因為筆者本人就是歷史系畢業生,畢業至今近十年間對於社會人士如何看待念歷史的畢竟可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因為喜歡歷史而唸歷史是多任性又不踏實的想法!畢業找個教職安安定定走一生似乎就是所有畢業生的出路。相比起其他科目,絕對是錢途有限,最理想的似乎就是「當教師」。當然有不少不是當教師的畢業生也能成功走入其他行業,可是在入學時,歷史系似乎在就業方面相形見絀。 對於歷史科教師失業、學校殺科,有些教師朋友會說:轉教通識吧!中文英文一定保飯碗。可是,與其說這些歷史科教師想「保飯碗做老師」,不如說是「想成為歷史科老師教授歷史」吧。歷史科息微,老師失業,學生放棄… 三者集而為一,這才是他們真正痛心之處! 要讓下一代對自身文化有認識、學習民胞物與精神必先從歷史學起。而透過研習歷史,亦能訓練學生的世界觀、史觀、人文科學觀以及提高批判性思考等等鍛鍊。可是有感在主流價值「法醫為貴、商次之、文理為輕」之下,歷史科和文學科首當其衝,成為了DSE下的犧牲品。沒有學生再願意修讀,社會變成單一化發展,對本港長遠而言絕非好事。港人常嘲內地豪客窮得只餘下錢,自己卻拼盡吃奶的勁也要學商學法學醫而輕視文化的基礎 – 人文學科,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麼? 可是在寸金尺土百物騰貴的香港,又有誰願意認真唸歷史呢?須知歷史乃幾千年人類智慧寶藏,古代聖賢至歐美政界顯要莫不明白以史為鑒、溫故知新、古為今用的道理。可是,它不能直接讓人發達,也不能讓你成為樓價高企下的小業主。歷史留給學生的教誨只有在長年累月的人生中慢慢浮現,讓人在花花世界中學會睿智清醒。 在香港老是被認為是「我喜歡歷史也不用主修,翻翻書就可以了」的中國史世界史,你們終有一天也會在香港正式消失嗎? 後記:把這篇文章上載到網頁的早上, 母親說朋友孩子想唸歷史系, 孩子母親深信只要大學畢業最少也有一萬元起薪. 母親花了不少功夫勸孩子母親打消唸頭. 我說:「喜歡歷史可以副修, 現在新教師入職困難, 除非家裡有閒錢, 否則還是找個就職有保証的吧!」雖然口口聲聲說要珍惜歷史科, 但筆者在教人揀選科目時還是市儈而世俗. 罪惡! 延伸閱讀:那一年, 我為何不唸工管不唸金融, 義無反顧入歷史系?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關注Blog主Twitter:https://twitter.com/wongkiri

電影觀賞後感【鐵鋃子Iron Lady】戴卓爾夫人的銀幕之後

12 years ago

看女性自傳式的電影似乎已經成為習慣?繼上次的小雲雀王、香奈兒之後,今次看的是今年過了身的戴卓爾夫人 – 鐵娘子。可能有朝一日我可以去唸女性主義了吧?(笑) 有關戴卓爾夫人和香港歷史的關係,在他過世的時候已經有大量報報導,但當時還未有任何意欲去看這套電影。最近無意中找出這套電影,花了兩個小時把它看畢,發現竟和我自己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對於一個鐵娘子,坊間的印象就是幹練!果然有不少人懷念這位比男人更強悍的女性,亦有一些英國人對他的政職非常不滿,在她過世的時候狂歡。最初以為這套電影也是去研究她的功過,原來是一套研究強悍的、獨當一面的女性的內心的一套小品。 姑且我們不理她是不是戴卓爾夫人,社會上就有千千萬萬非常獨當一面的事業女性。他們在外呼風喚雨、力挽狂瀾,在家庭裏未必能擔當一個好母親,也未必擔當一個好妻子,或者他們的強悍已把她們的溫柔母性蓋過,連丈夫也變成她事業上的左右手。戴卓爾夫有年青時已遇到非常支持她事業的丈夫,一直到老死都在他的身邊支持着她。由各種政策、選任首相、以及福克蘭群島的開戰,各種政治上的事情在電影中並不算非常突出地描寫,著重的反而是女主角的心路歷程。 年輕的戴卓爾夫人說:「我不是一個希望留在家洗杯子的女人。」可是電影的最後一幕,孤獨的寂寞的老人正正就在家的廚房一角把一隻茶杯洗乾淨。 有傳戴卓爾夫人臨終時已經有一點神志不清或者有一點幻覺 – 這些都是謠言。但是在電影中這可不是謠言,而是整個電影非常重要的脈絡:老人在房子裏偶爾有女兒陪伴,她卻忘記了自己的兒子已經到了非洲。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已死,或者說他雖死猶生一直在她身邊吧?她發狂說你已經死了我要把你的東西捐走!可是就算把東西都清理掉,丈夫的身影還是一直跟隨着她。 電影想帶出的概念是不是家庭比較重要、還是女人最終都是希望有一個美好的家庭,這一點我不肯定也不會否認。無疑傳統上對所有的女性來說,不論是小雲雀還是香奈兒,她們一生的遺憾最終都是沒有一個完整的幸福的快樂的家、或者膝下無兒女。事業又再高峰的成就也敵不過晚年的孤寂。這一點讓我想起了張愛玲。可是要是有所選擇,即時能夠擁有了家庭和兒女,平凡的一生也非我所願,相比起平凡我更愛衝鋒破浪。然而人生亦以和為貴、以平凡為幸福。想要魚與熊掌根本定不可能。難道這正是所謂人間正道是滄桑麼? 欣賞戴卓爾夫人同時欣賞電影。女性的人生在傳統男性的社會裏始終還是走得比較艱難。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關注Blog主Twitter:https://twitter.com/wongkiri

愛爾蘭都柏林Landmark Pub 地標必到Foley’s Baggot Street

12 years ago

愛爾蘭以黑啤Guinness聞名於世, 而滿街都是Pub的首都都柏林又有什麼Pub是比較著名的呢? 今次介紹的是連日本都有人光顧, 店鋪本身還設有Facebook粉絲專頁的FOLEY’S. 要是想要更多資料, 下載TripAdvisor手機程式app, 就能找到它的詳細資訊了!   店鋪的外型本來就很吸引, 而且位於市中心, 逛完博物館圈後徒步可到的地區. 這間漆成綠色配以黑底金字招牌的就是Foley’s了. 可以吃輕食, Order啤酒, 或者吃正餐都很合適. 或者大家看看店外的剪報吧! 要走入Pub, 必先看到樓梯. 店鋪是地方的, 但還有上層和下層. 樓梯是由木框鏡子組成的, 懷舊風格的Pub. 座位有卡位有Bar位也有圓桌, 一家大小或者三五知己或者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在這裡落腳. 先問了店員有沒有愛爾蘭本地的啤酒, 店員不假思索推介健力士. 考慮到即將會到健力士啤酒工場, 揀選了另一個不太著名的品牌. Bar台的位置很迷幻. 背後的一堆酒五彩繽紛. 慢條斯理的店員. 各種充滿懷舊風的佈置, 配合60, 70, 80年代的音樂. 一時間不知人間何世, 以為時光倒流五十年. 木製的巨鐘已經陪伴店鋪不知幾個寒暑. 以前的舊式收銀機也在店的一角繼續守護. 雜菜湯上來了. 味道比例清淡, 不過不失, 勝在熱. 炸魚薯條是比較失望的, 不過以小食來說還可以接受. 魚的品質不夠好吧? 炸的成果是不壞的… 最後, 餐牌上有所有愛爾蘭的酒類的相片. 在這裡你可以飲到最愛爾蘭的愛爾蘭酒. 要來一發嗎? HKD 88/Day 3G任用英國上網wifi租借: http://www.telecomsquare.hk/kirisan/ 訂閱Blog主臉書: […]

電影觀賞後感【生之慾(留芳頌)】黑澤明自己最愛的電影

12 years ago

久仰黑澤明導演大名,終於開始慢慢欣賞其巨作。早陣子英國的HMV倒閉時,弟弟以超低價入手了數只黑澤明DVD。其中包括了一套叫用心棒的電影,背景是傳統日本小村莊,講的是一個受兩夥壞人困擾的村莊裏來了一個武士,他巧妙地利用各種方法令兩夥人兩敗俱傷,最後殲滅了餘下的一伙人,飄然遠去,不過今日想講的並不是這一套電影 – 因為其實多打鬥場面為主的電影,都不是筆者杯茶。 黑澤明導演一生拍了很多電影,不少人都以為他的電影以荷里活式為主、或者都是以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為主線。但是其實他亦有很多反應人生的小品,今次介紹的就是他本人認為一生人中最喜歡的作品:生きる《生之慾》(香港譯作《流芳頌》)是1952年由日本知名導演黑澤明執導的電影,曾獲得日本每日電影最佳影片獎、電影旬報年度最佳影片獎、柏林影展柏林參議院特別獎(一說銀熊獎)等獎項。 最初聽說這電影非常沉悶,皆因是說一個老人家的故事。可是在看見這套電影之後筆者認為這不但不是一套沉悶的電影,甚至應該可以拖長十小時拍一套改編的日劇,以示向導演致敬。 渡邊是一個在市政府工作的科長,職位不高不低,大概算是中上吧!在一次身體檢查中他知道自己只餘下半年的壽命。他變得消沉,終日借酒消愁。在一個小酒吧裏他遇到一個作家,這個作家被他的精神感動,覺得他才是了解人生的人,從而帶他去吃喝玩樂享受人生。可是渡邊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快樂起來。在燈紅酒綠之中他唱着一首舊歌,然後自己一個人呆呆地哭起來了。 不久,他遇到了一個年青女子,領導他重新燃起了對生存的鬥志。可是這並不是一套愛情片 – 如果在這裏便從此得到人生意義,黑澤明也不至於成為大師。 在他相信自己已經生無可戀時決定對人類作出一點點的貢獻。重新振作回到崗位,作為一個處理投訴的部長,他和部門一直對住民的訴求並未有正視過。可是今次他決心要為他們辦一點事:回應住民的訴求,建造一個兒童公園供住民使用。 黑澤明的利害之處也就在這裏。電影到這裏終止。下一幕已經是渡邊的喪禮之上,這一點令到看官們也頗為錯愕吧? 記者來質問副市長,說公園的建成聞說不是你本人的功勞是渡邊先生的功勞。副市長譏諷這並不是事實。轉眼間來了一群住民,他們真心真意地在渡邊的喪禮上揮淚如雨,因為他們都覺得渡邊是為他們爭取權益的好人。副市長匆匆而去。 他的舊同事回憶起公園的建成最初,大家都不願說出實話,都把這些說成是巧合或者是他人的功勞。可是一位沉不住氣的舊同事忍不住把這件事一件件抽絲剝繭,把渡邊的努力娓娓道來,引起其他人也逐漸回憶起渡邊在離世前幾個月為公園盡心盡力的經過。大家都變得慚愧起來。筆者認為看這套電影精彩的當那堆同事在討論政府機構工作的態度,推卸責任、不願意把錯誤扛上身的態度簡直和現在香港的官員一模一樣啊。意料不到是渡邊的事跡最後竟然是在喪禮上由同事們慢慢道出,再經歷了貪婪的副市長和八卦的記者潤飾加強娛樂效果,最後還有一位警官說出渡邊臨死時的快樂滿足模樣,拍攝手法以倒敍安排非常吸引。 警官發現渡邊臨死時啃着的小曲名叫「ゴンドラの唄」,是1915年大正4年的小調,曾經風行一時。男主角渡邊由志村橋飾演,寂寞的神韻做得非常充足,感覺絕望、無助、孤獨;但他心中還有對生的熱情和對世界的愛。 「ゴンドラの唄」(ゴンドラのうた)は、1915年(大正4年)に発表された歌謡曲。吉井勇作詞。中山晋平作曲。 ♪花のいのち短し 恋せよ乙女 紅き唇 あせぬ間に 熱き血潮の冷えぬ間に 明日の月日はないものを 花のいのち短し 恋せよ乙女 黒髪の色 あせぬ間に 心のほのお 消えぬ間に 今日はふたたび来ぬものを♪ 周星馳說沒有夢想的人是條鹹魚,世界上可能很多人都是一條鹹魚。渡邊曾經也是鹹魚一般的「木乃伊」,但是在他死前的幾個月他突然找到了人生的目標:為居民建造了小公園給他們一個美好的生活。這一點就足以讓他流芳百世。 但是對於翻譯方面筆者就有一點意見。原作品日語為「生きる」,是一個動詞,解作生存的意思。電影貫穿就是說人生的意思不在於每日營營役役緊守工作崗位、也不在於要每天和不同的女人玩樂及吃喝不同的美食。因此當主角知道自己可以為人類作出一點貢獻時,他就像餐廳裏生日的主角一樣,聽著生日歌沖下樓梯的他衝出了自我,得到了重生。 香港的翻譯名為「留芳頌」,意思是說因為做過一些好事所以死後得到他人景仰,從而流芳百世、為人歌頌。可是筆者覺得這一個翻譯比較着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說到最尾自己做好事的原因都是為了得到他人認同。這和電影中主角自發去為他人做好事是完全不能比擬的。 主角之所以能夠支持到最後而且得到了人生的滿足死而後已,是因為他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目標,也就是所謂求生的慾望 – 生之慾,因此相比起港版的翻譯,筆者這次毫無疑問地認同台灣以及大陸的翻譯。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關注Blog主Twitter:https://twitter.com/wongkiri

愛爾蘭都柏林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of Ireland

12 years ago

到愛爾蘭旅遊除了Trinity College的Book of Kells是必到之外, 另一個比較少人知道的是首都都柏林的National Gallery也是非常值得到訪的. 歐洲的畫作濟濟一堂, 不同風格不同時代的畫作都能在數小時內盡收眼底. 有關美術館的介紹不妨直接參考官網 : http://www.nationalgallery.ie/  今次的紀錄是純粹個人的喜好, 希望把欣賞的作品和同好分享. 不代表是美術館裡最重要的作品啊! 在美術館閒逛時, 有一位任職導賞員的老者走來搭訕, 問我最喜歡的是那一幅? 我指一指一幅寫信的女人, 老實告訴他我不太懂畫, 但我知道這幅畫是非常有名的. 他笑說: 不錯, 他一生只畫了37幅畫. Johannes, Jan or Johan Vermeer (1632 – December 1675) 是個荷蘭人, 他的室內畫是最著名的. 反映的是當時的中產階級的生活. 這一幅在美術館的名作, 經常被圍觀. 即使你不知道以上的寫信女人, 也一定會知道這位戴耳環的少女. 早幾天經過Apple shop, 賣ipad的廣告上就有這幅作品. 要是去年2012年年底有到訪日本而又有去書店看的話, Vermeer的作品正好又再結集成書. 對於這幅畫我的印象極深, 因為在日本時的老師土屋幸子先生就曾給我寄這幅名幅的名信片. 那時我在荷蘭剛剛把梵高的浮世繪明信片寄到日本去了. 不過這幅畫並不在都柏林, 它位於法國羅浮宮. 而寫作本文時其中一幅和樂器有關的則正在倫敦展出. 既然說開Vermeer, 就多看幾幅. 留意它們並不都在都柏林. Vermeer的作品不但以室內為主, 還以光線取勝. […]

日本文化深入談

【日語教室】從日劇《求婚大作戰》中的『男前』到京都品牌『男前豆腐店』的故事

12 years ago

山下智久神級日劇-《求婚大作戰》中有一幕記憶很是深刻。

電影觀賞後感【天國車站】如同雪一樣潔白的罪犯

12 years ago

我承認吉永小百合這個面孔日本得不得了日本阿婆作為演戲的女優有莫名其妙的魅力,看過了她2001年近60歲演40多50歲的長崎丸山名妓愛八,除了去鑽研長崎花街丸山的歷史外,我又再看了以吉永為女主角的天國車站這套令人震撼的電影。 天國車站是說一個天性淫蕩的女人先後兩次弑夫,還間接害死了兩個女人從高架橋上的火車掉入懸崖慘死。可是影評說:她作為罪犯卻惹人同情,身世的不幸令她雖為帶罪之身卻如同雪一般潔白。然而對於女主角,筆者並沒有一般影評人的仁慈。或者是筆者不夠慈悲,也可能是未了解到「人性」的複雜。 兩小時的電影在性愛的場面不多,印象最深刻是織布的女主角、一個四十開外、有一個下半身癱瘓的丈夫在家中偷偷自慰被年青警察偷看的一幕。如同別的影評者所指出,這個年紀的女人風韻猶存別有一股魅力,而且性慾狂盛。 女主角在警察推波助瀾下落毒殺死一直虐待她的丈夫,然後把錢都給了警察上京讀書。警察原來只是貪圖她金錢和肉體,在東京帶了一個年輕女孩來。幾經波折女孩才知道警察非善類,自己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下知道了真相,女主角和年輕女孩就賣掉了房子遠走心他鄉到一個溫泉區以姐妹之名過清靜日子。 豈料溫泉旅館的老板看上了徐娘半老的女主角,被醜陋的、暗戀女主角的店小二知道了。正值老闆原配坐火車經過高架橋之時,小二聽老闆話把店主夫人推下去 – 看到這裡筆者心想:好吧,你就美到要引人犯罪吧,美女都是無罪的,但你雪白的雙手上也是濺了鮮血的你懂嗎!你不殺伯仁伯仁因你而死! 女主角理想當然地坐上了旅館女主人寶座,但好景不常舊情人警察追上來了。旅館主人甘願付鉅額金額換取她自由、姐妹相稱的女孩為了她在和警察糾纏中從高架橋墮落山谷死亡。對她來說可能這都是悲劇,但是相比這「雪一樣潔淨的女人」,這兩位間接因她而死的女人又何罪之有?近她的女人都會死的話,老實說作為女人很難同情她。 接著,老闆對她也是視如玩具、迷戀她的肉體。店小二向老闆請求助殺老闆原配的賞賜時被老闆騙了以為終可以一親暗戀的夫人的香澤(好吧,你暗戀的女神成了老闆老婆你卻要求人家老婆和你睡…),卻發現老闆不守信用而和老闆打架,女主角情急下又刺死了老闆。狠狠的一刀又一刀。死在血泊中的老闆終於受到了殺妻的報應。 天網恢恢,大群的警察抓到了女主角舊情人的年青警察,把整個故事的脈絡都弄清楚了。小二和女主角在暴雪中互相依偎,這是悲劇結局前的大團圓。有人說:經歷了一堆壞男人她終於遇上真心愛她的好男人了!好吧,雖然也不見得掉入山谷的年青女孩和原配又有多幸運。 最後警察追上了兩人,他們同被判死刑。女主角臨死時問了一句:「我漂亮嗎?」 筆者想說:你當然漂亮,漂亮得如蛇蠍。同性間接因你而死,男性為你而亡。我同情你的不幸,但殺人之罪還是不可否定的。 天國車站其實是想說犯罪人物的心理和他們值得同情的地方。電影的介紹說:「這條鐵路上有兩個女人掉下去,卻只有一個罪犯走入了天國」- 可憐的跌入深谷的女人們! 對於歌劇和電影中的悲劇人物,筆者總是抱否定的態度,也許是筆者太幸福、或者入世未深還未懂欣賞作者們的用心良苦吧。也許有天,我也到了「卻道天涼好個秋」的年紀,就明白了什麼是「這條鐵路上有兩個女人掉下去,卻只有一個罪犯走入了天國」吧? 有關吉永小百合另一電影【長崎漫步曲】:https://www.kiri-san.com/blog/articleDetail/1853.htm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關注Blog主Twitter:https://twitter.com/wongkiri

電影觀賞後感【山之音】媳婦和公公的微妙關係

12 years ago

由於看了東京物語對二兒媳的演員原節子十分欣賞,所以再接再勵看了另一個鉅作-川端康成的山之音。山之音是在鎌倉發生的一個故事。 筆者有一位朋友曾經說過,要去一個川端康成文學之旅。相信鎌倉也必定會是重要景點吧! 電影《山之音》以一個六十歲的男人為主角,在原著裡面是六十四歲。話說此男人的兒子夫婦,丈夫在外面包了女人,男人十分不滿兒子所為,對兒媳非常支持,還親身拜訪了小三。儘管得到公公的支持,兒媳卻得不到丈夫的愛。 在電影中筆者比較留意到的是公公和兒媳兩個人之間曖昧的關係。在電影中我們看到男人和兒子在同一公司上班,下班後兒媳為公公掛衣服、反而男人的妻子則相對冷淡。在原著小說中曾經說明,原來男人很喜歡妻子的姐姐可是由於姐姐去世男人才娶了現在的妻子。話說當男人的親生女兒回來時,他看到自己妻子翻弄女兒的錢包,感到十分憤怒。同時間他在和丈夫吵架的女兒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妻子的身影。在夜晚睡覺之時,男人看著呼呼入睡的妻子竟然想殺了她!?因此我們可以說在這個家族之中男人和兒媳的關係算是比較不錯的。再原著之中我們除了掛衣服之外,還可以看到兒媳為公公脫鞋、拿報紙等等場面。對於公公和媳婦間的關係我們固然也可以看成第一媳婦本人很賢淑令人喜歡,第二個可能性則可能是年長男性對年輕女性的包容和愛護的自然反應。 到了電影的結局時,男人和兒媳在公園談天提到自己會回到信州的鄉下,兒媳說她已經決定和丈夫分開。電影就在這裏完結了不知後事如何,可謂神秘呢! 有關文學作品中提到公公和媳婦兩個人曖昧的關係並不罕見。例如在我們中國清代名著紅樓夢中就有非常詳細的描述。在頭幾回裏面已經出現過的秦可卿就被一個喝醉了的老家傭焦大責備「扒灰的扒灰」。要是看過紅樓夢的話相信都會記得一句名句,「賈府除了門前的石獅子什麼都不乾淨」也是同一章節的名句。紅樓夢第八回是「秦可卿死封龍禁尉」就有一個傳說:原句乃「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秦可卿的「淫」相傳就是和她的公公賈珍有一腿。 再回到電影之上。大約一個多小時的情節之中提到兩人曖昧關係的場面其實不多,也沒有露骨的描寫,情感卻十分滲透,演員應記一功。透過公公和媳婦間的曖昧更突顯出兒子和太太兩人間的不和和冷淡。不過和原著小說有一點不同的是,原著小說比較着重男主角的心理的描寫,尤其是對死亡的看法。在電影中他個人的看法相對微弱,男主角和兒媳原節子的關係反而成為重點,這和小說算是比較有出入的地方。 最後一點希望大家留意的是,川端康成創作本作品時,其實是以五十幾歲的年紀去推測六十幾歲年紀的男人的想法。原著透過男人眼光似是對於死亡看法作出了表達。「生時麗似夏花,死時美如秋葉」到底是怎樣的呢?這看來還是要認真翻看小說了。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關注Blog主Twitter:https://twitter.com/wongk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