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治發展到戰前沒落】乃木希典規定的『勤勉樸實』明治女學生指定制服—古董和服「銘仙」物語(日本和服歷史知識 實用文 懶人包 科普文)

現時的日本女學生穿的「水手服」早就透過各種渠道深入民心。今天來講講明治年間最早期訂立的女學生制服-銘仙。

有人會問:

「明治大正不是穿『袴』嗎?」

簡單點來說,在「袴」裡面那件和服就是銘仙。學生也可以穿比銘仙更低檔次的和服,但當時的限定就是「銘仙為上限」。

「銘仙」這東西是一種用絹作為素材的染色平織編織布料。一般來說相信是江戶時代中期開始存在。最初稱為「太織(ふとおり)」(KIRI按:粗織),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經常使用被廢棄的 「玉繭」や「屑繭」中比較粗的「緯糸(よこいと) 」去製作結實又厚身的布料而得。

明治~昭和初期使用洋傘和番傘的和服女性

到了江戶時代後期,這種厚身的布料在書文更越來越普及,亦成為武士階層的日常服裝。可是由於「太織」的「太」這個看似在日本語中的意思除了「粗」之外還有肥胖的意思,作為女性的衣服名稱實在有點不恰當所以開始使用「銘仙」這個名稱。

因緣際遇,在東京的五反田發現了『POLA化粧文化情報中心』,讀到銘仙相關的資料。

加上在愛知縣明古屋週邊的戶外露天博物館的『明治村』也有看過希木希典和銘仙的關係,大約是2019年的春天我開始了對它的研究、後來還買回家了。

「銘仙」,你為什麼是「銘仙」?

關於「銘仙」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幾種講法:由於有非常細密的線交錯「目が細かい(KIRI按:精細茂密的意思)」,取其讀音「目千(めせん)」再更換成漂亮的漢字就成為「銘仙」;另外還有材質「縞」(KIRI按:直線條紋)的「専門」所以成為「目専」 亦等同「銘仙」的讀音;最後還有想像在銘酒銘茶中享受仙境風流快活提升高級感的「銘仙」等等不同類型的傳說。

到了江戶時代後期到明治維新之後,銘仙差不多全部都是直線條紋的。但到了明治年間到大正時代,「経糸(たていと)」和「緯糸(よこいと) 」故意使用不同的顏色交錯編織的製作方法讓布料柔和的視覺觀感境界提升,令銘仙人氣繼續高企可謂風行一時。

~染の織りの郷~      ちちぶ銘仙館

然而,銘仙百花齊放的日子要數明治42年伊勢崎銘仙開發了「解し絣(ほぐしかすり)」這種編織技術。這種編織技術能夠樣職人在織布機上編織布料時,使用特定的技巧以即可以在縱橫兩線交錯編織的時候編織出複雜的圖案。除了一直大熱的直線條紋以及大正風矢絣外,各種曲線以及新藝術運動下流行的幾何圖案以及抽象畫一般的花紋圖樣亦開始出現在銘仙布料之上。

秩父太織~糸作りからの手仕事展~石塚工房 いざり機 実演

到了大正末期以及昭和初期,摩登熱潮下區尾的服裝時尚亦影響銘仙的發展。當時色彩鮮艷的「模樣銘仙」(KIRI按:圖案花紋銘仙)紅得發紫風頭一時無兩。

銘仙的種類

銘仙生產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五個:伊勢崎、秩父、桐生、足利、八王子,全部都集中在關東地區。

拉我入古董和服無底深潭的東京和服配搭師Sato就曾經跟我說:「到了令和2年的今日,古董和服市場能夠買到的大部份都是屬於八王子銘仙,因為在幾個產地之中以八王子成品最為結實;足利銘仙和秩父銘仙則最為脆弱。」

她人生第一件古董和服就是親戚裏的婆婆留下來的銘仙。至於我人生第一件古董和服也,是在日本古董和服店上買到的銘仙。

博物館展示

明治女學生必須勤勉儉樸!「服裝質地綿麻毛紬、止於銘仙」

夏目漱石最膾炙人口的小說《心》之中出現過、後來在明治天皇過身的時候跟夫人一起殉主的日俄戰爭著名大將乃木希典在明治41年(1908年)昭和天皇入學的時候被指派擔任學習院院長一職。

乃木將軍的教育方針強調勤勉與樸素兩大綱領,對於女學生以及小孩子的服裝進行直接規定。

當時日本的學習院女學部跟貴族女校合併,有些家境富裕的學生穿着浮誇豪華的友禪上學。有見及此乃木將軍直接下令要穿着「銘仙以下的和服」。

當時的銘仙本來還是正式或者老土的花紋,卻因為伊勢崎銘仙開創了上面提到的繁複圖案技術開發,最後得到當時學習院的女學生大好評,這個熱潮席捲東京,終於銘仙成為了學校指定制服。

關於技術的突飛猛進, 雜誌《主婦之友》昭和4年10月「銘仙に就ての座談会」文章中就提過一件趣事。伊勢崎織物同業組合 組長 下城雄策回憶當初,原來當乃木將軍提出友禪過到豪華的時候,銘仙職人亦在煩惱布料會否過度堅硬穿着不適、不配合活潑年輕的學生?可是既然一定要「頂硬上」就改善質素吧!

大正年間、東京市中心時尚指標的『銀座』是銘仙天下?

昭和46年出版的《今和次郎集 第1巻 考現学》亦為銘仙作為時裝在東京的雪泥鴻爪留下了清晰的歷史紀錄。

原來在大正14年(1925年)東京銀座市場調查研究所得,有50%的女性穿着銘仙。這位出生在1888年的東京美術學校畢業、早稻田大學的建築學教授竟然在1925年發表和服相關的社會調查不是很有趣嗎?

調查日子1925年5月7日、9日、11日、16日、調查地區是東京銀座,京橋到新橋之間的位置。

各位不妨看看這個100年前的街頭調查結果吧!

銘仙的沒落

在之前的文章「 【從和服看歷史】日本和服演變與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原文:終戦75周年、ファッションという側面から見た戦争の事)」中,曾經提過銘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就是日本的太平洋戰爭期間衰微的。

「女性的和服作為戰爭中的日常衣服很不合適」這種想法之下,monpe這種工作服成為了普通平民百姓使用的服裝。

使用和服改裝的monpe

樸實的monpe被推崇的背景是華麗服裝成為批判對象的時候。而銘仙正正是經過多重改良後,華麗明快、色彩斑斕的服裝。

長期戰爭導致的物資短缺自然會令「控制物欲直至勝利」等等口號成為主流,當時還有使用「奢侈是敵人!」這種說話煽動國民的情緒。

引起警察注意的日本街頭華服女子被問話

在兵荒馬亂穿銘仙和服固然不方便,工場被炸毁後技術失傳亦是銘仙沒落另一個主因。 例如群馬縣伊勢崎市以及埼玉縣熊谷市受到空襲絕對是致命傷。

相片原有人:Sato

結語:

二手市場上的銘仙基本上都是戰前產品,有些近乎全新是因為當時社會風氣令它們原本的主人無法穿上。主人年華老去了、或者過世了,銘仙卻沉睡在衣櫃多年終於重見天日。

如果你也擁有銘仙和服,請好好珍惜這些避過了戰亂存活下來的珍貴文化遺產。

延伸閱讀:

支持作者歡迎網購電子書、親臨書店或博客來訂購

日本一人旅 按此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 按此

Tags: 大正浪漫, 明治日本, 服飾史, 大正年代, 和服歷史, 日本史, 銘仙, 明治維新, 伊勢崎銘仙, 明治, 明治大正, 日本文化體驗, 大正學生, 古董和服, 明治學生, 大正風, , 和服文化, 日本袴, 和服自裝, 矢羽柄, 和服著付, 秩父銘仙, 和服, 日本校服, 銘仙和服, 日本和服, 日本校服裙, 古董珍藏, 和服控, 明治文學, 日本古董, 日本文化, 大正時代, 日本次文化, 日本歷史, 日本文化研究, 日本服飾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