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 More

About Myself

Follow Me

On Instagram

Discover

Facebook Page

電影觀賞【美麗與哀愁】川端康成的女同性戀不倫戀和復仇故事

11 years ago

川端康成的名作被改編為電影的絕對不是少數,半年前看的《伊豆の踊り子》(中譯:伊豆的舞孃)就是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17、18歲的山口百惠飾演青春少女和未來的夫君三浦友在此片結緣,亦為曰本電影界一椿美談。 《美麗與哀愁》日語原名為《美しさと哀しみと》,表達的就是美和哀的世界。它由當年被稱為Japan New Wave之一的著名導演篠田正浩攝製,當年同有此雅譽的尚有《感官世界》的大島渚和吉田喜重。兩位同性戀女主角都是美女,分別是八千草薰和加賀まりこ。 在2013年今天執筆時她們兩位還健在,不過已經是白髮蒼蒼的老婦了。要是近期有看《舟を編む》(中譯:《字裡人間》)的話,或者大家也會覺得有點眼熟-1965年飾演上野音子的女畫家八千草薰、正正是2013年編輯的太太松本千惠! 八千草薰除了電影《美麗與哀愁》,早在1957年還演出過另一套川端康成的作品電影《雪國》。 故事大意是漂亮的女畫家早年遇上了有婦之夫經歷了難產和被拋棄的痛苦,在絕望之中一直創作但心裡的陰影一直未能吹散;男人卻利用女畫家的不幸寫成了小說成為了著名的作家。電影開始時和女畫家關係如同戀人的學生發現那位男人正好來到了京都,她本著為老師復仇和對老師過往戀情的妒火決意要向這個男人報復。 報復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和男人睡覺然後再勾引男人的兒子。 男人的太太看穿了女學生的「陽謀」可是兒子和男人都不聽勸告,被美麗年輕的女學生擺弄得團團轉。女學生帶著男人兒子去琵琶湖開動了機動小艇。 最後女學生獲救,兒子失踪。老師的孩子死了,男人要用他兒子的命來換。 不過在看電影的評價時,發現不少曰本人也認為這不算是什麼「報復」。首先是同性戀的女學生要去睡男人還要去睡父子(他們當中有人稱之為「親子丼」),其次是感到男人能和女學生交歡,理論上是女學生才真正輸了!也有人表示睡了老師男人就是報復,這道理說不通。不過筆者的看法是假如這些是女學生的「報署」,這一切都是換取最後的目標 - 「兒子的性命」時,以一命換一命還算是可以理解的劇情。 電影中最美的是歌頌兩女的同性愛,兩女的亙相依偎至愛撫都是美的表現美的化身;相比之下男人和女畫家、女學生的性愛被拍得普通而平凡。女學生不讓男人碰其中一邊乳房,男人譏笑這是留女畫家的嗎?卻不知道攻於心計的女學生只是不讓父子都吸吮她身上的同一個乳房(?) 對女性胴體和奶子的迷戀令男人和他的兒子都過不了美人關。殺機埋在色慾,最終年青的兒子失去了性命。到死亡的一刻他都不會知道自己睡了父親睡過的女人、更不知道自己的死只是為了還父親十幾年前的過失。 如同早陣子《字裡人間》一文寫過電影中有時會發現人物的名字「語帶雙關」,女畫家上野音子的「音子」在日語的發音是「おとこ」-也就是「男人」。不過女學生名「坂見けい子」倒是想不起什麼。 美,在於意境。 女畫家的心情在十幾年間已經大致回復,她盡量學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靜地生活在京都畫自己的畫。雖然她心裡有陰影,但在舉手投足之間也有一種悠然自得的美,她看破了世界,或者已經在心底裡原諒了過去的一切。 女學生的美是夏花一般的美,熱情如火驚濤一樣的愛情還有燃燒得如火如荼的報復之心。這些女性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淒絕的美、在命運之中譜出了人生的頌曲。 哀,是對花花世界的悲哀。 上一代的過失,死了一個不幸夭折的嬰兒,讓一個花樣年華的女學生被復仇燃燒自己至死, 還令一個蒙在鼓裡的青年人不明不白地為上一代的過失賠上生命。 每一個人在人生中都有其過失,也有他的最愛。用最愛去補回過失,就是遺憾。而正因為有遺憾,所以才會有人生。 支持作者歡迎網購電子書、親臨書店或博客來訂購 日本一人旅 按此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 按此

電影觀賞後感【三島由紀夫と若者たち】悲劇文壇英雄的死亡覺悟

11 years ago

百老匯電影中心的曰本電影向來都是筆者留意的目標之一,上月在賞畢《深喉女神》(英譯:Lovelace)後看到不少人圍觀看一個預告片,上前一看發現竟然是穿著軍服的曰本演員-原來是《11.25自決の日ー三島由紀夫と若者たち》的預告片!由於10年前看過三島由紀夫的作品《金閣寺》後對他一直抱有興趣卻懶惰未曾花時間精神,故看到有關他的紀錄片時馬上如獲至寶購入三天後的場次。意料之外銷情出奇地好,只餘下頭三行的位置了。 三島由紀夫本人出身於背景良好的家族,家境富裕,成長於貴族學校。自小體質欠佳,唯天資聰穎文采飛揚。一生著作極多,在他絕名之曰早上還準時交下了稿子。他最著名的作品必數《金閣寺》。筆者知道這是作者基於金閣寺失火之事實改編而寫成,但心中對於他的美學、以至人生觀死亡觀都有非常大的疑問。深信這電影會令自己更加了解三島的情感世界。 三島由紀夫是一位富有而出色的作家。不過作為一個作家他對諾貝爾奬並沒有興趣。他有興趣的是如何振興曰本。而他的中心思想就是重舊曰曰本的天皇為神聖精神支柱。他設立了楯之會,招募有志的年青人,給他們陪訓。為了讓自己也能成為有能力去推行運動的人,他自己也加入了自衛隊的訓練,希望自己在體力上也能得到磨練。 然而,如果是為了文學角度而進場的話可能會有點失望了。不過作為了解曰本軍國主義以及主張天皇為首的理念的話,這是一套很值得参考的電影。 他到大學去推廣,被柴台也不怕。使用「平岡公威」的真實姓名,不被「三島由紀夫」的作家身份影響,抱有必死的決心。三島有他自己愛國的方式,而他自己亦深信曰本不能過度依靠美國。雖然他走的路是當時一般人民反對,卻堅持自己的理念貫切始終,最後發動綁架案並自盡於事發地點。 額上綁上「七生報國」,和他的一生最重要的追隨者森田必勝以傳統武士的形式自我了斷。生既不能選擇,至少死能死得有尊嚴,「殉國死義」,「殉」自己的理想,從容「就義」。 三島由紀夫為人最著名的還有名句:「生時麗似夏花,死時美如秋葉」。在電影的片尾,櫻花在風中搖擺如泣如訴,秋葉如火紅的畫面扯動了萬千觀眾的心。要是要理解他的心境,只看這電影絕不足夠,對於他的成長環境,文學美術修養也必須有一定的認識才能明白為何他選擇了在健壯的40歲之年以殉國-也是殉他自己的理想。 三島は「老醜」というものを嫌いました。若い絶頂の美のなかで、国に殉じて死んで行くのが望ましく、美しく、人生を晒したくないとも願っていました。「神々に愛された者は若く死ぬ」ということは、三島には、理想でもあったのです。 最後,電影中沒有紀錄的。在三島死後,他的房間發現了這一張紙條。 「限りある命ならば永遠に生きたい。 三島由紀夫」 英語翻譯版是Human Life is limited,but i would like to live forever。也就是「人生有期 吾欲永生」。 歷史告訴我們,最終三島的行為沒有影響當時的曰本人民的思想。地球依然一樣的轉,人們只是留意到他的以死明志,對他表示惋惜和遺憾。 尚有兩首三島遺言也給大家送上,唯筆者對曰本古文理解尚淺,如有錯請指教。 『益荒男が たばさむ太刀の 鞘鳴りに 幾とせ耐へて 今日の初霜』 自衛隊的行動一直只聞劍出鞘的聲音 在初霜的今朝 我們按不住了 『散るをいとふ 世にも人にも 先駆けて 散るこそ花と 吹く小夜嵐』 在和平的曰子裡 人民已經不接納以命相勸 我身先士卒以死相諫 如同散落調零的花朵於夜中的山嵐 另一位視死如歸烈士森田必勝我們也不應忘記: 『今日にかけて かねて誓ひし 我が胸の 思ひを知るは 野分のみかは』 一直以來對對心中誓言一直知曉 今曰如台風掃過 清爽地覺悟了 参考連結: http://ja.wikipedia.org/wiki/三島事件 http://ja.wikipedia.org/wiki/森田必勝 http://ja.wikipedia.org/wiki/三島由紀夫 http://www.kokubou.com/document_room/rance/rekishi/seiji/mishima_geki.htm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

電影觀賞後感【戶田家兄妹】東京物語外的殘酷現實反映作

11 years ago

適逢小津安二郎逝世五十週年,十一、二月電影節又有他的份兒。家中有小津的VCD十數枚(其實DVD也只有數枚),正好五套電影中有三套也手上有貨,都是不比東京物語遜色的大作,其中比較喜歡的是《戶田家兄妹》。 故事劇情其實還是老樣子,父親過身後母親和小女兒成為人球,兄姐表面拍拍心口,實際都不願照顧他們。這種故事在《東京物語》已經出現過一次,而喜歡小津的都會知道小津的作品在平凡中有話說 – 其中家庭的人際疏離是他刻畫得最絲絲入扣的一環。 戶田家開場時看官都會被他們華麗的大宅、意氣風發的老先生老夫人、還有廣闊又氣派的漂亮花園和考究的家庭攝影所吸引。透過側面描寫,展露出戶田家曾經是如何顯赫的一個家族。 根據小津方程式,戶田家自然也是透過變故而發現家庭的溫情。戶田老先生過身了,幾兄弟圍在一起討論財產分配。原來在還清債務後基本上所餘已經不多,於是年老的戶田太太和小妹便成無主孤魂,需要兄姐接濟。 在整透過二哥的說話看官還會發現原來小妹本已訂婚,可是家道中落後對方卻悔婚了。二哥一針見血:你家出問題就拋下你的男人你也別再想了!小妹只在飲泣。她是個大家族的小小姐,從來沒有驚歷過此等殘酷的現實。 很快母親和女兒都感受到了寄人籬下的痛苦。先是女兒希望彈鋼琴卻被嫂嫂嫌棄、想去找工作又被老姐阻擋。老姐說:你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我不想去百貨店時看見妹妹在服務人說謝謝惠顧! 說起彈鋼琴,在黑澤明以京大事件為基礎、原節子的另一神作《我對青春無悔》中,女主角幸枝也是彈鋼琴的。大約在20世紀初時大戶人家的女兒也是以學鋼琴為風尚。 相比起《東京物語》,《戶田家兄妹》的知名度並不高。《東京物語》最矚目的莫過於未忘人紀子,為夫守節事奉公婆,在危難裡不忘孝道、在世態炎涼中發揚大愛。戶田家兄妹雖然曾一起只富貴,卻未能在父親死後共患難。對於小妹的冷淡和對母親的冷漠,他們不是不知道,而是真心認為這沒有什麼大問題,反正有吃有住嘛。正如身邊也有不少人覺得,把父母送老人院有吃有住有姑娘,為什麼說我不孝?因為孝字包含的不只是衣食足,還有照顧他們的精神和感受啊! 二哥從中國工幹回來看到這種情境大吃一驚,嚴詞訓斥了兄姐。小妹要給大義澟然的二哥扯紅線,二哥偷跑了 – 他是不是怕成家立室?還是害羞?電影沒有告訴大家,就讓大家猜戶田家最後會怎樣發展。 延伸閱讀 http://ja.wikipedia.org/wiki/原節子  1920年生6月17曰巨蟹座的曰本昭和美女,2015年9月離開了人世。    

辛亥革命紀念日 香港的另一個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慶

11 years ago

雙十節源於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次年民國政府將雙十節定為國慶。今天是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周年國慶。紅樓每年都會慶祝元旦日和雙十國慶,升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並且高唱中華民國國歌與中華民國國旗歌,規模為香港之最。 遙想百多年前國父孫中山先生、黃興及諸位烈士推翻滿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政體,正式完結了中國幾千年的帝制社會。 今天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推行民主政制以一人一票普選總統,各級縣長、市長、議員推行政務。 1997年之前,香港也有頗大規模的隻十節慶祝,但回歸之後一切活動變得低調進行。 朋友說:「1991年我開始有記憶至1997年10月10日都有,青衣南、北兩條行車大橋都會掛上一片旗海。過百青天白日隨風飄揚,好不壯觀。」 又有人問:「台灣擁有南京條約唯一的正本,因此中華民國才是香港主權的合法擁有者。但由英國跟中华人民共和国有邦交,與最终香港仍被交送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曰:「事實是中華民國二戰後主動放棄香港主權,圖片正是1945年9月重光勝利遊行,可見當時民國旗幟在香港官方活動中飄揚。」 今次就在革命102週年和大家看一遍在香港屯門中山公園的雙十節慶典。 早上10:30的活動,大約9點幾筆者和朋友便到達了。坐西鐵轉輕鐵可以去到蝴蝶邨側的中山公園。 天朗氣清,孫中山紀念碑屹立在藍天白雲之下,今天是中華民國102週年,青天白曰都有了。 銅像下刻有「天下為公」四字,看著不勝唏噓。天下為公的理想今天已經成功了嗎? 中華民國國歌: 旁邊的舊屋是傳說中的討論革命之事的舊地。物是人非,這間小屋己經非常殘舊。 穿著青天白曰滿地紅的上衣的少女和博愛的石碑,紀念、提醒今人博愛。 石碑的後面刻著:世界潮流 浩浩蕩蕩  而不順應世界潮流的會如何?而世界潮流是民主社會還是。。。? 滿場的青天白曰旗和碑頂的太陽相映成趣。 中華民國國旗歌: 雖然是星期四的上午,可是仍有不少人抽空出席。 後來人群陸續趕到,大約10點左右已經人山人海擠在這小小的石碑前。 全體肅立、唱國歌、升旗典禮、向國旗和國父銅像行三鞠躬禮。 以大會主席麥業成議員為首,各位嘉賓致歡迎詞。 歌唱「中華民國頌」揮動小旗 中華民國頌 鄧麗君主唱 (很好聽) 筆者身邊的80後青年Dicky自備大旗揮動 這就是歷史建築物紅樓。作為一位歷史人,看到文物落得如斯下場,心裡有點不是滋味。 在古物古蹟保育方面,康文署可否「可大力度」去辦點事?個人認為:中國人有所謂「數典不忘宗」,不是只記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幾多週年,每年的回歸慶典再豪華也蓋不過把國父古蹟冷落的無恥。到底中共建國緊要還是推翻滿清緊要,在筆者的心目中絕對是後者重要。 這個紀念儀式年年都有,有心不怕遲,明年不妨去看一遍。高唱三民主義,中國國慶愉快! 後記: 當曰遇到三位80後年輕人大唱中華民國國歌三民主義,年青人揮舞大旗讓人感動。筆者和他們暢談中國歷史科何去何從以及身為年輕人如何向下一代推廣真正的歷史,有意義的一日! 他們分別唸社工、工程、工管出身,要了解歷史和學習歷史,不一定要「歷史系Major」,有心肯做就可以了。 很高興遇到您們三位。謝謝大家。 最後送上梅花一曲,也是鄧麗君主唱: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關注Blog主Twitter:https://twitter.com/wongkiri    

3D和特技以外的Starlight Express 星光列車啓示

11 years ago

星光列車在香港上演,朋友聽到筆者去觀賞,急忙回應:「啊,不就是那套音樂劇嘛,小朋友的東西,嗯嗯,感覺好像湯馬士小火車?一堆火車玩具在夜晚會變成人,上演你爭我奪?」又或者,「不就是3D很出色,一堆人玩雜技一樣碌來碌去嘛〜我看音樂劇不看馬戲!」 也許是坊間對星光列車的了解太多注目於技術突破,令人誤以為它的精髓就單純在技術,所以筆者希望和大家分享星光列車在高技術和高科技這些街知巷聞的以外吸引到筆者之處。 首先要指出的是,火車們不是玩具,而是我們當中每一位,天生後天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職位,不同的人生。英俊有型的各位火車頭代表了「領導者」,他們帶領著不同的火車,也就是「隨從」、「部下」們出發,去一個又一個的目的地。餐車、軟座硬座、頭等車廂等照顧客人的角色是一眾女性火車頭,她們喜歡找尋強而有力的火車頭,絲蘿托喬木。而粗獷的貨車車卡則是一眾彪形大漢,默默工作不爭著當頭頭,也不花枝招展等待客人回首。 江山自有才人出,一代新人勝舊人。再勇猛的勇士都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感慨。新一代的電汽化火車頭年少氣盛,深信自己是未來世界的支柱,看不起所有舊時的老前輩。意氣風發電汽小子,就如同金融海嘯前的年輕i-banker。 柴油火車曾經是世界第一。他有經驗、受眾女性火車歡迎,同時受其他火車頭敬重,但明日世界還是他的天下嗎?還是敵不過新晉的電汽小伙子?他在筆者眼裡就好像一般企業的中高層,以一段段光輝歲月「食老本」,心中對後起之秀有提防之心。 那麼今時今日,蒸氣火車頭已經被淘汰了嗎?原來在玩具箱的某一角,蒸氣火車還在默默地生活。Oh My God!! 比賽要和柴油火車和電汽化火車比試?已經一身灰塵的Ashley火車作為老前輩警戒生銹的Rusty火車,「你可以做得到」。 終於一年一度火車比賽又來臨了。眾火車都磨拳擦掌準備爭奪成為新人王。 漂亮的頭等車廂Pearl受到新晉電汽小子青睞,任由蒸氣小子Rusty如何愛慕,在理智與感情之間最後她覺得自己跟隨未來新人王才是明智之事,把蒸氣火車Rusty丟低。 在這裡她唱出了動人情歌MAKE UP MY HEART,道出了在兩雄相遇時美人芳心難作抉擇的心情: Its time to choose between the two of them,id better make a start. Someone help me make up my heart,tell me how to make up my heart. They say two lovers can be twice the fun. They think there being […]

【香港製造】m&m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 Dio Production House 送熊仔Tee活動

11 years ago

2013年機緣巧合, 認識了人稱太歲的Dio Wong, 同時參觀了他的公司 – Dio Production House. Dio早於1987中學年代已開始手辦原型製作及生產, 期間參加多個國際大型的首辦模型展. 專注認真的Dio在筆者眼中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宅, 但他的宅卻令亦開始了原型師的職業及創辦了這間本地薑 – Dio Production House, 除了和各大品牌如11月的萬聖節初音Crossover外, 同時還生產自家設計.  本地設計的”菲.比亞.珍熊” T-shirt系列, 也就是今次送給大家的禮物, 詳情請看到最底… 好物宜分享不宜獨賞, 先來給大家欣賞早前Dio及其一眾團隊飛出香港在加拿大以m&m砌出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 過往Dio除了和一些本土產品公司合作創作多款香港本地經典商品如「多啦A夢」樂團,「阿童木」銅象,「超人」活動人偶,「霸刀」首辦模型等動漫精品外, 為了讓商品發揮出其獨特的設計, 當中更採用多種不同的生產方式如注塑, 搪膠, 電子, 機械, pu倒模等. 他們同時亦為電影設計及製作道具. 在授權商品方面Dio亦經常申請不同類型的電玩, 動漫版權及推出很多不同的漫畫精品發售. 最後是香港本地作的原創產品. 本著一腔熱向和理想, Dio推出多種不同系列的原創商品, 如關節 (活動)人偶系列, 設計師的玩具系列, 原創首辦模型系列. 在推出商品的同時亦是為著推動本地原創. 為了得到更加多人認識, 亦希望更多香港人願意關心新一代的創作, Kiri-san.com這次義務為Dio推介其公司的Facebook專頁. 正值Dio亦希望得到更多香港人的關注, 現正舉行【讚好轉發送本地原創菲.比亞.珍熊Tee】的活動. 請各位有空的話不妨讚好一下專頁, 以一個小小的Like支持本地年青人創作! Face book Search: Dio Production House […]

灣仔動漫基地 一個英雄的誕生 馬榮成個人展 2013

11 years ago

近日筆者身邊70,80後男性朋友們都很喜歡的一個展覽叫《A hero: 一個英雄的誕生》. 這是本地漫畫家馬榮成先生的個人展, 也是灣仔動漫基地的首個本地漫畫家個人展. 提起馬榮成, 香港土生土長的男性都會記得90年代時每年的書展, 那些兵器, 還有各種首辨. 而對女性來說, 對風雲和中華英雄電影還有印象吧? 由鄭伊健到郭富城, 這些當年的型男飾演的聶風, 步驚雲, 華英雄等人就是馬榮成的兒子們. 今次筆者就會和大家參觀馬榮成的個人展覽館及帶領大家走一轉這個新建的動漫基地. 關於灣仔動漫基地, 其實灣仔和動漫是很有關連的. 除了因為每年的動漫節也在灣仔會展舉行, 本地漫畫殿堂級人馬如黃玉郎也是在灣仔區成長. 而這幢動漫基地的前身其實是一座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物的戰前樓宇, 於1910年建成, 原是草根階層人士的住所. 懸臂式露台為外觀上最易辨認的特色, 露台天花及門腳線條平實, 而鐵花欄杆則簡單幾何圖案裝飾. 這幢歷史建築物經過市建局的修葺和活化後, 仍然保留了部份原本的建築元素和物料, 包括露台, 法式門窗, 欄杆和木樓梯. 當然改動的也有不少, 但對於要活化建築物來說, 有些取捨還是必要的, 筆者不是建築師也不敢說這種保留方式是好是壞了. 當然, 如果以歷史系本科生的身份說, 筆者想叫這個做大三巴 – 只保留了外面, 其他都感覺太新穎了. 窗口使用平實的木框鑲嵌玻璃窗, 配合當年的銅製長型小五金作窗栓及鉸. 原先的壓花玻璃窗已經沒有了, 但在房子內部偶爾可以看到原有的壓花玻璃. 走入了動漫基地, 第一件事一定是在步驚雲雕像前留影. 金鱗豈是池中物, 一遇風雲便化龍. 九霄龍吟驚天變, 風雲際會淺水游. 《風雲 雄霸天下》主題曲 平地一聲惹風雲 誰是結局誰是因… […]

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巴士回顧展 丹拿A型 白水箱 市區集體回憶

11 years ago

幾個月前寫過九巴的80週年展覽,要是當時錯過了可不用傷心,因為即日起至11月11日香港歷史博物館將展出香港交通史上重要的交通工具:舊巴士! 在歷史博物館前的空地有兩架醒目的國寶級巴士:雙層的丹拿A型和單層的白水箱型巴士。即使遠遠地從行人天橋上望過去也感到氣勢迫人。 2013年4月13日 香港九巴80週年懷舊巴士展 1933~2013 攝影紀錄https://www.kiri-san.com/blog/articleDetail/1808.htm 要是有留意郵政局宣傳都知道,9月24日推出巴士郵戳和郵票,這是筆者去年就已經知道的,所以80週年時專程去了九巴工廠拍巴士,就了為了弄這樣的片子。 9月25日上午,來到了這個剛剛開幕的展場,拿著作品和真身合照,感覺好興奮。 天朗氣清時拍照就最適合了。 兩架古董巴士被欄杆圍繞。 除了冷氣室內展出一輛被生劏的丹拿E型巴士之外,尚有不少老年人的回憶,如幾十年前的司機制服、車票、路線圖等等。 同場還展出了巴士玩具,小時候都有玩過嗎?還是大朋友才喜歡這些復古巴士? 在網路未普及時,要查巴士路線就要用工具書。大約90年代中期還在使用。 這套巴士襟意超級精緻,很受巴士迷歡迎。 巴士迷們在努力解答問題紙上的巴士問題。 同是雙層巴士大國,英國倫敦有交通博物館,香港卻沒有。是地不夠、也是人手不夠。和史前生物館(已於2013年9月21日結業)一樣,或者小型展覽有一定客源,但要真正維持永久的博物館,還是不可行的夢想。倫敦交通博物館入場費多貴!香港巴士展可是Free Entry啊。 香港九巴80週年懷舊巴士展 1933~2013 攝影紀錄https://www.kiri-san.com/blog/articleDetail/1808.htm 訂閱Blog主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iri.c.wong 關注Blog主微博:http://weibo.com/wongkiri 關注Blog主Twitter:https://twitter.com/wongk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