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 More

About Myself

Follow Me

On Instagram

Discover

Facebook Page

近畿地區

​ 【日本歷史與文化的時光交錯】創業萬延元年「大寺幸八郎商店」不可思議的旅程

9 years ago

今日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如果我告訴你在一個小小的日式屋敷裡,可以看到來自日本不同地方、不同年代的傳統風物,它們橫七豎八地默默鎮守在小小的庭園內,看似突兀卻又在各自找到平衡點,會是一個怎麼樣的光景?     庭院裏面的石頭,來自京都的鞍馬山、能登的龍石、福浦、再加上銀閣寺的水鉢和庭園中央已經有三百年歷史的松樹正一柱擎天,支撐起高山市的天空。   庭園裏面的石燈籠,來自奈良的東大寺和春日大社、有來自京都大德寺和孤篷庵、也有來自宇治的平等院。來歷不明的石燈籠加起上來共有九個。   茶室掛著「滴翆庵」的扁額,還有古老的天井。   「今日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老婆婆少女時代這間老房子,已經是老房子了。少男少女們長大了,這間房子大約也是這個模樣。   要感受大正年代的浪漫,只要凝視那個玻璃窗,漂亮的窗框與那些漂亮的花紋,自自然然就會感受到這間老房子經過歷史風霜洗禮過後那些已經作古的前人生活間留下來的一鱗半爪。 呷一口茶,在隱藏的日式庭院裏面偷窺歷史如何在時間洪流之中悄然逝去。 如同在真實的老房子博物館裏遊覽一樣,伸手觸摸到的每一寸牆壁與地板,也許都有前人的嘆息。   白髮蒼蒼的店主,好像對着空氣說話,為你細數這個城市的歷史。 坐在這裏發呆,已經是一份奢侈的閑情逸致。   這裏是已經有幾百年歷史的「大寺幸八郎商店」。   開町至今已經400多年歷史的高岡避過了戰亂,因此金屋町到今時今日還保留着江戶時代的風景。   創業於萬延元年、也就是1860年的「大寺幸八郎商店」鑄造工場一直從事銅器的製作和加工,同事又把自己的家庭庭院開放為藝術品展覽。 在這裏可以感受到當地作家和工匠們的藝術氣息、欣賞年輕設計師們的作品,最重要是能夠在這個具有歷史性空間感的氣氛裏面享盡悠閑清雅的美好時光⋯   喜歡的話還可以參加這裏的飾物製作課程,一個人2000日圓。在這樣有情調的地方學習親手製作飾物也是一份難能可貴的旅遊經驗吧。 地址:富山県高岡市金屋町6-9 官網:http://www.ootera.com 電話:0766-25-1911 定休日 : 毎週木曜日 営業時間 : 9:00〜17:00 電話 : 0766-25-1911 電話 : 0766-25-0358

日本文化深入談

​ 【日本飲食文化史】かまぼこ(蒲鉾)與ちくわ(竹輪)魚肉料理的歷史故事

9 years ago

無論是忍者小靈精裏面的獅子狗卷,或者小朋友很喜歡吃的蟹柳,或者是今日我想介紹的蒲鉾,ちくわ呀かまぼこ呀都是用白肉的魚類造成的食品。 蒲鉾(かまぼこ)最早的起源如果要用歷史記載去計算的話,會是平安時代1115年。跟據《類聚雑要抄》指出,関白右大臣藤原忠実在永久3年(1115年)7月21日搬家到三条時的祝賀料理餐單中,就出現了蒲鉾這個漢字字眼。 到了平安時代後期,很多貴族階級的祝賀料理都使用蒲鉾。為了紀念這個歷史事件,從此11月15日就成為蒲鉾之日。 但是,有關蒲鉾的名稱其實他還有些非常有趣的傳說。 第一個是上古時代有關神功皇后的。據說皇后大隊出征的時候,把魚肉卷在「鉾」(我怎看都覺得就是中國的「矛」吧?)這一種武器上拿去燒來吃,所以就有這個名稱。 另一種講法就是因為古代的時候把魚肉卷再祝上面,很像河邊的「蒲」一種植物所以有這個叫法。 在室町時期,蒲鉾其實就是「燒ちくわ」(即是燒獅子狗卷啦),無論在《宗五大草紙》還是《近世事物考》都有記在雖然之後變成一塊板狀的物體,但原本其實名字也是「竹輪」。 那到什麼時候蒲鉾才變成版狀的呢?答案原來是室町時代末期。在《食物服用之卷》裏面曾經提到吃足的時候會用蒲鉾來配菜,而且是放在板上面的。 豊臣秀吉的兒子、豊臣秀頼的膳食記錄書《攝戰實錄大全卷一》曾經記錄他回大阪城的途中看見有人在製作附在板上的蒲鉾。因此也有人說,附在板上的製法是安土桃山時代末期。 到了江戶時代末期,終於變成好像現在一樣蒸煮就可以吃了。不過蒸吃方法還是江戶那邊的人比較喜歡,京都大阪先蒸熟了再燒更為受歡迎。因此即使是同一件食品,飲食的方法也和地域扯上關係呢。 現在我們看到的「細工かまぼこ」是江湖年代末期開始出現,在富山縣喜慶時節買鯛魚形狀的蒲鉾。可以說是傳統習慣了。  畫得漂亮的蒲鉾,細緻的設計不輸和菓子。 平常吃飯的話富山縣民一般都會吃「うず巻きかまぼこ」,算是飯桌上必定會出現的東西。 也有很多特色的設計: 想在日本嘗試製作自己的蒲鉾是有方法的!請記下這個地址: 官網參考:http://umekama.co.jp 我參加過自己製作的課程,真空包裝可以拿回香港的。

中部及中國地區 藝術學習記錄

​ 【富山県、芸術の秋は城端にあり】欣賞城端曳山祭り「庵唄」「麦屋踊り」「こきりこ節」

9 years ago

富山縣除了好山好水,還有「國重要無形民俗文人心財」ー曳山祭り(ひきやままつり)。  在城端曳山まつり会館,可以欣賞祭典日用的「御輿」和「傘鉾」。   城端曳山祭 (じょうはなひきやままつり) 是富山県南砺市城端地域毎年5月5日舉行的江戸時代中期至今一直供奉的城端神明宮的春季祭禮,在5月4日夜舉行宵祭。以前是5月15日舉行但為了人手確保2006年起變成黃金週的項目。  觀賞死物是不足夠的。在城端傳統藝能會館欣賞富山県国重要無形民族文化財「城端曳山祭り」的「庵唄」和「麦屋踊り」。 五月雨(さみだれ)和雪巴(ゆきとも)以三味線演奏,配以男音演唱。它們是曳山祭り時使用的樂曲,幾百年來流傳在這一帶。 至於之後的麦屋舞呢,出處相傳是日本兩大古典文學之一的《平家物語》。 傳說平安時代源平合戰後,本來權傾一時卻遭慘敗的平家後人死的死、出家的出家,還有部分自京城流落到越中五箇山隱居,避開源氏的圍剿。未習慣務農生活的平家人在五箇山回想昔日浮華生活,相傳平家落武者平紋弥(もんや)悲哀地為大家跳起了這麦屋舞⋯ 麦や菜種は二年で刈るが 麻が刈らりょか半土用に 浪の屋島を遠くのがれて来て 薪こるてふ深山辺に 烏帽子狩衣脱ぎうちすてて 今は越路の杣刀 心淋しや落ち行くみちは 川の鳴瀬と鹿の声 川の鳴瀬に布機たてて 波に織らせて岩に着しょう 鮎は瀬につく鳥は木に止まる 人は情の下に住む 所謂「祇園精舎鐘聲響 響出諸行本無常(祗園精舎の鐘の声、 諸行無常の響きあり)」,曾經豪語「非平家者非人也(平家にあらざるものは人にあらず)」的平家也走上了絕路。 「こきりこ節」可以寫成「筑子」、「小切子」,是日本最古老的民謠之一,據說由田樂產生,古人期待農產收獲而唱的曲子。本來這曲子有失傳危機,幸而昭和5年時詩人西条八十氏到五箇山,把它流傳到日本各地。 現在說它是五箇山地區的代表音樂,絕不為過。  筑子の竹は七寸五分じゃ 長いは袖のかなかい*1じゃ  窓のサンサはデデレコデン はれのサンサもデデレコデン  向いの山をかづこ*2とすれば 荷縄が切れてかづかれん  窓のサンサはデデレコデン はれのサンサもデデレコデン 資源來源:http://www.gokayama.jp/index.html

中部及中國地區

​ 【80後童年回憶:忍者小靈精朝聖之旅】富山縣冰見市尋找藤子不二雄Ⓐ 海邊食壽司 逛海鮮市場

9 years ago

富山縣冰見市是香港二十幾三十年前播的卡通片《忍者小靈精》的作者、藤子不二雄Ⓐ老師的故鄉。 安孫子 素雄(藤子不二雄Ⓐ)曾經與藤本弘(藤子·F·不二雄)長期共用「藤子不二雄」這一筆名發表作品,後來兩人拆夥後,各自以「藤子不二雄Ⓐ」和「藤子·F·不二雄」為筆名繼續發展。 藤本弘(藤子·F·不二雄)的代表作是多啦A夢,以下圖片2016年7月攝於名古屋展覽。 安孫子 素雄本身的代表作是忍著小靈精。 1934年本名「安孫子 素雄」的藤子不二雄Ⓐ老師出生於光禪寺,父親還是住持。身為長子的不二雄本來應該繼承父親的衣缽,可惜他父親英年早逝,素雄在10歲那年搬到隔壁的「高岡市」。 很多人都知道高岡是「多啦A夢」作者藤子·F·不二雄老師的故鄉,其實藤子不二雄Ⓐ老師也曾經住過高岡市。我在高岡還拍到忍者小靈精火車呢。 藤子不二雄Ⓐ老師出生的光禪寺 1327年開山的光禪寺屬於日本最傳統的佛教宗派曹洞宗,加賀藩主前田家的祈願所。昭和時代因大火全毀,現在看到的是重建後的新建築。 左面是豊臣家家紋、右面的是前田家家紋。 當然大部份遊客的目標可不是前田利家的家紋,而是忍者小靈精啦! 石像後面是本堂和庫裏。平常是不會開門的,但如果懂得日語可以按門鈴,時間方便的話可以進去參觀。 手塚治虫老師送給藤子不二雄Ⓐ老師的桌子以及藤子不二雄Ⓐ老師的其他作品都有在展示的。 一整條走廊都是老師的漫畫作品! 在冰見街頭不難發現可愛的漫畫人物們。 我們還幸運地遇到冰見市長! 虹の橋上的「忍者ハットリくん カラクリ時計」,來個忍術大對決!! 給各位拍下了4分鐘的珍貴時刻,請慢慢欣賞! 潮風ギャラリー(潮風畫廊) 波浪代表「潮」,揚起的船帆表示有「風」,藤子不二雄Ⓐ老師筆下的主角們飛翔在冰見海岸上,背後是立山連峰。雖然叫「畫廊」但可以當成忍者小靈精博物館。個人覺竹地方太小,沒有鳥取鬼太郎博物館那麼好逛。 二樓可以看漫畫和玩遊戲! 變形遊戲- 變身遊戲- 由於冰見近海,主要的產業為漁業。水產量佔北陸第一位。去冰見的話只探訪藤子不二雄Ⓐ老師的出生地光禪寺和畫廊就太浪費了,至少要去海產市場試水產、當然也要去吃當地盛產的魚類的刺身、壽司。 冰見海鮮市場。 新鮮的魚貝都讓人口水直冒,可以買完後去後面的桌椅大快朵頤。冰見市場的行人以當地人為主,市場不但沒有一陣魚腥味,而且通風和陳設都做得很不錯,是超好逛的市場。 還有小小的手作品出售,當然也有富山縣名物:かまぼこ蒲鉾、蛋糕一般的鱒寿司可以買到啦。 有好些旅客以為要吃好的魚一定是去築地。其實我和很多東京回來的留學生、會社員都會覺得那是做遊客生意的地方。要吃好的魚,最緊要是近海,日本是海上島國,很多地方都靠海可以看到新鮮的魚類呢。 當天午飯在忍者小靈精畫廊附近進食,大約五分鐘的腳程。 把剛剛在畫廊買的小玩意拿出來,超級滿足。   參考連結 氷見を歩こう:http://brince.jp 冰見市比美町商店街:http://fuzikoworld.com/ 冰見市觀光情報:http://www.kitokitohimi.com/

九州及沖繩地區

【山口縣下關市歷史漫步:平家物語最終篇】壇ノ浦古戰場 赤間神宮 平家一門之墓

9 years ago

山口縣,平安時代源平合戰最終回的海峽、江戶時代著名學者吉田松蔭之故鄉(2015年NHK大河劇以松蔭妹為主角的《花燃燒》就在山口縣·萩市拍攝)、坂本龍馬與其妻暫居之地、明治年間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定馬關條約和談之處(見本網另一文章:在日本找尋中國歷史:山口縣下關市「日清講和紀念館」與伊藤博文及李鴻章的馬關條約 )、同時也是香港友人Mikko的日本留學之地。 正正由於大部分人留學都去東京大阪京都,去山口縣的人少得可憐,她的留學生活在我印象裡和大城市的確不大一樣。 北九州JR PASS 最遠可以去到山口縣,我就抽了一日整天在下關市參觀平家物語相關景點。 「祇園精舎鐘聲響 響出諸行本無常(祗園精舎の鐘の声、 諸行無常の響きあり)」⋯ 今天,就為大家講一個印証人生荒謬、無常的故事,以及帶大家到三個相關的地方去。 第一站:壇ノ浦戦場 在JR下關站下車後坐市內巴士到「御裳川(みもすそがわ)」下車即可。千萬不要在「壇ノ浦」下車!和紀念銅像有一段頗遠的距離。 滾滾壇浦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對於一頭霧水的各位,我強烈推薦大家看NHK大河劇了解《平家物語》這個讓人感嘆世界無常、變幻才是宇宙之道的經典名作。瀧澤秀明、石原さとみ的《義經》和松山研一、深田恭子的《平清盛》都好看得不得了! 平安時代武家勢力興起,平家與源氏平分秋色。 平家當家平清盛挾著有《梁塵秘抄》、為人奸險有「天狗」之稱的後白河法皇號令京都,女兒嫁入宮中誕下安德天皇。 清盛曾掠奪源頼朝父、義朝的愛妾常盤御前,為其誕下一女及養育敵人兒子、戰神源義經。人生最高峰時期的平清盛要趕建宮島神社,揮動扇子連太陽也不得不聽命。 平家權傾天下,清盛兒孫滿地。然而歷史教訓非常殘酷。年青時的清盛因爲一念之仁放生的源家男兒們例如義朝正妻由良誕下的頼朝漸漸長大成人,還有表面臣服實則待機而起的近臣頼政形成源氏尾大不掉之大患。 風水輪流轉,長大的義經習得好武功,又聞同父異母之兄源頼朝與北條政子成婚,得岳父之力在關東勢力日增、叔父源行家及平家重臣源頼政在各地起兵,決定倒戈相向滅掉養育自己童年有父親之恩的平清盛。 在宇治平等院有源頼政討伐平家失敗自焚史跡、滋賀縣三井寺有頼政的同媒以仁王逃走的傳說,但是暫且偷安的平家威勢還是有完結一天。 壇ノ浦戦場,就是平家最後的集體葬身地。 平清盛早已一命嗚呼,平家後人養尊處優,孫兒維盛不成大器,兒子們與童年一起成長的弟弟「牛若丸」—也就是義經在壇ノ浦來個最後了斷。義經打敗了童年一起長大的哥哥、平家最出色的大將平知盛,身陷重傷的平知盛抱著重物投水,女眷們紛紛相繼投水自盡。平清盛正室二位尼抱著幼小安德天皇和神器投水,母親建禮門院等同樣效法。 銅像表現的就是當時平知盛與源義經奮戰場面。 2005年NHK大河劇演員手印: 壇ノ浦還有幾個炮台,這樣講的卻又是明治年間歷史了。 第二站:赤間神宮、安德天皇陵 赤間神宮大殿有平清盛建造的宮島嚴島神社影子,當天正好有法事。 平清盛孫兒安德天皇就是壇ノ浦戦場中與平家共存亡的年幼天皇,相傳皇室三大神器都一起跟著落水—不過有兩件浮起了,相傳就是這樣。 母親建禮門院、一般都相信是被救起了,從此隱居在今京都大原寂光院。即使是現在還非常偏僻的大原,還有建禮門院之墓。 在不起眼一般遊客不到的地方,有平家一門的墓,他們終可生生世世長相守,在海底龍宮過太平日子。平清盛的「仁」留下了絕路給兒孫,但兄友弟恭團結一致的精神卻可貴。 安德天皇陵 後世一般推崇源氏,因為歷史最愛講成王敗寇,他們的確建立了鎌倉幕府。我個人認為源氏的成功建立在「狠」字之上,對自家源氏族人毫不留情,一旦威脅自身利益非殺之而後也快不可。 講得粗俗點,我尊崇平清盛有貴族大將之風,如同項羽;源頼朝如同奸人捉住時勢,近似劉邦上位講運氣多於實力。順帶一提司馬遷《史記》也把項羽計入「本紀」,視之為帝王。 赤間神宮的御守,出奇地可愛。 第三站:二位尼與安德天皇入水像 在壇ノ浦銅像斜對面的旅館花園內及赤間神宮正門對面馬路。「御裳川」的御裳其實是二位尼抱孫投水的絕命詩句⋯   瞧,這不就是「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嗎?壇ノ浦埋葬了英雄平知盛、二位尼等平氏一門,他們無緣看到滅亡家族的小弟弟牛若丸(義經)被真正「哥哥」頼朝封鎖在腰越無法回到鎌倉、更不能想像忠僕弁慶的立往生和義經的自盡。只有壇ノ浦頭頂那輪慘白月光,見證著這人間最悲痛的故事。

中部及中國地區

【富山名物巡禮!】立山黑部峽谷小火車絕世美景、かまぼこ蒲鉾、名便當鱒寿司、豚肉Shabu Shabu

9 years ago

早前跟大家分享過立山黑部登山交通、特色餐廳&拍攝好位,今日推介的也是立山黑部才能看到的好風光-坐黑部峽谷小火欣賞大自然! 搭完峽谷小火車之後去吃用富山的魚做成的魚板「蒲鉾(かまぼこ)」做下午茶、回去富山車站對面的商場購買優質價廉的富山食品藥品、之後再來一個新鮮豬肉的鍋物打邊爐,對身體健康和心情放鬆都有幫助呢。 先給大家欣賞我在欅平駅拍下的一幅得意之作- *少女駅員と列車* 對於喜愛鐵道的鐵道迷來說,黑部峽谷鐵道的特徵還在於其長度20.1公里的黑部峽谷鐵道本線是日本少有使用762mm(窄軌)軌距的鐵路路線。 黑部峽谷鐵道車票的發售和預約方法】 團體票的預約(15人以上) 請將預訂申請於每年的1月10日到乘車日前14天之間的時間內提交給營業中心。 預售票的發售(不到15人) 宇奈月火車站的售票口是從乘車日的前三個月開始發售車票,到乘車日前一天的下午6點結束售票工作。 通過電話還有郵局進行申請的情況下,請將預訂申請於乘車日的前三個月開始到乘車日前14天為止的時間內提交給營業中心。這種情況下,乘客還需要支付押金並辦理相關手續。 ※想於5月、6月乘車的旅客可以于每年的4月1日起到售票視窗買票或者辦理預訂手續。 當日票的發售 請在乘車日當天到乘車站購買。 (上午6點50分開始發售) ※售票當日發售各個車次的普通車票,但是因為是對號入座,所以有可能因為車次人滿而無法乘坐上您希望的車次,在此特提醒您注意。此外,請在窗口預約好回程票時間。 其他 在JTB、近畿的日本Tourist等大規模的旅行代理社的櫃檯上也能購買車票。 黑部峽谷小火車原稱「黑部峽谷鐵道」,是關西電力為了將其沿黑部川修築的水壩建設物資搬運用鐵路線加以利用以發展觀光事業,而特別在1971年時設置的全資子公司。 現時長20公里的黑部峽谷小火車是到立山黑部、富山一帶必定會加入行程的人氣路線,秋天賞紅葉或者春天賞櫻四時之色各有不同。 各種不同語言的介紹,任君選擇。 買好了車票後可以上車站二樓看看火車的建造故事和宇奈月溫泉區的歷史。 黑部峽谷道本線由宇奈月出發到櫸平共20.1公里。 沿著黑部川修築的本路線是關西電力所屬水壩建設開發用客貨運路線的主幹線,其在櫸平車站處與支線關西電力黑部專用鐵道相連,而在黑薙車站處則有另一條被稱為「黑薙線」的分歧線。 和台灣阿里山火車是姐妹火車的車廂車頭寫著阿里山字樣。 可以選擇坐通風的車廂又或者有冷氣的車廂。 由於當日在下雨所以我坐的是有蓋的車廂。 從森石橋之後就屬於山部山岳國立公園區,更富深山氛圍情趣。 以為這裡會是李白的《下江陵》,「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卻發現兩邊並沒有猿。 列車在山邊緩緩前進,搭客們無一不被美景迷得如痴如醉。 日本人為了讓猿猴都能夠在這裡快樂生活,其實有為牠們建設專用的橋。 其實我也在車上曾經驚鴻一瞥望到過猿猴的身影,只是在萬水千山之間,轉眼已經飄然遠去的身影要記住談何容易? 後拽橋架設在不讓人類靠近深不見底的險峻山谷,其驚險剌激的景觀僅能用精采絕倫來形容。 黑部川第二發電所。 在群山中白霧如仙氣襲人,為綠色披上了輕紗更見神秘。 迎面來到的小火車上的搭客跟我們揮手示意,車廂內的人也興奮揮手和應。 非常多人下車的鐘釣,聽說斷崖讓人看得驚心動魄,自然美景美得令人瞠目結舌。 我的終點是以眺望絕佳地點的奧鐘橋為首、有猿飛峽及名劍溫泉、祖母溫泉的欅平駅。 運氣好或許還能遇到日本猴子及羚羊,其實只要在㕋火車上沿途拍下任何小動物把相片向工作人員展示,已經可以獲得紀念品了! 黑部峽谷是日本國家指定的天然奇景,這裡的森林也是國有的。 這裡是中部山岳國立公園一部份,早幾個月去行山的「上高地」也是中部山岳國立公園範圍。日本中部是自然風景聞名之地,空氣清新怡人。 更多有關上高地資料可以到 這裡 看看! 要是一直走大約半小時到深山的話,可以去到祖母谷溫泉。既有露天風呂,還有會噴煙好像別府地獄的天然奇景,用不著去到九州。 在車站邊有小小的地質博物館。 環境大臣的表彰狀掛在非常當眼處,表揚這裡的員工在自然觀察和解說不遺餘力,對環境保育有莫大的貢獻。 *富山蒲鉾〜かまぼこ* 富山縣的另一個特產是味道和我們香港魚蛋有一點相似的「蒲鉾(かまぼこ)」。 看上去外表很可愛的「蒲鉾」除了是日常生活的食品外,製作成吉祥圖案的「蒲鉾」還是結婚的食品。 感謝富山縣除了讓我們感受到食物的美味,還讓我們親自製作。 在白色的蒲鉾上用食物顏料為魚兒加上圖案,拿去蒸過後真空包裝就可以拿回香港啦! 這個就是結婚專用的蒲鉾,富山縣民結婚時會大家一起吃祝賀一雙新人。 *富山育ち和風焼肉しゃぶしゃぶ* 離開了黑部峽谷後我們回到富山JR站的附近,在車站五鐘距離的地方我給大家推介這家使用政府都讚好的「和風焼肉 富山育ち」。價格大約是一個人4000日元左右,吃的是上等的豬肉、牛肉,野菜都是超級新鮮可口的。 […]

中部及中國地區

【立山黑部:日本的阿爾卑斯山路線】登山交通、特色餐廳&拍攝好位 全方位分享文

9 years ago

日本中部的立山黑部自19世紀已經被稱為「日本的阿爾卑斯山」。去年到訪了瑞士的阿爾卑斯山登上Top of Europe在少女峰感受造物主的鬼斧神功,今年秋天目標是「迷你版阿爾卑斯山」-立山黑部! *立山黑部在哪裡?* 在正式跟各位分享行程之前,先來一些簡單地理介紹。可能大家都看過冰雪的牆壁,由於我是在秋天去立山黑部,所以不但沒有雪而且還遇上了台風!還好漫天的紅葉都很不錯。 今次我的走法是在長野走入立山黑部,再在富山離開,這樣就不用走回頭路了。 要是從長野縣登山的話,從日本各地去的方法如圖。 相反如果由富山出發,路線就變成這樣子。 *在長野縣市立大町山岳博物館準備登山!* 從長野縣出發的好處是在上山前可以先到「市立大町山岳博物館」了解有關立山黑部的地理和生態知識。從JR 信濃大町出發的話走路要走25分鐘,但如果是自駕遊或者坐計程車5分鐘就到了。 創立於1951年的市立大町山岳博物館是日本史上最初以山為主題的博物館。除了展覽有關登山的歷史、山民生活以及動物生態外,特別多有關雷鳥的介紹!   在市立大町山岳博物館三樓的展望台可以清楚欣賞遠方群山的風景,附有望遠鏡和文字介紹。 二樓的常設展示室主題是山的形成與山間動物,特別設有雷鳥的角落。 立山黑部為什麼被稱為日本的阿爾卑斯山?日本人登山的歷史是什麼年代開始?最初登山有何設備?在一樓的山和人常設展示室一一為來客娓娓道來。 還記得去年在瑞士朝早登山看冰河,原來立山黑部同樣有冰河,而且還有三條之多! 離開了博物館學習了基本的知識後,驅車來到扇沢。在這裡首先要解決入山的交通問題! 抬頭一望原來從長野穿過立山黑部到富山,使用的可不只一種交通工具。詳細的時間和價錢可以在立山黑部官網清楚計算,讓大家在安排旅程前心裡面有個譜。 當日的路線就是由右面紅色三角走到左面紅色三角。 *第一個目的地:黑部水壩* 買好了車票後就要坐15分鐘左右的巴士到黑部水壩和黑部湖。 在車站已經可以買到無軌巴士模型和黑部咖喱的精品。這些小東西在離開了黑部水壩地域是買不到的啊! 去過箱根的人都知道箱根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主場,原來黑部水壩都有相關的動畫! 這一架就是即將帶領我們到黑部水壩的無軌巴士。 *黑部水壩的故事* 在巴士車程上,我稍為查閱了黑部水壩的歷史。 黑部水壩由關西電力公司建設,正式名稱為「黑部川第四發電所」,每年產生10億kWh的發電量;黑部水壩位於黒部川水系黑部川上流,在日本昭和38年完成。它耗資513億日圓,相當於當時關西電力資本金的5倍、收入的一半兼且花費7年、動員1,000萬人次。 其實日本大正時期時已經知道黑部水壩的這個地點是黑部川中水量最多,最適合建設水力發電廠的地方。但一直直到日本高度成長期才急速的執行在二次大戰已前就設計好的計畫。 當時的513億日圓,換算成現在的貨幣價値是1兆日圓!!這個計畫不只是關係到關西電力公司的命運,也影響到近畿地區的電力供給與經濟活動。 車行15分鐘到逹車站下車時,其實我們已經走過了富山縣。 來到了今日風平浪靜的黑部水壩,先來吃一個「黑部大壩咖喱飯」吧! 左面的「黑部大壩咖喱飯」左上方象徵樹木,旁邊的白色馬鈴薯沙津是放水,白飯代表水壩堤岸。 要是怕不夠飽可以吃吉列豬扒飯,看著山山水水吃飯補充了體力再衝! 水壩的儲水池稱為「黑部湖」,蓄水量約2億頓,是代表日本也是北陸地方數一數二的水壩。 在日本最高的湖游湖聽說是不少日本人的定番行程呢? 立山是豪雪地帶,運送的主要道路時常有大水阻擾,加上必須要在超過100度地熱的地帶挖遂道。水壩的紀念碑由松田尚之製作,「尊きみはしらに捧ぐ」紀念171人犧牲在工程之中。 黑部水壩浩大工程的建設的模樣時常被日本媒體介紹,也被拍成電影。 日本有名明星石原裕次郎主演的電影「黑部的太陽」很受歡迎,在山崎豐子的小説「白色巨塔」裡,主角財前五郎在學會結束後順道拜訪這裡感嘆人類挑戰大自然的勇氣與智慧,可惜電視中沒有拍到這個鏡頭。2002年的日本紅白大對抗中日本著名歌星中島幸在此作現場轉播。 黑部水壩共有兩個瞭望台。由黑部站內爬上220個階梯,海拔1,508公尺高的舊瞭望台可以展望日本阿爾卑斯山脈的立山連峰,也可以由上往下的欣賞壯觀的黑部水壩。 新瞭望台最接近水壩,由此觀每秒10頓的放水,氣勢宏壯,是非常好的拍攝位置。 特設會場給大家講解黑部水壩的建築歷史。 黑部水壩堤岸走到盡頭,就是坐位於山內的黑部纜車到黑部平的黑部湖車站。 搭這個黑部纜車約五分鐘便會到黑部平。 *登上1800米山峰看紅葉* 黑部平離地1800米多,除了開始感覺涼意之外,還可以看到山上的葉開始泛紅轉黃。 這裡還有雷鳥的娃娃。要看真正的雷鳥不容易,可是想看的話還是有方法的,等一下上到山頂告訴大家! 很多遊客喜歡在這裡留影,因為再上山拍的照片反而看不到那麼秀麗的群山連峰。當然這裡也有專業的攝影師為各位留影啦!   在黑部平稍為拍照後就要坐7分鐘的登山吊車上大觀峰。每個車站都有小賣店,不愁沒有地方打發等車的時間。 根據職員指示排隊等車後不久便可以上車了,四面都可以看到風景的車廂讓人心情一下子變得更興奮了! 興奮地拍攝的遊客們被眼前景色迷住了,轉頭一看黑部水壩原來已經變成螞蟻一般細小。向著山頂前進的大家心情高漲無比。 為相片加了肅殺的秋天枯葉效果- 相片正中的就是剛才壯麗宏偉的黑部水壩。 在大觀峰等巴士去室堂的時間可以試試暖身的日本酒,也可以買立山黑部的限定Goods。 […]

中部及中國地區

【長野縣文化、美食、溫泉必推攻略文】善光寺 戶隱奧社參拜、反轉忍者屋敷、絕密精緻下午茶、北斎浮世繪文青遊

9 years ago

長野縣,作為2016年NHK大河劇真田丸的背景地早就在香港歷男歷女中享負盛名。從東京車站搭上北陸新幹線大約一個半小時就能到逹上田,這個真田丸出生的地方。 上田再下一站就是長野了。這個還沒有太多國外遊客踏足的地方到底有什麼好玩、好看、好吃、當然還有好買東西呢? 感謝長野縣的邀請,今集【長野縣文化、美食、溫泉必推攻略文】就等キリ先生帶大家走一轉最おしゃれ的長野縣女子之旅吧! *歷史文化之道-善光寺* 從長野站JR下車,大約10分鐘的巴士車程就可以去到善光寺。 要數長野縣最重要的文化遺產,必定先數「善光寺」。寺院的名字「善光」在日語可唸作「よしみつ」,就是善良、美好的光芒。644年創建至今已經近1500年了,一直是信仰的根據地、廣受民間景仰。 除了宗教上的意義,善光寺一帶也有真田家相關的歷史名址和有趣的日語諺語,等一下再為大家報告。 走在參道上最先看到是搶眼的古舊建築-善光寺郵便局! 在這裡寄明信片可以有善光寺的郵戳,作為長野縣的第一份紀念品很不錯吧。 最重要是這裡有善光寺的「ご当地フォルムカード」,我真的買到了,lucky! 善光寺將日本最古老的佛像-「一光三尊阿彌陀佛如來」作為主佛祭祀,不問宗派,因而來自全國的參拜客人眾多,自古以來為庶民百姓所信仰。 *來者不拒、狸貓化人* 這個狸貓化成人的銅像紀念善光寺的舊傳說:相傳善光寺來者不拒,連狸貓都要化成人形來拜拜,並借宵於此地,可見香火之盛! 善光寺是642年由本田善光在長野祭祀本尊而建立的寺,說明的小姐告訴我現時寺內有一位皇族在裡面所以掛上了菊花的燈籠。五條白線代表寺的地位高尚,京都有些寺都只有三條線。 參道的盡頭是仁王門,這裡聚集了一大群人在掛草履呢? 原來善光寺有一個傳說:在這裡掛草履對腳好喔。後來還坊間流傳插甘芭蕾舞鞋可以令舞跳得更好,所以在草履當中也有零零星星幾雙芭蕾舞鞋- 仁王門上面和其他寺廟一樣都貼滿了貼紙。貼貼紙上史蹟是不是違法呢?我問帶隊的小姐。小姐笑說當然是禁止啊,可是善信們堅信貼上自己商號或家族名字貼紙會帶來好運,所以半夜偷偷去貼的人還是很多。 小姐遙指遠方,說:「等下一我們進去寺內會走一個長約50米的全黑通道,你只要摸著右面的牆壁保持平和心境,漸漸就會摸到鎖匙。找到鎖匙的話緊緊捉好心中說出你的願望吧!」 我開始好奇,原來善光等還有這樣的東西啊? 日本人對歷史的熱愛和認真從來都是佳話。在善光寺內真的找到六文錢-真田家的相關歷史巡禮介紹!去年在滋賀縣拜訪了明智光秀一族古塔,今次也途經真田家的,實在太幸運了。 *日本諺語「牛に引かれて善光寺」的由來* 當歷女沉醉在真田丸的故事時,小姐拿出了一塊手ぬぐい,上面寫著日本諺語「牛に引かれて善光寺」。相傳古代有位不信神的老嫗在河邊洗衣服時被牛搶了衣服,追趕了牛一天一夜來到善光寺,才明白牛是神的化身把她引領到來。 老嫗後來成為了信眾之一,而日語中的「牛に引かれて善光寺」就解在不知不覺間成就了好事。 youtube上也有這個民間傳說: 走入善光寺,除了最普通的絵馬,還有更加精彩的在等著大家喔。 回到我們的建築解構先!正殿佛堂的前面配置有長形大禮堂,為獨特的「撞木造」構造,是東日本值得驕傲的、最大規模的江戶中期佛教建築的傑作,每年約有600萬人次到訪。   1998年2月在長野舉辦的奧運會開幕式上,因善光寺的鐘聲帶著對世界和平的祈禱響徹世界而聞名。 在兩邊的許願板上,這些可愛的鬆弛熊絵馬超級搶眼! 好幸運在採訪期間偷偷繞過去搶到了一塊~全日本其實不只長野縣有鬆弛熊啦,不過來到善光寺不能不買就是了。買完後馬上歸隊!我還要找尋「暗黑通道中的幸福鎖匙」啊!!! 現時供奉的本尊來自印度,於522年經朝鲜半島的佛教傳入日本時來到善光寺。因此在日語中也有一個叫法「三國傳來的佛像」。這些年來一直被供奉在布幔後的本尊,自522年後便一直沒有人見過真身。 留意!堂內禁止拍攝,我有拿特別許可證請各位不要胡亂學習啊。 在這幅圖片的右手邊就是地底暗黑通道了。 我懷著害怕又安心的複雜心情走下了階梯,果然漆黑一片。右手的觸覺在黑暗中特別感,我摸著一條一條巨柱緩緩前行。在接近40秒之後習慣了黑暗環境的我心情變得平和、腳步也不再慌亂。就在這時,幸福的鎖匙突然就在我掌心出現。 或者善光寺望大家知道的是,只有忘記了五色五味五感的花花世界,在黑暗之中眾生平等,頓悟到華衣美服都不外如是了,幸福自然會在掌握之中。 有選擇困難症的話不用擔心!全部都買回去吧! *清淡又彈牙的戶隱そば(蕎麦)* 午餐還是吃點清淡的比較健康。等一下我還要去登高,戶隱奧社要走好多路的。 信州的戶隱そば非常知名,偶然在香港的日系超市都可以找到。 剛在善光寺參道、郵便區對面發現的信州名物總店找到的七味粉,是時候試試味道了! 吃完戶隱そば還是忍不住要點個芭菲-說好的健康一點呢? 桃子等等水困的味道很不錯,而且鄉下小店的價格好便宜!香港吃要三倍價錢啊! *戶隱連峰、戶隱奧社* 午飯後的戶隱奧社說難走不難,但也絕不輕易。這邊的導遊是位68歲健壯老先生吉田,他走路健步如飛,這邊的香港80後90後都自愧不如。 戶隱神社坐落日本長野縣長野市戶隱村,自古以來就是山嶽信仰和修煉道的聖地。它不是指特地哪一個神社,而是「寶光社」、「火之御子」、「中社」、「奧社」、「九頭龍社」五社的總稱。 戶隱神社距離長野車站大約1小時的車程,除了自駕,否則搭乘巴士最為便利。 巴士搭乘位置在「長野駅7番乗り場」(7號站牌),這7號站牌就在JR長野站善光寺口的左斜對面(需過馬路), 「長野駅前総合案内所」前。 車票不需預約,直接在総合案内所內購買即可。留意冬季期間12月中下旬至4月初,巴士不停靠「奧社入口」,出發前記得確認時刻表 。 在參天古木間可以看到古代留下來的堺石,可是也漸漸在草堆中被湮沒了。 前往奧社的參道上中途會穿過「隨神門」,是戶隱神社非常著名的地標。 吉田先生說這棵樹本來就不是和神明有關。 不過是十幾年前某女優、好像是吉之小百合在樹洞中拍了廣告,就有大批粉絲來裝偶像也躲進去令樹木受到影響,所以戶隱奧社就找來了真正神社的人圍上了封條。日本人向來敬畏神明,從此之後就真的沒有人再敢走入去了。 經過隨神門後是高大壯碩的杉樹群。 […]