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紀錄:《戒窮》年青人如何擺脫「窮」的蝴蝶效應?探討魔鬼在細節的儲蓄投資失敗原因

有一個話題在香港說似乎不太受歡迎、而且會被人白眼;即使好多人個個自嘲成為日本人「長崎良美」、或者大叫「月尾要吃土」也好,就算想拿出來討論也不好意思拿出來。

這個話題就是:戒窮。

幾年前我不知何故會無意間看到了「窮家有道——窮一生」的粉絲專頁。

當年粉絲專頁只有一百幾十個讚好,不過網主不單止細心寫下自己如何脫貧、努力工作投資、還會巨細無遺地分享各種細節。開頭以為是勸投資或者買倫敦金的騙局,觀察了一年左右發覺這個人真的很有心機把一些香港年青人經常日常生活之中不知不覺讓金錢消失的情況寫出來。最難得的當然是他寫下的東西我都非常有同感,同聲同氣自然每天追Post啦!

無獨有偶,昨天講下個月去關西八天七夜如何善用7公斤的行李。有一位網友留言問到底為什麼要節省那小小的幾百元行李錢。一來我覺得省下這幾百元可以變成未來多買一張機票去旅行或者是投資本金的資本;二來就是減少行李重量同時也減低旅行消耗的體力以及抬着行李跑樓梯時不幸受傷的可能性。

香港普遍人會講開源節流不如努力找多一些地方賺錢好過辛苦自己。「一班同事收工,辛苦搵嚟志在食」每一日都有人講。

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對我來說2007剛剛出來工作的時候$11,500如果每次吃飯用幾百元的話我會很肉赤。那麼簡單就把半天的辛苦錢花掉了我會不甘心。

一定會有一些女性讀者心裏面想:「拍拖有男人請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吧?」除非你的價值觀是男人拍拖=包起自己,總是收名貴禮物你自己也會有回禮壓力、會不好意思吧。

我一直都認為女人要活得有尊嚴不是找一個男人做靠山,而是自己成為自己的靠山。

我沒有成為專業人士又或者金融界之花,由中學開始開Online shop到出來工作馬上幫自己買保險、開投資戶口、經歷過金融海嘯……相比起高風險投資我更加適合師奶仔儲錢方法—就是老土的積少成多。

省下一些可以節省的洗費、不要被潮流牽着鼻子走、分清楚want和need,這裏每個月已經多了最少$3000。

一年是$36,000。這裏是一個初初出來工作的大學生兩三個月的人工了。

經常聽到身邊好多朋友講「沒有本金何來投資」?窮,一定是社會的錯。

固然家用還有交通食飯開支這些一定省卻不了,但總有一些東西你可以省回來。

我很喜歡網主一個講法叫「F**k You Money」。

「F**k You Money」就是儲了一舊錢你就有任性的本錢。最基本你要有足夠每月生活開支的半年份量,如果你戶口裏面有這個數的話有什麼不愉快就劈炮唔撈。那舊F**k You Money錢是如何儲回來的?不是每個月抽取一部份儲蓄,而是每個月把最基本生活費拿出來之後全部儲蓄!不開心又或者真正要用的時候那錢就是讓自己任性的資本了。

工作累了隨時可以停工轉工,這就是節省金錢換來的奢侈的休息和任性。

L討論番外篇:如何找尋金錢觀念相近的另一半

我和網主曾經討論過,就算自己能夠做到另一半不肯合作怎麼辦?由於網主是個男人他講出來不太方便,會被人家攻擊小氣所以用我的口來說吧!

「無論是男人是女人,如果你是一個節儉的人,一個購物成性不懂得數的另一半在金錢觀上根本和你不配合。」

就算男女財政獨立,結婚之後兩個人要維持一個家庭必須要有共同的金錢觀念,否則關係會很惡劣。

有很多男士認為只要賺到錢就保證會有女朋友或者可以結婚,這講對了一半。如果找到的女人完全沒有金錢觀念你賺再多的錢她只會揮霍更多到最後還是埋怨你沒錢。

也有一些例子是女人會很節儉考慮家庭未來的經濟,可是男人不停揮霍又或者太過喜歡購物。這種情況也很糟糕。無論是喜歡買什麼都不要忘記既然決定兩個人走在一起對家庭就必須有付出,買模型和化妝品減壓並不是大晒的。如果沒有足夠的覺悟就把對方放生吧。

到了近年,日本的「斷捨離」和「極簡主義」在省錢方面幫了很多手。

並不是因為貧窮所以什麼都不買,而是減少生活裏追求物質帶來的空虛、打掃的時間、花時間排隊購買的心機。和真正做得到的人相比我的道路還很漫長,至少我還會買新衣服、而且看到有趣的東西依然會入手。

很感激「窮家有道窮一生」經常在網上無私分享這麼多的理財貼士,希望他和窮太生活愉快。

最後重申:我無意干涉任何人儲蓄或消費模式你過得開心就好,本文只是我和作者相遇相識的感受以及感想。

延伸閱讀:

支持作者歡迎網購電子書、親臨書店或博客來訂購

日本一人旅 按此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 按此


Tags: 消費, 窮家有道——窮一生, 窮家有道, 窮生, 慳錢, 戒窮, 儲錢, 投資, 香港人, 窮人, 月光族, 廢青, 樓奴, 儲蓄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