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7年,氣淑風和之春,賞櫻於因州。因州者因幡伯耆今稱鳥取,香港米子直航之米子即為鳥取縣是也。
吉川經家的鳥取城位於久松公園。從100円市內巡迴巴士站下車,只見沿著護城河一片粉紅延伸到山腳,天守本丸石垣在最高點守護全城。



假如你在清靜的鳥取城感到陰風陣陣,這是因為它有著跟戰爭相關的恐怖故事,屍身不全的亡靈們也許還在徘徊⋯⋯
我們走入櫻花爛漫的古城,再細數400年前織田信長還健在時、鳥取城人食人的悲慘故事。
沿著仁風閣的道路走入久松公園緩緩拾級,眼下風景漸見遼闊。每層石垣上曾經存在的建築物早已倒塌不留一柱一瓦,櫻花樹卻在土上紮根,無堅不摧的舊城石垣經過幾百年成為了層層花海。






穿過花海後直上大草地便是二本松與全日本唯一「波波石垣(學名:天球巻き石垣)」,顧名思義就是「砌成圓球的石垣」,很像香港太空館。


天正5年(1577年),信長燒死前5年。
還未成為太閤的羽柴秀吉受信長之命攻打中國地方。3年後天正8年(1580年)6月終於來到因幡國(今鳥取東部)展開攻擊,首攻若櫻鬼城與鹿野城。當時的領主山名氏投降織田信長,投降後被家臣放逐,家臣迎來毛利家重臣吉川經家防衛織田信長。
吉川經家鞏固了西北防守在丘陸修建丸山城,為備戰作足準備——當時吉川經家的鳥取城沒那麼雄偉,現在看的是江戶時代建的。

可是,秀吉使出了「兵糧戰」——這是鳥取城群眾大開殺戒人啖人的契機。也有傳聞有自私城中兵士賣國求財,把糧食都拱手售予秀吉。吉川經家亦曾寄望強大友軍毛利水軍的兵糧援助,可是毛利水軍慘敗收場,吉川經家慌了。
中世之期,世界各地都曾經發生的籠城消耗戦,最著名數法國卡卡頌——就是那養肥豬掉出城最後籠城成功的故事。
《信長公記》因幡國戰役篇章是這麼說的:島取城內糧食短缺,骨瘦如柴眼神空洞的男女老幼哀鴻遍野,當草木根葉都沒了,在求生本能下偶見瀕死之人即攻其不備,爭相擊倒而嚼其血肉,多處出現搶屍首頭顱而食者⋯⋯
這就是鳥取城櫻花花海掩蓋了的往事。當然事隔幾百年,恐怖場面連鳥取市居民的曾曾曾曾祖父都早已忘記了——留下活口的都是「倖存者」的後裔,不是嗎?
雖然米子跟香港開通了直航但鳥取市的繁華跟米子實在有距離,鳥取城的名望又不高,明明櫻花時節美得目眩還是門可羅雀冷清清,最適合想耳根清靜的尋櫻客。

假如你突然看到櫻花樹後有個衣衫襤褸的農民,請你不要驚訝,就悄悄放下飯團讓他幾百年後做個「飽死鬼」吧。
——朋友在山崎合戰古戰場露營時,曾見過身穿古代戰國武士盔甲之靈體還在樹後躲藏,生生世世,未能超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