攞正牌玩語言偽術-《疊配文》胡鬧荒謬話劇下的政治真相

看話劇能夠連續看三個小時很累。
如果要連續三個小時都在動腦筋的話這簡直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吧!
那麼,要是這三個小時裏又有胡鬧、又有動腦筋、又有笑話、又有嘲諷又如何呢?答案就是捷兄的話劇名作《疊配文》。

東歐的話劇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源自捷克的創作筆者更是第一次。《疊配文》的編劇名叫Vaclav Havel,在創作這個劇本時他面對強大的審查制度,如果他寫的劇本被認為攻擊政府,不但沒有上演機會還有機會被抓去監禁。因此本劇處處利用隱喻,不斷指桑罵槐;明明在公的不公義的政權,卻好像在述說一個荒誕的笑話。只有這樣Havel才能渡過政府的審查。這一年是1965年。

故事的內容大致是說某個局的局長收到了一份以新式的語言「疊配文」寫成的公函。可是由於局長根本不懂得這一種語言,他無法知道這封公函是甚麼意思。根據秘書所指出原來整個局的人都知道甚麼是「疊配文」,而且還在會計部原址設了一個教室作教學。他更發現「疊配文」推行的人竟然是副局長!而自以為隻手遮天的副局長卻不知道自己親密無間的拍檔原來才是真正的機構負責人,整個翻譯中心都聽他的話。更加精采的是原來在這棟政府大樓裏有一個「中央監察局」;專責專員無時無刻都在洞裏監視着每一個員工的最新動向!

對於自己不了解自己旗下員工的所作所為、上級的提示、還有大方向的改變,他心中十分震驚:「原來我這個局長甚麼都不是!」

要了解這一幅公函的意義必須先找翻譯員。可是翻譯員表示如果沒有許可證他們不能代為翻譯。在申請許可證的時候,負責的博士表示沒有身分證明書他不能發出許可證。向主任查詢如可得到身分證明書時,主任表示如果他手上的「疊配文公函」[假如]是員工評估書的話,基於在互相牴觸的大前提下他不能發出身分證明的文件。而要知道局長手上的書信到底是不是員工評估書,卻首先需要馬上把它翻譯出來。

除了行政紊亂政出多門之外,話劇中的每一位員工除了局長之外他們都在工作上表現得漠不關心—只求無過,不求有功。秘書每天的工作就是吃早餐吃午餐,還有梳理秀髮。新開張的翻譯部門每天最關心的就是生日會和午飯。高級的女主任喜歡命令年輕的女秘書每天替她搶購減價貨和買東西吃。對於香煙雪茄和咖啡他們非常之有興趣—因為這是調劑辦公室生活的用品。

最後局長手中的書信在經歷了接近三小時的擾攘沸揚後終於翻譯出來:這竟然是份以「疊配文」寫成、請他馬上禁止「疊配文的推行」及「嚴懲推行疊配文推廣人(副局長)」的文件!

至於劇名《疊配文》這種新文體到底是甚麼東西呢?它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公式語言—由於非常獨特,所以和世上所有約定俗成並且會改變的語言不一樣。它遵守個字有着60%和其它文字不一樣的規則,不會發生打錯一字即失其義的問題。例如bun, gun, nun這些英語裏會犯錯的字就不會出現。是取而代之的是由於太正確了,每一個詞語都非常地冗長累贅。連副局長到最後也說他曾經相信他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為了推行,他日以繼夜推行,可是最終這新語言還是瑕不掩瑜。一言以蔽之:「疊配文」並不實際!

根據秘書所說,整個局裏除了其中一位員工、翻譯員、博士和老師之外,根本無人能學懂。即使是堅決推行的副局長也是上了一課便放棄了。規例複雜、每天幹一些表面的東西,老是說要追求更迅速的效率、更人性的程序、更好的工作環境、更完善的制度,可是到最後勞民傷財、以小事化大事、使用彊化的制度去維護一己的利益,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到底是捷克還是哪裏呢?古語有云:「蓋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對於改革現狀推行有效行政的方案,要了解到底他們是否真正切合時弊、提高效率,有時不一定透過事實才能證明。而發現不合適的時候大刀闊斧加以改革,可是未能切中要害、永遠重蹈覆轍也是很多官僚機構會發生的情況。話劇到最後「疊配文」推行失敗了,他們重新推出另一種新語言去改善。再做多錯多的情況下,觀眾苦笑:「難道以不變應萬變不是才是更實際更人性化嗎?」

幫助局長重新奪權的小女職員到最後被女主任辭退。小女職員向局長求援,局長竟然對他說為了更加多大事所以必須犧牲她。局長更勉勵小女職員作為一個自豪地說出自己的哥哥在劇團工作的女孩子最終一定會有光輝的一天。長篇大論的官腔、從核子分裂到人格分裂由局長口中從容不迫地說出。最後局長拿起刀叉加入了一起去吃午飯的「局中職員群眾」中。小女職員卻豁然開朗,拿起手提包快快樂樂地離開這個「局」。

在香港藝術也已經開始遇到箝制的時候,我們看《疊配文》到底又看不看到甚麼敏感的話題?對於此事,7A話劇團的導演一休是這麼說的:「如果你看到甚麼那是你自己對號入座或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關注Blog主Twitter:https://twitter.com/wongkiri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