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屆香港藝術節話劇 王爾德《不可兒戲》觀賞紀錄

第40屆香港藝術節以英國京士頓玫瑰劇院(Rose Theatre)公演王爾德(Oscar Wilde)的著名社會喜劇《不可兒戲》(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作為戲劇系列的頭炮節目. 那天時間頗緊迫, 但總算是準時入場. 坐的位置也很不錯, 雖然是偏向左面, 但因為是前十行也很清楚.

以前我不喜歡看話劇, 覺得很悶, 相比起電影, 話劇比較有環境的局限. 可是, 電影可以重拍, 話劇卻是一丁點都不能出錯的. 所以話劇其實很考演員的技術. 這次看的話劇, 中文名字沒有什麼特別, 是英文名字卻語帶雙關: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這句子, 有兩個意思. 第一是作為一個人, 誠懇的重要; 第二時, 作為「誠懇」很重要.

故事大綱:

男主角Jack表面是位極其認真嚴謹的男士, 但他訛稱有一位住在倫敦而名叫Ernest(與英文Earnest同音)的弟弟, 他為此不時前往倫敦看顧弟弟. 事實上他在倫敦以Ernest之名開展他的社交活動. 至於另一位主角 Algy 則訛稱自己在郊外有位名叫 Bunbury 的朋友, 每當 Algy 想外出休息一下他就騙人說要去探望這位同樣是虛構出來的朋友. 他將這種虛構身份或製造雙重身份的做法稱為「bunburying」.

在故事一開始, Jack 跑到 Algy 府上打算向Algy的表妹 Gwendolen 求婚, 可是 Gwendolen 似乎純粹因為她相信 Jack 的名字叫 Ernest 而喜歡他, 因為 Ernest 是她心目中最漂亮的名字.

Jack 告訴 Algy, 多年前長輩委託他照顧的養女Cecily 似乎對這個虛構出來的弟弟 Ernest 很感興趣, 言談間 Jack 對 Cecily 的描述引起 Algy 對這位18歲少女的好奇. Algy 到達 Cecily 位於郊區的寓所並冒充自己就是 Jack 那個揮金如土的弟弟 Ernest. 可是兩人不但很快就攀談起來, 更在 Jack 趕到這裡時Cecily 對監護人說她和 Algy 已有結婚的打算. Jack 雖感憤怒但亦只好裝作若無其事.

其後Gwendolen 來到城郊打算和 Jack 會面但只見 Cecily 一人, 她們兩人在言談間識破了Algy 和 Jack 的真正身份與秘密. 之後這兩人被追問他們說謊的原因. 兩人都分別說出了讓人滿意的答案之後, 亦各自準備牧師領洗, 再重新取個 「Ernest」 的名字. Cecily 和 Gwendolen 寬恕了他們.

最後的一幕是女傭的出現, 發現了Jack的身世. 原來Jack竟然是Algy的表兄. 最後一家團圓, 皆大歡喜.

網上找來的話劇導賞:

透過《不可兒戲》這類社會喜劇,王爾德狠狠批判社會(特別是上層社會)虛假偽善、表裡不一的現象。以《不可兒戲》為例,劇裡第二幕有以下一段:「你們這些生活在英格蘭的富人,壓根兒不知道自己過的,是什麼的生活!其實你們怎能夠知道呢?你們把一切馴良的、美好的,摒諸於你們社會圈子之外。所有簡樸的、清純的,你們都嗤之以鼻。你們通通依賴他人而活,端靠他人供養。對於自我奉獻,你們齒冷不已。即便你們向窮人施予麵包,也只不過是希望他們受了恩惠而整季一聲不吭。」透過劇中人物,王爾德簡直是站在台上正面痛罵富人。

作者簡介:

王爾德(Oscar Wilde, 1854 – 1900)是十九世紀的英國劇作家、小說家,出生於愛爾蘭的都柏林,父親是著名的外科醫生,母親是一位很有名的文學家。王爾德從小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受母親的影響非常深。1878年他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求學期間就深受唯美主義大師Walter Pater的思想影響,他愛好一切精美的事物,文學作品中洋溢著濃厚的「唯美」色彩。

王爾德不但是位社會和文學批評家,他的才情也見於詩集、童話、和小說,兼詩人、小說家、戲劇家之名於一身。他以極優美的散文寫的九篇短篇童話,表達犧牲自我,解救苦難的弱者,不求回報,帶有濃厚的基督教精神。

王爾德才氣縱橫,又喜歡大出風頭,出道不久便成為無人不曉的文學界著名才子。他能言善道又擅於寫作,他常說:「我沒什麼好說的,除了我的天分。」可見他恃才放曠的性格。

1890年後,王爾德開始創作劇本,而他的四部劇本均為喜劇作品,包括是《溫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 1892)、《無足輕重的女人》(A Wonan of No Importance, 1893)、《理想丈夫》(An Ideal Husband, 1895)、《不可兒戲》(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1895),從1892到1895年間,在倫敦陸續上演,無不叫座。這四部喜劇共同呈現出一種似是而非的幽默,反映扭曲的人生觀,富於機智的格言和作者的巧思。其中《不可兒戲》是他最為成功的劇作,1895年首演時,轟動整個倫敦,佳評如潮。

可是,王爾德被揭發與一位年輕詩人道格拉斯(Douglas)有同性戀關係,在當時保守的社會風氣裡,他的性取向為人所不容。他因不服道格拉斯的父親昆斯伯瑞侯爵(Queensberry)指他為「好男色」,向法院控告昆斯伯瑞誹謗,結果官司敗訴,他反成被告,法院判他同性戀有罪。從此王爾德身敗名裂,還被判入獄中兩年。

1897年出獄後,王爾德已不容於倫敦,於是便自我放逐到法國,後因窮困潦倒,1900年客死於巴黎。

=======================

看話劇時, 在場的有一半以上是外籍人士. 而年紀也普遍是五十開外. 雖然最初也擔心自己這只菜鳥不了解劇情及不懂欣賞, 幸好香港藝術節的小冊子印刷精美, 介紹也詳盡, 絕對是新手也可以感受到話劇的有趣之處!

而這一個話劇, 內容尖酸得來搞笑, 一百五十年前的劇本都今日還能令觀眾有共鳴, 實在難得. 仔細一看, 人性和社會問題原來即使時間過去, 也可能未被改善, 根本不會有大分別的. 因此, 我們可以笑, 因為我們知道「有什麼好笑」.

也許說是喜劇, 說是諷刺時弊的喜劇才對.  

(關注我微博@wongkiri 面書@Kiri Chloe Wong)

 

Related Posts

b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東京留學、旅居日本47道都府縣並多次深入採訪日本各地。興趣為和服、水引、日本明治大正文學、持唎酒師資格。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2019)及香港日本戰前交流歷史研究《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2022)、《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2023)。除本網站及FACEBOOK專頁「おしゃれキリ教室」,亦透過日本語雜誌「HONG KONG LEI」推廣香港文化散步。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